分享

五类手机软件昨起禁止预装

 南街西巷 2013-11-02

手机厂商顺势卖起“纯净机”

不得在移动智能终端中预置的五类应用软件:

 

 

    (一)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户个人信息的;

 

    (二)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擅自调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消耗、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

 

    (三)影响移动智能终端正常功能或通信网络安全运行的;

 

    (四)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禁止发布、传播的信息内容的;

 

    (五)其他侵害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以及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

 

 

晨报记者 徐运

 

 

    去年初,金先生买了部诺基亚603,入手时除了诺基亚自带的“诺基亚邮件”、“诺基亚地图”、“诺基亚商店”等软件外,还有“指南”、“驾车”、“签到”、“生日管家”、“语音字典”、“信息语音播报”等多个预装软件,其中“生日管家”、“信息语音播报”等多个软件都无法删除。一年半过去了,他表示,这些软件“八成以上很少用,三四成左右从来没用过”。

 

    其实,金先生遭遇并非个别:新买的智能机常常会被预装了一大堆软件,很少使用,偏偏又删不掉——这些“牛皮癣”轻则影响手机系统的流畅度,严重的话可能让你流量白白流失甚至“偷窥”你的隐私。为此,工信部今年4月出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从昨天起正式实施。

 

 

软件用不着关不掉卸不了

 

 

    “你不说我还从没注意过,让我数数看。”刚买了一部索尼手机的小杨最近刚刚注意到预装软件的问题,仔细一数,有差不多10个软件已经预先装好了。“人人网、天气通、百度Office,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游戏。”与文章开头的金先生相同,这些自带的软件使用频率非常低。

 

    可别小看这些预装软件,没准它们会带给你不小的麻烦。首先它们并非在消费者知情的情况下安装到手机上的,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消费者对产品的知情权;而且如果是非官方预装软件的话,在植入系统固件前大多并没有经过稳定性的测试,小则影响使用时的流畅度,大则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死机)。

 

    更要命的是,一些预装软件用户可能无法卸载,而且有些恶意预装软件在偷偷地连接网络,消耗你的流量。

 

 

加20元可删除已装软件

 

 

    由于工信部的《通知》从发布到正式实施有半年多的“缓冲期”,很多手机生产商也注意到了这个规定,一些手机品牌也推出了可自行删除软件的“纯净版”。

 

    在京东商城,记者注意到HTC等多款智能机销售中都包含有标配root纯 净 版 的 礼 包 。 如HTC606W,在官方标配的基础上加20元就可以买到“Root纯净版”。广告中称,在Root环境下,“可以任意删除已经安装的软件,让手机系统更加纯净。”

 

    专业人士提醒,一般而言,苹果iOS系统是相对封闭的,对于恶意软件“中招”的概率相对低一些。对于使用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的用户,则可以通过获得Root权限,并使用RE管理器(RootExplorer)的方式删除自己不需要的内置程序,比如XX播放器、XX阅读之类的第三方软件。而安卓系统内置的软件,比如蓝牙、通讯录等程序千万不可随意删除,安卓系统内置工具等相关的程序也不要删除,否则会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需要注意的是,Root类似iOS的“越狱”,可能会失去官方的保修或者带来更多系统不稳定的因素,同时手机Root之后可能无法使用系统中的官方升级。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安装手机管家类软件,这些软件可以实现对软件的过滤,并且限制这些程序读取本地资源、访问网络等权限。

 

 

预装软件市场超30亿元

 

 

    实际上,预装软件这一模式本身是无罪的。通过预装,可以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手机,厂商也可以通过与软件企业合作,优化软件在手机里的运行效率和体验。

 

    然而,随着移动市场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软件商意识到,装机量和用户数将成为其软件价值和收入的重要保障。于是,一个本该是服务性的功能,变成了手机制造商、渠道刷机商和软件开发商之间的一种“生意”。业内人士指出,通常单台手机每预装一个软件可以向软件商收费八毛钱到五块钱不等,此外还有靠预装软件在后台偷跑流量或扣费等变相盈利的情况。而根据IDC公司的数据,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超过2.13亿台,2017年将超过4.6亿台。以此计算,仅预装软件的收入就达30多亿元。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盯上了手机的“第一口奶”——预装软件。

 

    工信部在《通知》中对于智能手机生产商和合作商预装软件做了明确要求,五类恶意或垃圾软件被禁止。工信部表示,一方面加强入网预装软件的初检工作,此外,还要求厂商对入网后手机新增预装软件或重大版本升级,向工信部报备。可以预计,工信部的此次通知,将会在源头和监管上带来改变,但要想彻底规范这个庞大的产业链,清理掉各类垃圾软件,绝非一时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