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岁到两岁半的必读绘本

 昵称535749 2013-11-02

《我们要去抓狗熊》封面。

《我们要去抓狗熊》封面。

Courtesy of Walker Books Ltd

在儿子米尼两岁到两岁半这半年来,我们一起读了许多书,但遇到“命定之书”的惊喜在减少。因为我急于阐述世界的愚蠢雄心,我们绕了一圈弯路。

所幸,回头总结这段时间的“重要书”,犹能惊喜地发现其中种种特性。我想,这极大程度归功于米尼坚定的自主选择。孩子用天性守护自己的成长。因此,我把这半年来我们喜爱的绘本列下来,希夷再经历者,能得到我和米尼如今所得,避过我和米尼所面对和误入的:所有诱惑和缺失。

首先,米尼两岁之后共读最大的特点是:那些有情节逻辑、简单的跌宕起伏、带有情绪渲染的历险类读物大受欢迎。

此类书包括:《我们要去捉狗熊》(讲述父亲带着几个孩子经历重重磨难去海边捉狗熊,看到狗熊后拔腿就跑回家的幽默故事)、《强强的月亮》(讲述父亲的灵魂遗落在海里,强强和月亮冒险下海解救父亲灵魂的故事)、《小夜熊》(讲述孩子带着丢失妈妈的小夜熊在黑夜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熊妈妈的故事)、《萝斯勇闯尖叫屋》(讲述怕鬼的兔子萝斯为了训练自己,闯入“尖叫屋”斗怪兽的故事)、《憋不住、憋不住、快要憋不住了》(讲述一个憋尿的孩子想方设法找厕所,经过各种阻扰终于上了厕所——另外,这本书对训练孩子自主尿尿很有效)、《第一次上街买东西》(讲述孩子第一次独自上街买东西遇到的各种事情)、《神奇的水彩》(讲述孩子给大哥哥借了水彩盒,和森林里的动物们一起作画的故事)、《本吉坐船去旅行》(讲述一只小狗为了追随他出海航行的主人,误上一条船,在陌生环境下怎样和船员与小猫建立友谊,并平安回家的故事)、《隧道》(讲述兄妹俩如何钻过一条阴暗恐怖的隧道的故事,对两岁多、爱好洞洞小朋友有巨大吸引力)……

两岁多的孩子困于对自己的两种极端理解之中,有时,他们野心勃勃,相信自己无所不能,足以独立面对世界;另一些时候,他们向往和崇拜孔武有力的人、宏大广袤机巧多变的事物,以此照见自己的微小。很有意思的是,这些心理在某个角度上讲,与“青春期”有相似之处。两岁多的孩子,在经历自己第一个独立成长期时,也在面对自己的首个思维启蒙阶段。他们和“青春期少年”一样,热衷“英雄长成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投射自己的梦想、寻找自己未来的足迹、抚慰自己的野心。因此,“历险类”绘本成了这些孩子的“安抚奶嘴”。当他们独立地、胆怯地、跃跃欲试地朝世界迈出第一步。这些故事“堵住”了孩子们试图嗷嗷哭泣的嘴。幼小的嘴吮着故事里倾泻而出的勇气、幽默和坚韧。朝前走,朝前走。

其次,面对孩子的“可怕两岁”(Terrible Two),许多很好的情绪管理类绘本应运而生。为什么会生气?如何面对自己的脾气?这些绘本显然非常有效。但在共读之中,我个人感觉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走得更远。

我之前写过,大约米尼20个月时,我们开始共读《菲菲生气了》、《罗伯生气了》等一系列绘本。两岁之后,在“生气(淘气)的后果”这个阅读主题上,显然《生气的亚瑟》、《你从哪颗星星来》更对他们的胃口。前者夸张地把孩子的脾气扩大成一场空前绝后的宇宙大爆炸,发脾气的孩子最后茕茕孑立在宇宙的碎片中。

“一切都消失了。发脾气的孩子会什么都没有的!”有一天晚上,临睡前,我和米尼谈论《生气的亚瑟》,我忍不住恶狠狠地说。听是言,米尼爬出被窝,把这本书翻出来,翻到最后两页,认真看了看图,回嘴说:“他还有小猫吖,还有床吖,还有被子、袜子、鞋子吖。”“绘本学究派”孩子真会把人搞崩溃啊!不过你看,他们的想象力真有那么广大,足以发现:天地消失后自己所余的一切。

《我们要去抓狗熊》内页。

《我们要去抓狗熊》内页。

Courtesy of Walker Books Ltd

《你从哪颗星星来》讲述了一只淘气的小青蛙在爸爸妈妈的唠叨责骂中离家出走,但因为太淘气无处容身。当他感到孤单时,爸爸妈妈坐着直升飞机来找他了!一家人又开心地聚在一起。我们从米尼两岁三个月开始共读这个故事,大爱。显而易见,这两个故事的结构都比两岁前共读的“情绪管理”绘本结构复杂了些。在此之间,无论是“菲菲”、“罗伯”、“大卫”(《大卫不可以》)等许多绘本中的主人公,他们面对的敌手(父母、或者姐姐、妖怪)都是单一的,他们的心路历程都相对简单,他们仅仅“说服自己”就能走向成长。但在现在的故事结构里,孩子不仅要面对“父母”,甚至要独力与世界、旅途中遭遇的人、甚至天地宇宙作战,虽然这样的作战是简单粗糙的,但他们必须走出去,才能赢得成长。“情绪管理”和“历险”交织在一起,成为两岁后情绪绘本的一个主题。

另外,孩子对“生气”之外所有情绪显示出巨大的好奇与理解力。这也是两岁之后“情绪绘本”的一个特色。这个发现让我非常吃惊!两岁到两岁半的孩子情感之细腻、对情绪结构的了解程度、对他人呼应的需求与好奇远在我意料之外。这个发现始于《青蛙弗洛格》(第一辑)的共读。在这套著名的绘本中,我和米尼一起经历了:失败、孤独、痛苦、爱、惊喜、承担、勇气、恐惧……等一系列情绪。有整整大半个月时间,他不停要求我读诵这套书,最后我们俩把这12本书都滚瓜烂熟地背了下来。量变很快引发质变:他开始引用书里的话来表达自己的细微情绪,并且总是恰如其分。这事真是有点邪儿门——我是说——虽然呈现在孩子面前的是完整的故事,但两岁之后,经过语言学习初期,孩子们尝试着将语言表达和情绪表达合二为一。《青蛙弗洛格》与其代表的一系列细腻表达感性洞见的绘本是共读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再次,关于解答“为什么”的书。前文中谈到了,两岁半(甚至三岁之前),陪伴孩子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远重于早一步向孩子们解释世界。我深信,寻找问题的能力是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是个巨大的推动力。这些疑问会化为他们挺进幻想王国的长矛利剑,他们仗剑而行,被内心驱使着,冲进一座又一座城堡、一间又一间密室。有问题的孩子,才会为自己的发现欢呼,才会为命运最终的解答欢呼。

因此,两岁半前的幼儿科普类读物,虽然我曾野心勃勃地尝试过好一些。但个人仅推荐两套。其一是《可爱的身体》。这套书涉及:蛀牙、大便、肚脐、体检、打预防针等八个方面的内容。这是我和米尼首次接触到夹杂科学用语以向孩子解释行为的书。当我展开书中人体图形,向米尼解释心、肺、大肠、免疫细胞等作用时,他安静地听,并开始学着指点器官在体内之所在;挂着小医生听筒,和布绒玩具分析“为什么要给你打针”的道理。这些生来就被要求着打预防针、不许摸肚脐、要每天大便和刷牙、经常被体检的孩子,这些疑问存在他们心里很久了。他们不仅需要解释,而且需要越来越完整且系统化的解释。他们需要大人直言以度过成长中困惑难熬的时刻。

其二是《汽车嘟嘟系列》。这套书是针对两岁五个月之后爱车小男生推荐的。从某个角度上说,这套书是《开车出发系列》的升级版。虽然没有那么多炫技式的制作工艺,但细腻、注重细节的绘图风格延续并突破着《开车出发系列》中的亮眼点,既温暖有爱又富有科学精神。这套简单的书可以从两岁多的男孩延续阅读至三岁半(乃至四岁),开阔他们的视野与职业想象。非常有效。

这两套书,也开始向父母和孩子引入科学图鉴的共读方式。这是科普类幼儿读物不可或缺的辅助物。试着以此为基础做做练兵吧!

粲然是作家、妈妈、亲子阅读爱好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