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业倦怠的特征

 昵称459990 2013-11-03

职业倦怠的特征

 

职业倦怠是当前职场中一种极为普遍,又很难察觉的工作现象。可能正是因为其普遍性,所以我们会不经意地习以为常。此文笔者试图通过九个一模式解读职业倦怠的种种特征。这九个一是:一个遥想当年的英雄故事;一个曾经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历史事件;一个什么都无所谓的职业态度;一个“全是骗人”的认知模式;一个不思进取的工作状态;一个饱经沧桑的自我感觉;一个苦大仇深、痛说革命家史的交流方式;一个指点江山的工作方式;一个极不安全心理现状。

“一个遥想当年的英雄故事”是说理论上“好汉不提当年勇”,但毕竟生活中怂汉更多,所以职场中的青年人经常要听到圈内资深人士讲述其当年的英雄事迹,当然偶尔讲讲也属人之常情,但职业倦怠人士则表现为常常讲、每每讲,而且翻来覆去也就是一两件事。

“一个曾经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历史事件”是说从前的工作中可能是有过那么一次其自己感觉的不公平,请注意不公平是指其自我感觉,所以既可能是真的不公平,也可能仅是其站在自我利益基础之上的自我感觉。

 “一个什么都无所谓的职业态度”是说职业倦怠者表面把自己打扮为好像很豁达,好像是无欲则刚,好像是各种制度中的奖惩都不能对其有所触动。但职业倦怠者的这种无所谓实质更多是一种麻木包裹之下的极度敏感,而且其麻木的外包装又极为脆弱,一旦被捅破,其有所谓的斤斤计较又是截然判若两人。

“一个‘全是骗人’的认知模式”是说职业倦怠者通过对制度和上级或同事的绝对不信任和全盘否定作为自己的职场生存方式。所以他们不可能被真诚所感动,也不可能被事迹所触动,对他们而言只有越丑陋越真实,越卑鄙越成熟,而且相信与信任都是一种幼稚和天真。

“一个不思进取的工作状态”是说职业倦怠者麻木的思维方式定型后,在行为上必然表现出得过且过,“等、混、靠、要”作为指导方针。“等”是指没有主动精神,上级推一推、动一动;“混”是指对工作应付了事,无质量、标准而言;“靠”是指自己什么都不会,完全靠同事帮忙、关照;“要”是指做点儿工作就要和上级同事讲条件,要报酬。

“一个饱经沧桑的自我感觉”是指职业倦怠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的自我定位,此种定位背后是“只有工作、待遇对不起自己;没有自己对不起工作”的心态,但实际工作中所谓的艰辛付出只不过是简单工作的机械重复罢了。

“一个苦大仇深、痛说革命家史的交流方式”是指类似祥林嫂那般在与他人交往中反复提及自己职场中曾经遭遇的不幸。但革命者痛说革命家史是为了激起继承者的反抗精神,但职业倦怠者则是在一种咀嚼式地唠叨,好像是愤愤不平,实际是在通过把自己包装为受害者而为现在每日庸庸碌碌找到足够的借口和依据。

“一个指点江山的工作方式”是指职业倦怠者在具体工作方面操作能力很差,但却偏偏热衷于思考领导和管理高层应关注的战略问题。于是造成不少单位表现出的奇特管理现象:下属天天想战略发展的高格局问题,那领导就只能想具体执行的细则问题。

“一个极不安全心理现状”是指职业倦怠者好像饱经沧桑,好像万念俱灰,好像超脱潇洒,但其最真实的心理现状恰恰是极不安全感。其实职业倦怠者的种种心理表现既不是想通了,也不是想开了,而是一种思维固化后形成的一种行为能力的萎缩。即他们最开始不是想回避新事物,跟上新发展,只是思维停顿后的久而久之,由“不想”接受新事物和变化发展为“不能”。或者是他们在职业倦怠方面的种种特征已经由思想问题、心理表现转化为实际能力的不足,正是这种能力缺陷转化为极不安全心理现状。也正是因此,职业倦怠者会表现出拉帮结派、抱团取暖的行为特征,不安全意味着被淘汰,而在法不责众的管理文化大背景之下,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职业倦怠的阵营中来,才能形成一种势力,一种病态的文化。此时的干事创业者在其中反而成了另类而遭受孤立。此时的职业倦怠就不是一种个别现象了,而是一种弥漫在职场中的慢性传染病,甚至是一种组织瘟疫。其危害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笔者此文重点是剖析职场中职业倦怠者的行为外在特征,目的是给每个人一个对照检查的基础。准确讲个体的职业倦怠即普遍也不可怕,毕竟大概每个人对照都能找出一两点,但如果同一个人同时对照出了五六个特征,或是一个部门同时都有四五种特征普遍存在于绝大部分身上,那我们只能说如此积重难返,不管我们能否解决此问题,至少直面此问题也算是一点进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