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研生活:理想主义是最长远的现实主义 精选

 3gzylon 2013-11-03

科研生活:理想主义是最长远的现实主义 精选

已有 7381 次阅读 2013-3-16 16:33 |个人分类:空闲时光|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科研 生活 理想主义 现实主义

我和一些好朋友经常聚聚,也就什么都谈,其中部分朋友谈到我的时候,给出的评价是:简单,理想主义者。在中国,理想主义者从来就不是一个赞扬的词汇,说一个人是理想主义者的含义似乎有两个:一是脱离现实,二是自命清高。一般情况下给人的感觉是理想主义者最终都会因为碰的头破血流而向现实投降,成为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很久我都没有对这个评价做深入的思考,最近很多事情让我不断的触及这个问题,我需要清楚,什么是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有什么特点,我要不要避免成为所谓的理想主义者。于是查了点资料,发现可能不像想的那样简单,我可能就适合做理想主义者,甚至做得还不够彻底。

   什么是理想主义者?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如下:“理想主义者就是指善于运用直觉去认识世界,运用情感去对世界作出判断的具备这一性格特征的人”。

理想主义者有如下特点:

1.“理想主义者”型的人感兴趣的是事物的意义、关系和可能性,并基于其个人的价值观念做出决定。这是一类关心个人成长和如何理解他人与自我的人。

2.“理想主义者”做人的原则是:“真实地面对自己”,是四种类型中精神上最具哲理性的人。“理想主义者”乐于接受新的思想,善于容纳他人。

3.“理想主义者”好像永远在寻找生存的意义。他们非常崇尚人与人之间和各种关系中的真实和正直,容易将别人理想化。许多“理想主义者”本能地喜欢帮助别人成长和进步。“理想主义者”是很好的传播者,被人们认为是促进积极变化的催化剂。

4.他们天生能够理解别人的情感,关心他们在生活、工作中碰到的人们(如同事、病人或客户、雇员)的需要。

如果我们认可这个定义和总结,我确实有些像是个理想主义者,但是做的还很不够,很惭愧被人称为理想主义者。但是我确实希望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不喜欢所谓的现实主义者。那么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界限是什么呢?个人以为如果现实主义不仅仅是考虑眼前,而是考虑到很远的未来或者无穷远,那么这样的现实主义就是理想主义。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往往并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而是一种庸俗的利己主义,这样的行为在真正的现实中往往并不能达到利己的目的,相反,理想主义者会最终获得胜利。原因如下。

原因一、现实主义者容易被现实抛弃。我们不妨认为现实主义者就是那些很注重当前的效益,很在意当下的收获的人。但是这些人在历史上往往都是被现实所抛弃。最近看了一些小说,从建国开始到当前,中国经历了好多种特殊的阶段,这几个阶段差别很大,有时候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像是一种革命。如果是现实主义者,那么就会按照所在的那个阶段游戏规则去做事,但是好景不长,阶段很快就过去了,出现了新的阶段,出现了新的游戏规则。那么试问有什么人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在不同的游戏规则之间切换呢?90年代大批国企工人下岗,他们觉得很委屈。但是国企工人也是曾经人人向往的身份,只不过在那个短暂的阶段中,生存不那么容易而已。于是,那些当初靠着现实主义的理念努力成为工人的时候,就没有想到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去应对可能的变化。当真正的变化开始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自己被抛弃了,他们真的是被社会抛弃了么?他们其实是被自己抛弃的,因为他们自己选择了那样的生活,却没有给自己准备好足够的社会竞争力。今天的公务员热何其眼熟,会不会也是新一轮的下岗潮的前奏呢?

原因二、现实主义者缺少幸福感。这是个悖论,按说现实主义者不断地最优化当前的获得,应该比获得少的人更幸福的。但是现实不是如此,越是追逐当下收益的人越是最累的那一批人。一个被物质控制的人眼里就只有物质,缺少精神的追求,那就缺少超越物质的体验能力,幸福感自然就不会很高。消费是个不可逆的过程,人不会因为自己收益好,可消费更多的东西而感到高兴,实际并不会产生更高的精神收获。消费的不断提高,只会像是饮鸩止渴,越喝越渴,不会觉得非常爽口,更不会觉得幸福。在当下,消费越多,得忧郁症的可能性也越大,或者期待消费越多,越可能抑郁。

原因三、理想主义是最长远的现实主义。其实不管人多么高尚,他总有自己期待的东西,什么都不期待的只有圣人,我们都不是圣人,因此我们都有期待,也都被五蕴控制,也都有“色”的追求,只要我们不能走出红尘,我们还会有色的追求,不能达到空的境界。但是个人认为不妨把理想主义看做是更长远的现实主义。如果我们具备更长远的眼光,不仅仅看眼前利益,那么我们的行为就更像是理想主义,只是追求更远的将来可能产生的收益。在股票上可以说是,长线投资就是理想主义,短线投资就是现实主义。世界上真正的投资大师都是理想主义者,不断地短线投资或者投机,大多数换来的不过是损失。

原因四、理想主义者得道多助。由于理想主义者不太注重当前的利益,而更加在意未来的潜在收益,因此在生活中就不容易与周围的大量存在的现实主义者产生冲突,少了许多冲突,自然做事情就更顺一点,也更加安全。没有谁会去想方设法去陷害一个不对自己产生威胁的人。此外,由于理想主义者看起来简单,就好比一个没有武功的人。金庸的《鹿鼎记》中,茅十八跟韦小宝说,如果你不会武功,别人就不会对你有很大的伤害,有了武功而不高明才会死得很惨。简单的人往往走的更顺利,在没有包袱的情况下,也会发挥的更好。大家的智商都相差不大,谁发挥的更好,谁的成绩看起来就更亮丽。最后,理想主义者的收获不会被嫉妒,而会被羡慕和钦佩。我们看到袁隆平等人的成绩,第一想法不是嫉妒,而是羡慕。羡慕的基本原因在于,别人做到了我们做不到的事情,不服气不行。可是如果不是个理想主义者,我们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吗?

原因五、理想主义者具有更高的热情。由于理想主义者把长远的未来看得更加重要,因此就好像目标已定,心思就比较安静,没有犹豫,没有徘徊,只管做事,而且用最大的热情做事。我们看到知青们热火朝天的生活,尤其是当年开发北大荒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可以想象当年热火朝天的延安景象,这都是理想主义者创造的人间神话,今天的我们条件更好了,物质无疑更加丰富了,但是我们的心灵却失去了寄托,我们做事情似乎就是在做买卖,消耗了精力,去获取相应的报酬,而没有获得的喜悦。我们缺乏了热情,导致我们的潜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时候我们想不通,为什么在20世纪初期的30年中,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能够产生众多现在看来也是令人钦佩的大师,这中间和理想主义难道没有深层的联系么?

人虽然都生活在现实中,脱离不了现实,但是人的精神却可以选择是拼命的附和当下,还是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好比开车,如果我们总是瞄准当下,肯定开不好车,一定是摆龙,只有目视前方,看着无穷远,车子才能开好。作为并不高明的我们,如果想现实,从理论上和历史经验上来看,也要做个有长远眼光的现实主义者。如果不知道怎么才能有眼光,那就干脆做个理想主义者,两者之间的差别可以忽略。但是,做个理想主义者并不是想做就做的,我们需要培养一系列的相应条件,能够排除当前的干扰,坚定地走自己的理想路线,那样我们可能获得东西比我们曾经的期待要多很多。我希望做个理想主义者,但是我还很不够。

silong.peng@ia.ac.cn
2013.03.1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670848.html 
上一篇:教育:我们为什么缺失论证能力
下一篇:教育:中国文化的特点以及古今教育之优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