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生新就业难透视

 沩江学者 2013-11-03

大学生新就业难透视

发布时间:2008-03-26 04:31
网友评论 点击查看 进入论坛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副刊) 图为:本报参与主办的师范类招聘会现场 记者万多摄
    
    □本报记者赵飞 见习记者梅莹 实习生胡先福
     眼下,高校毕业生已进入求职高峰期。据了解,与2004年相比,我省高校近两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有明显改善,毕业生求职更趋理性,全国来鄂招聘的用人单位岗位需求量也有增长。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不少高校毕业生感觉实际就业压力并未减轻,“就业难”依然存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到底难在何处?记者日前进行了深入采访。
    
      本科生供需比翻一番
    
     记者在华中师大《2008年就业工作简报》上看到,截至3月1日,该校2008届本科毕业生总体供需比为1:5,即一名学生有5个就业岗位选择。其中,英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历史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供需比达1:8以上;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通信工程、人力资源管理、物理学等专业为1:6以上。而武汉大学去年毕业生供需比达到1:10,武汉工程大学去年供需比也在1:5左右,各校供需比例较之2004年前后,几乎翻了一番。“就我省而言,近两年社会岗位总需求量正逐年增加。”武汉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吴红波向记者提供一组数据:今年,武汉大学共有普通本科毕业生7034人。截至昨日统计,全校仅剩千名左右的学生还未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其中有近500名学生明确表示不愿就业,这些学生多打算继续考研或出国。在已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的学生中,签约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而其余大多数毕业生手中都有两个以上的明确就业意向。
     吴红波表示,省内不少本科高校就业情况也大体如此,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2003年首届高校扩招生毕业,对用人市场所造成的冲击波已经过去,全国用人市场的供求关系更加成熟并已恢复平稳;
     二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有了明显增加,尤其是发展较快的中西部地区,人才缺口逐年加大;
     三是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指导政策的剌激下,基层岗位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更加丰富。
     另悉,用人岗位增长较快主要集中在学校、企业等单位。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的需求总量近三年变化不大,竞争依旧激烈。
    
      研究生就业率不断下降
    
     在3月22日本报参与主办的中南高师院校联盟招聘会上,广东阳西县第一中学的招聘展位前围满了求职学生,其中多是部属重点高校的本科生,甚至还有少数硕士生也来“抢岗位”。在谈及为何会对这所县属中学情有独钟时,湖南师大音乐学专业一女生直言:“工作太难找,我没有选择余地,只要能有教育事业编制,我就去那工作。”现场与该生有着同样感受的学生并不少。
     我省有关专家透露,实际上目前我国每年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300万-1400万人左右,而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在600万人左右。中国目前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总人口的5%,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国家培养更多的大学生显然是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要求的。
     但是,2007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为31.6万人,至今仍有部分毕业生未能找到工作。同时,连续四年的数据显示,省内研究生就业人数在逐年增长,可就业率却呈不断下降之势,去年研究生就业率已低于本科生就业率,就业矛盾已从本科生层次延续到研究生层次。这些情况都在向社会透露一个信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仍面临困境。
    
      三大主因导致新“就业难”
    
      “与往年相比,虽然目前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新的就业矛盾依然存在”吴红波说,导致高校毕业生出现新“就业难”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高校部分专业的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落差;二是大多数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就业观念落后;三是随着毕业生求职竞争的加剧,部分用人单位招聘门槛“水涨船高”。
     他表示,近年来的数据显示,中心城市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岗位需求量几乎没有增加,但这些单位是大多数毕业生争相竞逐的目标。而对于目前需求量较大的非公有制企业、中西部基层岗位等,不少大学生仍存在认识误区。
     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大学生社会信息面过窄,也是一个应引起重视的现象。不少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承受着较大的学业压力,盲目追求考证、考级,平时不爱看报、对校外新闻不太关心,对于中西部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经济现状并不了解。对信息的片面掌握,从主观上限制了他们的就业面,造成大量毕业生局限在沿海、江浙地区竞争有限岗位的“拥堵”现象,客观上形成了“就业难”。
     此外,一些用人单位普遍提高招聘“门槛”,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本科能做的事却要硕士,能要硕士的却要博士,研究生就业层次的下移,也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本科生就业空间,“本科生须考试,研究生只考核”成为不少用人单位的招聘潜规则。“当前问题的关键已不再是岗位少、待遇低了,而是不少毕业生不愿与用人单位签约”,一省属高校毕办负责人表示,从近三年的就业反馈信息看,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在离校前向校方提供就业意向,但毕业时最终签约的人数却要低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大学生的“求职观望”心理在作怪。
     这位负责人说,不少毕业生在求职中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先是广投简历,多签几家用人单位,然后择机挑选综合条件最好的一家签约。其结果往往是学生一拖再拖,错过了就业最佳时机,既挤占了其他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又让用人单位白忙活一场。这种心理,也是导致校园人才市场出现“找工难和招工难”并存怪象的原因之一。
    
      误读“待遇”造成片面择业观
    
     “我本科毕业后,曾在新东方教英语,月薪三千元,却因为考研放弃了这个工作。我这次来求职,就是想找一个待遇更好的教师岗位。”在22日的招聘会上,一位来自湖北大学的硕士生对记者如是说。据了解,与这位女生一样,在求职中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岗位“待遇”的理解主要是:年薪与生活福利。
     “实际上,‘待遇’所包含的内容还有很多。”吴红波说,实际生活中,用人单位向员工所提供“待遇”一般包含:现金薪酬、福利、学习与发展机会、工作环境等。其中“现金薪酬”又分为:固定工资、服务奖金、绩效奖金、专项奖金、股票期权;“福利”有:员工保障计划(社会保险、商业保险、救助基金),带薪休假及其他福利;“学习与发展机会”包括:职业生涯发展、学习与培训。
     “这些内容许多毕业生并不知道,他们对待遇的理解是片面的。”吴红波说,近年来,“待遇”一词已成为众多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的“难言之隐”,一方面他们为增加应聘成功率而对待遇避而不谈,另一方面他们又将待遇作为自己挑选用人单位的主要标准,如果能理性、客观地理解“待遇”的内涵,相信很多毕业生的择业观会发生变化。
    
     需要转变的是观念还是观念
    
      “一些大学生还没出校门,就想当白领;在就业中相互攀比,结果反而成了‘漂族’。”我省某就业指导专家认为,现在家长和毕业生们所关心的,已不是“能不能找到工作”,而是“找到一个什么样的工作”,这才是造成新型“就业难”矛盾的本质。
     这位专家表示,本报21日高校版刊登的一则新闻,正是这一意识矛盾的直接表现。武汉工业学院本科生邱国清通过长途异地“倒腾”水果创业获得了成功,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他母亲认为:家里供他读了十几年书,好不容易念完大学本科,毕业后却从事这种“低级”行当,是对知识的浪费。
     其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都有着同样的期望:孩子大学毕业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正是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导致毕业生们形成“有约不签”、“待价而沽”,将就业质量与就业机遇混为一谈。
     那么,什么是就业质量呢?这位专家认为,很多人将就业质量误解为就业待遇,认为收入高就是质量高,这一理解过于片面。从职业规划的角度看,衡量就业质量的高低,应取决于毕业生对岗位的满意程度,也就是说:评价就业质量的核心,应是个人从业后的主观感受。而毕业生能与待遇较高的用人单位签约,除了自身能力外,也与其个人就业机遇有很大关系。
     他直言,当前不少大学生频繁毁约、跳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所从事岗位的工作环境、适应程度感到不满。这也说明不少大学生在求职前,对自身发展的需求认识不明确,这种需求其中就包括了事业理想、特长兴趣、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手段,就是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他表示,要转变观念不仅需要社会加大宣传力度,高校也应开展更为广泛的就业指导途径。
     据了解,目前我省高校均在校内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以选修课形式出现,并且绝大多数就业指导课程都存在:缺乏适用的专业教材与师资,教学过于理论化等不足。
     值得欣喜的是,前不久,教育部已正式向全国高校下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全国高校必须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明确列入教学计划。教育部从今年起,提倡全国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为大学生必修课,并建议该课程安排学时不得少于38学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