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_所处的时代

 老樟xy67896789 2013-11-04

江山赵宋重斯文—米芾所处的时代


    米芾出生于1051年,那时距北宋王朝的建立(960 ).已过了将近百年;而距宋王朝被赶往江南(1127),还有七十余年。为他提供生活土壤、使他成长为杰出艺术家的时期.是北宋王朝相对繁荣,同时潜流涌动的中后期。
    邓广铭先生分析宋代学术思想时指出.由于唐代释道两家的教义学说盛行于世,声势凌驾于儒家之上,这使晚唐以后的知识分子萌生了恢复儒家独尊地位的意识。而在付诸实践时,却产生了排抵、交斗和融会,从而形成了宋学。从中央的文化政策上.没有重复秦皇汉武的文化专制主义.对儒道释三家无所轻重于其间.对思想、学术、艺术领域的各个流派.也一概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这一政策,对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的相对解放起了很好的作用。因而.在他看来,宋代文化不仅超越了前代,而且为元明所不及。然则从学术文化的氛围来说.唐、宋两朝都有比较宽松的环境。这使得宋代文化得以在唐代文化的基础上继续繁荣。
    但唐、宋的文化特点是不同的。唐代在儒学大受冲击的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立闰后又一度重老轻儒,加上胡文化在整个文化结构中占有比较突出的地位,造成正统儒家观念在社会心理上相对淡漠;科举兴盛,却又重视武功,文人并未获得真正主持N事的核心地位。这是唐代文化相对多元、相对开放的背景。国势鼎盛、武功发达、胡文化的进入等因素.使唐代(盛唐)社会心理充滋着弘伟雄强、高昂激越的气魄.表现为比较外向的性格。重开拓而轻内省。而宋代虽同样在中晚唐胡文化对中闰文化的大冲击、儒学大崩溃之后建立起来,但在立N之后.却比较提倡儒学.同时大力提高文人的政治地位,彻底打破门阀制度,优待文士.从而使中晚唐开始的复兴儒学的意识得到一片温厚土壤,出现了一大批忠义愤发、谨守儒家道德的节义之士,使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迅速成为社会主流意识。
    文人政治地位的提高,给予知识分子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即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命运、思想与社会政治紧紧地勾连在一起。在从事文艺活动时,总是强调“文以载道”,要求文艺能够成教化、助人伦。在书法领域.还自觉不自觉地发起了一场树立颜真卿为楷模的行动。最终使颜真卿成为儿乎所有宋代书家的共同导师。
    一方面.文教政策比较开明.导致宋人在文化方面富于怀疑、创新、开拓精神;另一方面,闰势不振却使整个社会心理缺乏唐代向外开拓的气度.而倾向于向内退避,寻求心灵的自适。文人的大量出现,禅、道的行时.更助长了这种精神。诚如缪锥先生分析的一样:“宋代冈势之盛,远不及唐,外患频仍,仅谋自守.而因重用文人之故,闰内清晏,鲜有悍将骄兵跋馗之祸.是以其时人心.扑弱而不雄强,向内收敛而不向外扩发,喜深微而不广阔。”
    他进而比较唐宋审美趣味的区别,说:

唐代之美如春华,宋代之美如秋叶;
唐代之美在声容,宋代之美在意态;
唐代之美在繁丽丰坟,宋代之美为精细澄漱。

    文艺是和心情有关的。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已经劳心费力的心灵,总需要一方净土来栖息悠游.所以真正从事书法艺术活动时,那些政治、道德说教.就成了九霄云外的缥缈之物了.大家游戏笔墨,不问工拙,但求适意.其乐融融,营造了中闰书法史上一段颇为轻松而讲究味道的时期。米芾是其中极为“艺术化”的一位。由于处在官僚集团的边缘,他没有那么重大的政治道德的责任意识,也就不必满口仁义道德、经闰治世.因而能够以相当纯粹的一种游艺态度从事书法艺术,从而集中地展现了宋人意态纷呈、精微澄澈、优游自适的风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