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换种眼光看“秋天”

 天泉飞龙 2013-11-04

   

————对何其芳《秋天》的另一种解读

 

江西吉安市第十三中学      陈晓明    邮编:343009

 

何其芳先生的《秋天》一诗,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新增的篇目,对它的解读一般是说它以“秋”为主轴,可分解为在秋天中发生的一些并列的场景:伐木工人在丁丁的伐木声中挥洒汗水,农民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心里乐开了花,捕鱼渔民迎着露水辛勤劳作,牧羊女在“秋天”的梦寐中追寻那诱人的笛声等。诗里似乎平行地展开三幅画面:农家秋景图、江面秋归图、原野思恋图。每节都按由远而近的顺序来写,末句收束描写的侧重点。前两节侧重于外在的景物和人事(农、渔),第三节写人的内心微妙的变化、感觉(情思),使全诗落笔在感情的实处。以上三幅图景幻成了秋天的迷人的画面。形成了秋天独特的韵味。

以上仅是通常的阅读,如果我们换种眼光来看“秋天”:即把上面一二幅画面(即所谓的“农家秋景图、江面秋归图”)看成(想象成)是牧羊女在秋天“梦寐”的内容,把整首诗“还原”成是牧羊女一个美丽多情的梦。诗歌的味道就更浓了,诗歌便会在寻梦者的眼中展现一个新境界:你看,当牧羊女在梦中看到:伐木工人,渔民等人在这个难忘的收获季节(秋天)都能收获他们所盼望和所需要的东西,比如说肥硕的瓜果,新鲜的鱼儿,愉悦的心情等,却唯独没有她所需要的东西(美好的恋情)出现,多情的小伙子你到底到哪儿去了呢?执着的她又该会怎样深情注视、苦苦寻觅与等待呢,在这寻觅与等待中又该会发生多少动人故事…这又会是一个怎样韵味深长的梦啊!这自然让我们联想到马致远笔下的“秋天”:昏鸦、农人都能有“家”可回,唯独断肠游子浪迹天涯,两种“秋天”的情思似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在表达一种苦苦寻梦而不得的难以言表的深情。具有不同寻常的震撼力。扣人心弦,发人深思。就像“心灵对白”在一首诗里写道:

“在思妇的眼里

  秋,是一枚结在心上的相思果

  甜蜜的果肉生长着对爱人的挂念

  秋愈深,思念的心愈痛

  

  在游子的眼里

  秋,是一条连结家乡的轨迹

  这根无形的线上系着对母亲的怀想

  秋愈深,归家的路愈长”

正是基于上述理解,笔者在教学此文时,便设计了:引梦(运用情境教学把文本“还原”一位年青多情女子的春秋梦)——读梦(师生品读、欣赏主人公梦中美丽的画面)——说梦(乘着想象的翅膀、用优美的语言述说自己心中的梦:对文本的创新理解)——-画梦(用优美的文笔描绘(展望)一下自己秋天的美好梦想)等环节,而师生在品析中也似乎看到:诗中这位牧羊女也在悠悠“梦”中由一位年青美丽的姑娘成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那望穿秋水的双眼里装着一个丰富而迷人的世界。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用心耕耘,便会拥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崭新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