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故乡—记儿时往事

 kzg1 2013-11-06

忆故乡—记儿时往事(下篇)

  一九三八年冬天,侵华日军侵占武汉,为了逃避日本鬼子乱杀无辜,父母带我回到故乡。

我的故乡,在矿藏多种多样有色金属的大冶市,西塞山的西端、梁子湖的东端、白雉山的南面、东方山的西北面。沿着老铁山口古道,走23公里,便是还地桥镇下畈村柯家湾。

这是我的祖辈劳动、生活之地。这里是一个沙丘山地,先辈们用勤劳的双手将山丘整成一块块的梯田、梯地,种下庄稼,如遇风调雨顺,才有好收成;若遇水、旱、虫灾,就无能为力抵抗,所以祖辈人说,这里月亮都能把庄稼晒死,可见土地瘠薄,生活极度贫苦。

回到柯家湾老家。我记忆最深的是柯家湾的村旁有一株千年红枫树,村里的老人称这棵树是风水树,根深蒂固,绿叶繁茂,由于经历千年的风风雨雨,古树根上的表土都已被冲走了,粗大的根系裸露在地面上,盘根错节,形成地面上一道美丽自然景观。夏天干农活的农民累了,大家都到大树下休息;中午和下午,湾里的男女老少都到这棵古树下纳凉。遣憾的是村庄四面均为大小错落的山丘,缺乏肥沃的土地和小桥流水……。

柯家湾房屋建筑非常有特色,所建成的房屋都是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取暖和避风寒。坐北朝南建房,说明了柯家祖先,对自然现象的认识,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性情,人杰地灵。后人为了敬重先辈,还修筑一个祖堂,放着祖先的灵牌。山上是绿色马尾松林、山下是桧柏和翠竹,村落的生态环境优美。

这次躲避日本鬼子,我们回来了。住在伯父家,虽然是土坯房,房屋周围种有果树和用材树,如柿子、柑桔、枣树、香樟、棕树、枫树、皂角树、柏树、毛竹和翠竹等;还栽种药草和花卉,如紫苏、生姜、枝子花和木芙蓉花等等,房屋的左侧有一块菜园地,可供一年四季食用的蔬菜,菜地里有石臼米器,房屋里还有石磨磨面粉、稻场有石滚、茅厕的地下部分是石版做成,晒场是用木质支撑着,支撑上面横着两个木棍,最上面是竹子编成的晒席……等;雨天家有自制的斗笠和蓑衣;真是一个自给自足小农人家,一家人似乎住在仙境之地。

回到柯家湾老家来了。伯父、伯母家比较贫困,只要家里有的食物和用具全都拿出来给我们用。可是伯伯家只有一个小女孩子(我的姐姐)。据说这位女孩来到人间只有几天,亲生父母把她抛弃在路旁,伯伯从小镇赶集返回家时,在路边发现一个小女孩哭泣,伯伯非常同情,把她捡回来当成亲生女孩,抚养长大,姐姐已有十二、三岁,家务事她都能做,由于家境极其贫苦,她穿的衣服破烂不堪,补丁加补丁,吃的是玉米面糊,面黄肌瘦,瘦的皮包骨,头上几根稀稀拉拉的枯黄头发,扎着一个小辫子,足见她长期营养不良。

伯伯和伯母终年在田地劳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胸朝黄土背朝天,早晨下地耕作,披星带月归来,过着“原始”的人类生活,如下地干活像野人一样光着赤脚;用火做饭,没有火柴,用石头和长方形的铁板敲打取火,让这点点心星火传到草纸已燃烧的黑灰(当时称纸迷)上,黑灰慢慢的燃烧,再用口吹风,草纸就燃烧起来,然后把柴草烧着,迅速将燃烧的草纸弄成团塞进小竹筒内,而且一定要保持草纸燃烧时的黑灰(纸迷),否则下次就打不着了;吃的水也相当难,要从很远的地方挑水,水源是从一个田边围绕成水坑中取水,所以吃水、用水相当节省,一盆洗脸水要洗一家人,从老人逐个洗,年小的最后洗,洗澡也是一样,那时没有毛巾,用一小块土布(最多只有5寸长)一盆洗澡水,同样是从老人先洗然后逐个洗;吃饭时,每天只能吃半饱,最多早餐吃两个红苕,中、晚饭吃玉米稀糊。相当贫苦,若是家中要来客人,几天前就拿一点土产到换道桥镇卖点钱,买一点豆腐,小鱼,做好后,家人从来不吃,等到客人来了,作为招待客人的最好“宴席”,客人也不会随便吃啊!最多吃一点豆腐,还得主人再三劝说,客人才吃几片豆腐,小鱼是绝对不吃的,这碗小鱼留下来,下次招待客人,就是几个月后家人也不许吃。可是姐姐从来没有上过桌子上吃过饭菜,她总是在灶台下吃饭,可见姐姐在家中的地位最低下:要洗衣被,没有肥皂,用皂角拍打的浆液来除掉衣物上的污垢:下雨天,要干农活,下身是赤脚,上身披着蓑衣,头带斗笠,肩膀背着犁,手上牵着牛绳子,往田野里走去,一直要把这块田地干完才能回家,可见旧社会农夫之辛苦;夜色降临,一遍黑暗,有的用松亮子(松树有松脂)点燃照明,有的用食用油放在灯盏内点燃照明,但是多数时候,没有油就不点灯,摸黑做事。有时借用月光下做一些家务活,特别是妇女利用晚上要为一家人的衣服鞋袜忙碌不停,最最辛苦的是妇女;夏季炎热之夜,要到稻场上纳凉,蚊虫成堆来咬人,有时用艾蒿和黄荆编制成靶子,燃烧后熏烟杀虫(驱虫),可以减少蚊虫叮咬;炎热夏夜留给人们最美好回忆是萤火虫在天空闪闪发光,萤光炎夏之夜,给辛勤劳苦的农民带来喜脱和快乐……。

姐姐每天上山打柴、挖野菜,姐姐打柴为了回家烧饭,挖野菜喂猪,所以姐姐拼命打柴、挖野菜,一筐一筐往家里背。我跟着姐姐背后漫漫走,有时走不动,姐姐用手牵着我走,我实在走不动了,姐姐就背着我走,此事我一直记忆犹新。

我认识了许多小朋友,经常和他们一块儿玩,如在谷堆上躲藏,在稻场内捉羊、跑龙套似的跑来跑去,真是好玩极了;有时在稻场上学习武术,打八义,有的小朋友八义打的很好,连续翻几十个,可是我怕跌倒,不敢打八义;大家最喜欢的是玩泥巴,用泥土做成各式各样的泥巴人、泥巴小狗、泥巴小猪、泥巴小马、泥巴小羊等,然后每个人就是一个动物名字,叫喊可亲切啦!当夕阳西下,太阳落山了,小朋友才各自回家……。

柯家湾千年红枫树,留给人们的永恒的记忆。遣憾的是岁月变迁,千年红枫不复存在,我家的土坯房和园地也不存在了,古朴优雅生态村落也消失了……。

我退休后,曾多次回老家为父母扫墓祭祀时,虽然我家没有任何遗产,只有父母坟茔一座,可是柯家湾的人认同我们是一个祖先的后代,并请我们到他家谈心话旧。我亲自目睹故乡的年轻人个个都有手机和魔托车,有的还有汔车,公路四通八达,村后是武黄高速公路和国道,村前是新建的从光谷二路直通铁山的公路,不要一小时便可达到武汉(旧社会要2-3天时间);柯家湾家家户户建筑新房、安上电灯、电话、电视机;自来水进入千家万户口。柯尊斌的母亲告诉我们:“现在肚子吃得饱、房子是新的,屋子里有电话,还有……”。老人心情无比喜悦地说:“真要感谢意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随着新农村建成设,由小康走向富裕,柯家湾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柯治国 2013-1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