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从封建到王朝》12

 心住至善 2013-11-06

168,苏秦出世(3)

所以,不需要苏秦恰恰是苏秦无法成功的关键,那么他就只能回家继续等待,对于他来说,纵横之术再怎么研读也只是谋术中的一种。

那么当秦国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六国对于秦国的恐惧让苏秦终于迎来了机遇,于是苏秦到处游说,可以说苏秦之所以有了作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战国形式的再次变化。

对于当时的时局来说,秦楚是强国,而齐国是一个相对来说很尴尬的国家,从春秋开始齐国的实力就不容小视,但是齐国的强大总是间歇性的。

所以,秦国不要苏秦,那么苏秦就必须加入要他的国家,那么燕国就正需要这样的人才,而苏秦进行的弱齐之策就是苏秦的最好体现。

为什么人可以凭着一张嘴到处就能说动别的君王呢?

其根本并不在苏秦的嘴有多厉害,而是通常是借力打力,对于齐国来说,此时已经陷入了一种被动之中,所以如果能和燕国达成一个合约,那么一个弱小的燕国就成了自己最好的背靠,如此一来,向南发展就非常重要了。

因为秦,楚都在不断的发展,所以如果长期与燕国纠缠,或者燕国始终摇摆,那么对于齐国是不利的,这与吴国出兵称霸是相同的。

那就是对于齐国来说,燕国是弱小的,如果能用一些城池和土地买一个暂时的和平和稳固的后方,那么自己就能冲出去争霸。

所以,苏秦才能取得成功,对于燕国来说实力不如齐国,自然希望有人能用嘴就开疆了,另外齐国需要南下,自然需要稳固,在这种情况下,纵横之术表现出了自己的力量。

然而这种力量并非苏秦的,而是掩盖在他那张动人的嘴背后别人的意愿,是他满足了别人的意愿,别人才会去做,而不是别人满足了他的意愿。

那么齐国开始与诸国交兵,在这个过程中,燕国就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而这个时候是齐国最后的野心时刻,也就是齐国想要尝试着击败秦国。

之所以齐王会听苏秦的话,并不是苏秦有多么的精明,而是别人渴望着的欲望被满足,才会使得齐国听从苏秦的话。

所以,齐国攻击宋国等于与秦国交恶,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合纵抗秦就变得可能,之后他不断的到处游说,终于达成了一个重要的结果。

那就是六国抗秦。

其实,真正能达成这样的结果,是六国都在惧怕秦国的实力,他荣归故里,挂着六国的相印招摇过市,以至于以前瞧不起他的人,都大为震惊。

然而,他的成功开始,就是他失败的开始。

169,苏秦出世(4)

从我本身的观点看来,纵横家的地位是当时外交战的一种体现,国家之所以需要这些人,就是因为当时的环境还十分的焦灼,所以在一个焦灼的环境中,利用外交的战略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是十分有市场的。

虽然苏秦成功的成了六国相国,但是实际上从一开始联合抗秦就不可能成功,因为对于这项事情来说,最大的漏洞就在于他们的得利不同。

也就是说,这种对于某一个国家的围堵,从一开始就需要两个基本的条件,第一个基本的条件非常严格了,那就是秦国需要与所有国家都开战,这样围堵才能有效果。

所以,第一个条件通常既是一个假条件,也是一个真条件,假条件的原因在于,秦国通常不可能与所有国家都开开战。

真条件就在于,如果秦国不和六国都开战,那么各国的兴趣和得失自然不同,那就要引出第二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保护秦国所攻打的国家要能让所有国家都受益。那么这个条件才能达成。

这个条件比第一个条件变得更加难以达成,因为道理在于本身各国的利益就不同,所以比如秦国攻打魏国,那么对于魏国的强大和衰落,各国的需求是不同的。

比如对于赵国韩国来说,魏国距离自己非常的近,所以一个弱小的魏国是好的,所以他们必定不太用心去打。

但是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一个强大的魏国将形成对于秦国的阻挡作用,那么强大一点的魏国及对自己难以构成威胁,又将替自己与秦国首先开战。

这就使得,一个国家的强与弱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说,需求是不同的,所以在这种作用的作用下,围堵本身就存在利益的分化。

一些人希望战争开打,一些人不希望战争开打,并且战争打开了以后,不同的结果对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意义。

所以,围堵战略,本身就非常有问题,甚至可以说,即便是秦国被围堵死,那么对于各国的利益也是不同的。

那么对于秦国的强大产生惧怕是六国可以联合的一种可能的原因,但是真的要与秦国真的进行作战,结果自然是失败的。

因为秦国最想胜利,所以他打谁都是打,但是对于联军来说,都想自己获益别人出力,这就造成了六国想要联合非常困难。

但是秦国想打谁就打谁,甚至打了谁都等于打了其他人。

那么六国失败就不再是问题了。

170,苏秦出世(5)

所以,失败是必然的,那么对于苏秦来说,在这件事上的失败也只能算是一个挫折,因为我相信他也不太信自己的这样举动能够成功。

于是,他把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弱齐策略上了,齐国的故事和吴国是非常像的,那就是齐国逐渐减轻了对于燕国的警惕,忙于自己加入南下的征途之中。

而这样做的结果是有害的,那就是燕国大举进攻齐国,最终还打成了那么结果就是燕国取得了很大的优势,这样一来,齐国就进入了衰落之中的节奏了。

但是,苏秦又有其悲剧的一面。

那就是苏秦在齐国的时候,燕国即发动了战争,最终苏秦作为间谍的目的就曝光了,对于齐国来说,之所以礼遇苏秦,目的就在于齐国想要一个稳固的后方。

而结果就是苏秦被车裂。

并且历史对于苏秦的真实情况有争议,一方面认为他只有三国相国,也就是赵,燕,齐,另一方面则是六国。

所以,对于这种有争议的人就先说出来,并且重点不在于他的历史功绩,而是分析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和他的作用上。

苏秦的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看似玄妙,其实一切皆空,也就是苏秦所情迷的纵横之术,只是谋术在外交战场的一种体现。

之所以没人用是因为不需要,而当齐国展开了自己的欲望之后,苏秦看到了这种欲望,于是满足了这种欲望。这才导致苏秦的成功。

然而苏秦的成功,最多只是缓解了各国之间的关系,使得战争的发展有了一些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并不能替代战争的作用,所以齐国南下本身是齐国的自己欲望。

而非苏秦的功劳,苏秦到了哪里都受到礼遇,从根本上说,是当事国需要这种战略所做出的手段罢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齐国的争霸在南方受阻,使得燕国有了可乘之机,结果打败了齐国,但是打败了齐国,也使得苏秦无形之中被人抛弃。

所以,纵横家看起来厉害,不过其功绩所最重要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选择的国家的能力和这个国家的战略欲望。

而苏秦先选择的国家不需要就不接受他,燕国需要他就接受了他,但是这种接受,也没有真正的给他带来多么神奇的未来。

但是另一个的运气则要强过苏秦了。

那就是张仪。

171,张仪出世(1)

在我看来,鬼谷子的徒弟们既没有什么神秘,也没什么值得称道,甚至连鬼谷子本人,也未必是那样的神奇,所以我先讲有争议的苏秦,后讲张仪。

因为张仪这个人的争议比较小,他的人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帮着秦国完成了东出的策略,然而,一般纵横家的出场都十分的凄惨。

张仪也是如此,张仪最早选择了魏国,为什么魏国人张仪不受到魏国的重视呢?因为此时的魏国一方面既定的战略不能改变,所以缺少张仪的运作空间。

另一方面那就是魏国已经兵败,势力已经大不如前,那么魏王就更要抓紧公族的力量,出身低微的张仪自然不受用。

张仪不受用以后,就前去了楚国,可以说这时候的张仪还十分的稚嫩,他与孙膑有明显的相似,那就是他们虽然都有了能力,但是对于世态的炎凉还看的不是很清楚。

认为自己只要有才能到哪里都有人用,这就是张仪最大的错误,所以他选择了楚国,然而楚国是一个非常依靠公族的国家,那么就更加不会重用张仪。

并且这时候说实话,鬼谷子的名声有点减弱,因为在当时的人看来,庞涓兵败,孙膑叛逃,所以可以说,鬼谷子的徒弟也不再是那么强硬的金字招牌了。

他只能去选择做门客,并且由于他非常的穷,即便是做了门客也让人瞧不起,楚国的昭阳君打败了魏国,自然对于魏国来的张仪更加轻蔑。

于是捉弄齐了张仪,也许张仪只不过是一个靶子罢了,也许是昭阳君丢了别的东西,用张仪偷和氏璧来欺负他,但不管如何,把张仪吊起来打,说他是个贼。

这种羞辱对于张仪来说,自然难以忍受,被迫回去了,见到妻子还苦中作乐说自己的舌头还在,那么自己的本钱就还在。

可以说,纵横家的命运大多比较坎坷,因为外交战对与一个国家来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那就是说如果说外交战完全没用,那么也不是,有时候确实可以改变局势,但如果说有用,那么弱国无外交。

一个孱弱的国家不可能在外交上真的取得胜利,所以外交战的地位是围绕着两个东西进行的,一个是国家的势力,这是自然的。

另一个就是国家的意图,可以说外交战包括在了战略和谋略之中,所以外交战最大的悲剧就在于,他有自己的能力,有自己的功效。

但是这种能力只能被包裹在战略之中,既不能独立于国家实力之外,又不能独立于国家战略之外。

所以,看起来风光,而实质上,他需要天时和人和的庇护。

而就在这时候,秦国确实需要一个外交战高手。

172,张仪出世(2)

张仪既是不幸的,因为他选择的两国国家都没有用他,并且楚国还打了他,羞辱了他,说他是个贼,但是张仪又是幸运的,那就是对于纵横家来说,选择的国家将决定他的命运。

也就是说,如果张仪一开始就选择了秦国,那么确实秦国是最需要人才的,最需要他的,但是问题是,有了人和的庇护未必就有天时的支持。

张仪如果在错误的时间,去了秦国,那么秦国当时可能没有这种需要那么就不会用张仪,那么张仪就会错过秦国,一旦错过了秦国,那么他的一生就可能难以成功。

因为魏国不用人,楚国不用,齐国养人而不用人,韩赵燕都过于弱小,所以秦国不用他,那么他的人生就会非常的黯淡了。

但是,相反的是,黯淡的人生的在一开始未必就是坏的,那就是虽然他受尽屈辱,但是,机遇未必不像他展开了双臂。

现在,秦国虽然强大了起来,但是秦国并不具备以一国连续灭六国的能力,并且在秦国没有东出前,东出是一种简单的战略,也是唯一的战略。

所以,国立够是一个优势,而战略上的简单又是另一个又是,所以这两个共同的因素造成了张仪独特的时间点和独特的战略机遇期。

唯有张仪,具备了使得纵横之术超越国力和战略对于他的限制,让他一飞冲天的机遇,所以张仪去了秦国。

而当时,秦国拥有了大量的人才,他们不缺治理国家的人才,又不缺战略人才,却惟独缺少一个纵横家,也就是在秦国在简单粗暴的策略之中,需要一个能完成战略的人才。

那么张仪一出现,就马上收到了秦惠文王的赏识,这主要和秦国的独特地理位置有关,然而真正和张仪交锋的人才是公孙衍,也就是之后的犀首。

在我看来,犀首的才能并不差于张仪,但是从本质上说,犀首的纵横才能确实不如张仪,结果是犀首在秦国当大良造的时候,打赢了魏国。

取得一些土地的犀首,却出现了惊人的逆转,那就是张仪随即向秦王提出了自己的策略,把打下来的土地还给了魏国。

于是又去魏国游说,把自己的来意说了,那就是张仪想要把河西之地归还秦国,魏国此时已经一败再败,并且形成了秦齐合围之势。

那么用土地换取和平,并且是对于强大的秦国,魏国已经失去了选择的机会,所以选择了放弃河西之地。

而张仪的成功,居然盖过了当时的犀首,造成了犀首的离去。

并且形成了最终两人的对决。

 

 

173,张仪出世(3)

从本领来说,公孙衍不但不输于张仪,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还比张仪厉害,但对于秦国来说,最需要的人才是能帮助秦国东出的人,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自然张仪占据优势。

以公孙衍为代表的一些人物,都是以力出为主的东出策略,也就是打出去,然而这种情况在当时,确实不能为秦所用。

因为秦国打一个国家容易,同时与六国开战,实际上还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行为,所以,从外交上创造对于自己有利的条件就成了当时秦国最需要的条件。

而这就为张仪的成功制造了机会。

张仪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秦国的国立强盛,但是其在战略上又缺乏迂回的空间,所以外交成了主要的方式。

这造成了独特的特殊环境,在这个环境之下,纵横家表现出了自己的实力,使得人们感到纵横家凭借一张嘴,就能左右天下的感觉。

不过,这并非事实。

也就是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之下和特定的条件都达成了对于张仪有利的条件,所以才创造了对于张仪来说的绝好环境。

然而一山难容二虎,在张仪得势的情况之下,公孙衍只能被迫出走,而他的出走造成了将来张仪和公孙衍对抗的局面。

可从一开始来说,公孙衍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公孙衍并不是能力不即张仪,而是其选择的时机不及张仪,对于公孙衍来说,来联络其他五国抗秦是他的梦想。

也就是他想制定出打败秦国和张仪的策略,然而弱国本来就没有外交,所以一个纵横家并不能脱离国力的支持和国家战略的支持。

在这一点上,公孙衍自然要比张仪要难得多了,魏国经过了几次的战败,已经不具备当年的实力和势力,所以在他的国力和战略方面。

都想尽办法想要自保,在这种前提之下,自然对于公孙衍有所期待,并且公孙衍渴望利用连纵来围堵住秦国。

可问题就在于,不同的国家国力不同,他们的战略也不同,那么自然就不可能轻易的真正达成一致,这就使得。

围堵战略,象征大于了实际。

174,张仪出世(4)

想要围堵,就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就是第一能让围堵秦国使得五国都获益,这个第一个条件是可以做到的,因为秦国做强势必东出,秦国东出自然威胁到五国利益。

但是,第一个条件被满足并不带着围堵网就能建立起来,相反是需要第二个条件的达成,这第二个条件就是,就是秦国攻击一国,而其他国家能从守卫这个国家中得到好处。

这一点就根本无法达成。

不管是五国攻秦,还是秦攻五国,从声势上是可以做到一个联盟的趋势,但是问题在于,不管是攻是守,都有先有后,所以谁先于秦国交手将成为焦点。

对于战国来说,已经是到了大国相互灭国的时段,所以任何一个国家的兴盛和衰落都直接关系到周边左右国家的利益和形式。

那么,对于与秦开战之后的结果就一定能让所有人都得利么?

这其实才是关系到联盟是否成立的关键,任何一个国家与秦国开战都将影响别人,那么不同的人自然要算计不同的结果,所给自己带来的改变。

结果自然是人人愿意此消彼长了,别人受害自己强大是一种最基本的看法,那结果就是联盟无法做到去守护被秦国所打国家也能使得自己得利。

因为这种行为会使得自己付出代价,而保护别国,这样的事情自然没人愿意做,所以即便是结成了五国联盟,实际上也是各有所思。

这种实际的结果自然反映到公孙衍的身上,那他再与秦国交手,自然是自己杀的大败而回,张仪之所以胜公孙衍。

赢就赢在秦强且秦唯有东出之策可以用这一点上,公孙衍输就输在他只能促成围堵的第一个条件成功,却不能促成围堵的第二个条件成功。

并且,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实际上已经走到了秦齐楚三国交战的节奏之中去了,对于张仪来说,如何使得秦国在秦齐楚三国竞争之中取得优势才是秦国最紧迫的事情。

张仪为秦国做的最大贡献,就是他帮助秦国攻下来了蜀国,有了蜀国作为粮食和兵员以及易守难攻的战略后方基地,为秦国以后攻伐奠定了基础。

张仪一生之中最为精彩的并不是与公孙衍对抗。

而是在秦齐楚三国之间游刃有余。

与弱小的中央数国不同的是,秦齐楚三国才是决定了当时真正走向的大国,不过其实胜负也早就有了归属。

175,张仪出世(5)

假如脱离张仪这样的纵横家的视野,重新看这个时代的话,就不难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中央地带的国家逐渐变弱,而外围的国家开始越来越占据主动。

随着魏国的兴盛使得中央地带的国家强盛,他的改革走了精兵之路,然而这一条路从一个更大的视野去看,也只能满足与一家开战,却不能处于中央地带太久。

所以战国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就是中央小国兴起的时段,第二个时段是秦齐楚三国争斗时段,第三个时段就是秦灭六国的时段。

从这三个时段去看,第一个时段已经结束,魏国的兵败导致围绕在魏国这样的中央小国外围的三个大国相互攻伐更具实际意义。

时间开始就到了第二个时段,也就是秦齐楚三国的交兵,谁能取得主动权将决定了未来的走向,但是,从根本上说。

秦国胜利的结局早就决定了。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道理非常的简单,那就是秦国的制度和设计的斗争纲领最适宜不断的发动战争,而齐国田代姜齐造成齐国有大才却不敢用,田氏害怕再次发生这种替代,导致田齐灭亡,不用大才怎么能在大争之世取得真正的胜利呢?

而楚国其实更具问题,楚国的最大问题就是,赢得了战争,就能真的赢得战争么?

这才是楚国的根本问题,也就是楚国由于制度和文化的作用,使得王权只能与公族建立紧密的联系,所以如果攻伐过快,一定导致公族的膨胀。

所以,对于楚国说既想要战争,却也害怕战争的快速发展,因为这将改变楚国的内部势力结果。

那么,一个有才不用,一个害怕公族膨胀,齐楚他们都有自己的软肋存在,他们期待的更多的是维持此消彼长的趋势,却都害怕真的大战。

那与秦国就不同了,秦国的制度和斗争纲领都是非常适合战争的,对他来说发动战争和扩大自己的势力是秦国的斗争方向。

真正想要吞并六国的是秦国。

在对待灭国大战上的态度有所不同,那么自然决定了真到了交兵时候的表现,和战略与谋略之间的选择。

那么这个关键的问题决定了他们的态度,自然也就决定了未来的走向。

176,张仪出世(6)

张仪一生的顶点并不是击败了五国联盟的公孙衍,而是帮助秦国击败了楚国,并且耍弄了楚国,以至于留下答应给楚国六百里土地,最后给六里的外交经典案例。

然而,一切的本质并非纵横家们的精妙布局,而是在于其他国家的自我意愿。

人们总是简单的认为,张仪这样的人总是神机妙算,可以精准的看到别人的欲望,于是因势利导,使得别人上钩,最后达成自己的目的。

实际上,任何纵横的成功,都并非口舌之厉,而是对方的自我意愿,正是对方自己的意愿造成了纵横家厉害的假象。

当魏国变得越来越弱的时候,横亘在秦齐楚之间的中间缓冲国家就变得越来越弱,使得秦齐楚三国的矛盾越来越大,也就是大国对弈的局面变得越来越明显起来。

所以,张仪之所以能说得动楚国与齐国交恶实际上并不是楚王是傻子,而是楚王在联齐,还是联秦之间本来就有摇摆。

对于楚国来说,想要快速的扩张就需要战争,而需要战争就有可能造成公族的膨胀,那么就不如不扩张,维持一个三国均衡的态度就是楚王的目的。

而当时齐国随着一批优秀的谋略家出现使得齐国似乎又焕发了活力,在这个前提下,齐国逐渐越来越厉害,但是这种厉害也不过是表面现象。

但是在楚国眼里,之所以选择联秦抗齐,是因为张仪的承诺,也就是说秦国承诺给楚国大片的土地作为酬劳,希望促成楚国联秦抗齐。

这样的目标一旦真的达成,那么对于楚国来说是一箭双雕。

也就是极有可能压制齐国的兴起,又可以从秦国的手里得到土地,这样楚国的势力自然大增,以一国之力压制两国是楚国的目的。

所以楚国才会真的与秦国一起抗齐,然而当楚国这样做的时候秦国背信弃义的抛弃了楚国,使得楚国不仅丧失了联秦抗齐的机会。

更是丧失了联齐抗秦的机会。

那么楚国自然大怒,于是自己与秦齐两国开战,结果自然是战败于丹阳,那么楚国气不过又要打仗,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楚国的地位更为尴尬。

虽然中央小国已经衰落,只能是朝秦暮楚,但是对于楚国来说,他所处的位置既要被秦国所攻击,又要与齐国相互对抗。

所以才更要打。

177,张仪出世(7)

在齐秦联军的作用下,楚国失败了,但是对于楚国来说,自己的位置决定了自己需要和秦国和齐国保持一个非常平衡的关系。

如果自己失败了,不讨要回来,那么就更是要受到四方而来的压力了,所以对于楚国来说,就更需要打这一战,并且从情感上来说,楚国的国君被张仪所骗,也是愿意报仇。

更关键的是,秦国的争霸之心非常强盛,对于楚国来说,保护住自己的最重要,齐国的改变世人皆知,并且齐国北面和西面都有国家,那么对楚国来说。

主要的威胁就是日益庞大的秦国。

愿意盟秦是因为秦国答应给土地给楚国,楚国不出兵则拒秦国东出,自然愿意,但是到了行动的时候秦国反悔了,变成秦盟齐而抗楚。

这样楚国的目的就改变了,在失败了一次之后,就更是要防止秦国继续东出,那就继续与秦国打了一战。

而这次则是一次秦楚决战,楚国动用了大量的军队,以试图打败秦国,秦国和楚国的大战,在楚国孤军深入的情况下进行,这对楚国本身就是不利了。

在楚国西进后,自己的地盘就露出了空隙,造成了其他国家的攻楚,那么结果就是楚国的战败,楚国一败就造成了秦国东出的可能。

那么为什么齐国要帮助秦国呢?或者说齐国为什么要达成秦齐联盟呢?

这就在于,齐国的兴起是谋略上的兴起,也就是由孙膑为首的大才出现,一举扭转齐国沉迷的局面,但是面对田忌的兴起,使得齐君忧虑,所以才要打田忌。

结果就是,齐国有才不愿用,造成了稷下学宫只有儒家最为强盛,而大才纷纷去秦国效力的局面,所以对于齐国来说。

齐国的兴起并不是真正的兴起,而是在几个有才之人的作用下,造成的假象,这一点齐国清楚的很,所以齐国更愿意维持不强不弱的均衡倾向。

在地缘上楚国越来越大,秦国越来越强,这两个现实的威胁是存在的,齐国自然愿意看到秦楚相争,在这种局面下。

齐国更愿意看秦楚相争,自然改变了原来的齐国压制中央小国对秦的态度,转而选择联秦抗楚。

也就是说,齐国的转变,标志着中央小国地位的下降,所以在秦齐楚之间的对弈之中楚国成了受害者。而真正的受益者就是秦国。

秦国完成了东出的准备,张仪也就走向了自己的结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