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兴起姓氏寻根热 河南濮阳寻根祭祖圣地(图)

 歇山书房 2013-11-07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图片

  姓氏寻根作为以姓氏为纽带所进行的文化寻源活动,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各地和姓氏研究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中国许多地方和研究界把寻根活动当成姓氏文化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发利用,带动了姓氏文化研究的繁荣。

  专家指出,寻根的历史意义,在于普天下所有龙的传人不忘血统,不忘根本;寻根的现实意义,在于华夏民族的认同、团结、凝聚、合作。要加大姓氏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加强姓氏寻根组织服务,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融合。

  中原兴起“姓氏寻根热”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万姓同根,根在羲皇。10月17日至19日在河南周口市举行的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企业家和国内外姓氏文化专家、学者。本届姓氏文化节由中国侨联、中国文联、全国工商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周口市人民政府承办,文化节的主题是"万姓同根,万宗同源,寻根联谊,合作发展"。文化节期间,举行华人华侨公祭太昊伏羲大典、中华姓氏文化论坛及族谱展、"中华姓氏文化节个性化邮票"首发式、"祖地老家寻根情"联谊报告会以及多项寻根谒祖、艺术表演、文化旅游和商贸交流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内外迅速兴起的到中原河南寻根谒祖活动,在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期间达到又一个高潮。中原伏羲文化研究会会长贾斌说,此前各地举办的都是单个姓氏的文化寻根活动,而周口市举办的以"万姓同根"为主题的中华姓氏文化节,是一个创举,也非常地合适。在这里,姓氏文化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非常人性化,容易被人们接受。

  寻根是人类的天性,姓氏寻根就是人们以姓氏为纽带所进行的文化寻源活动。长期研究姓氏寻根现象的社会学博士后、姓氏学研究专家王大良说,姓氏寻根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利用家谱寻根、以郡望堂号堂联寻根、以历史移民集散地和祖籍纪念地寻根等,其真正意义在于增强炎黄子孙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

  有研究资料显示,在自古至今曾产生过上万个姓氏中,约有1000多个姓起源于河南,百家姓中有73个起源于河南。专家认为,中华人文始祖羲皇故都河南淮阳,是中华万姓的发祥地。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张新斌等负责的一项寻根文化研究最新成果显示,这项研究涉及的具有开发价值的341个姓氏中,依数量多少而排列的300个大姓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的有171个;其中前100个大姓中有97个姓氏均与河南有关,77个姓氏直接起源于河南,有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这些姓氏涉及当代华人的90%。

  寻根的起点是海外,中转站是闽粤沿海地区,终点是中原河南。地处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姓氏之根的河南,理所当然地成了海内外华夏子孙姓氏寻根的集中地。河南省成立了省级姓氏研究机构,还有若干个专业委员会,与海内外姓氏研究机构或联谊机构、宗亲社团保持着密切联系,为寻根提供资料和咨询服务。据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林雪梅介绍,近20多年来,据侨务部门不完全统计,河南省共接待过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人数达30多万人的寻根谒祖团。世界陈氏、世界郑氏、世界谢氏等宗亲总会,都曾多次组织世界各国相关宗亲团体来河南寻根祭祖。

  记者最近采访中了解到,今年8月,全球谢氏宗亲近千人在谢姓人的发源地河南南阳,举行了联谊恳亲大会;10月12日,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叶氏后裔代表500多人,共聚世界叶氏华人祖地河南叶县,举行了世界叶氏联谊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10月15日,千余海内外陈氏后人集会河南淮阳,共祭祖先。将于10月29日开始在河南荥阳举行的首届郑氏文化节,目前已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郑氏华人报名参加。

  “万姓同根”源于河南淮阳

  谁都有名,谁都有姓,但姓氏文化的发源地在哪儿?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少姓氏?中国姓氏文化又是如何发展至今的?这一连串的疑问,在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上找到了答案。与会的海内外姓氏研究专家达成共识:中华万姓源于羲皇故都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祥地。

  参加文化节的专家们一致认为, 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被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 馆"的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而河南省周口市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源地,是海内外"龙的传人"的故乡。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姓氏学专家袁达义,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长贾斌,河南省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新斌,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翔南等多位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史料,从不同的学术视角探讨、论证了伏羲、淮阳与中华姓氏文化起源、发展的渊源关系。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6500年前,伏羲率领自己的部落由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沿黄河东下,定居于宛丘,即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以其圣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并取各部落图腾的特色组成了新的图腾---龙。龙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的象征,"龙的传人"便由此而来。

  太昊伏羲定都于宛丘后,以龙纪官,分理宇内。他做网罟、画八卦、造甲历、养牺牲,去穴巢之居,改茹腥之食,兴礼教以导文,造干戈而饰武,开创了中华远古文明,被尊为"人文始祖"。特别是伏羲定姓氏、制嫁娶,创立了男女对偶婚的婚配制度。伏羲自定风姓,其他或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所种植物为姓,或以居所为姓,或以官职为姓等,华夏姓氏自此起源。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姓氏族有10000多个,现在常用的有3000多个,如果溯流而上,均可追溯至太昊伏羲,其中李、陈、王、孙、胡等100多个大姓直接起源于淮阳。伏羲之后,中华民族姓氏虽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但总过程没有变,众多姓氏同根同族,互为依存,血脉相连。姓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敬祖尊宗的传统文化,牢牢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太昊伏羲陵成为寻根祭祖圣地

  太昊伏羲功盖百王德配天地,龙之传人尊崇始祖礼继古今。10月18日上午,肩披黄色披巾的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国内企业界人士,和当地各界人士一起,位于河南周口市淮阳县的太昊伏羲陵园内,举行了甲申年公祭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太昊伏羲陵是中华始祖、"三皇之首"太昊伏羲长眠的地方,也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源地。

  从古到今,太昊伏羲陵前香火不断,历代皇室望族、文人墨客均来淮阳朝宗谒祖,尤其是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日,这里都举行规模盛大的朝祖庙会,吸引国内外游人香客纷纷前来,日客流量最多时达20万人次,形成群众性朝拜活动的高潮。

  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陈先生在统天殿前祭拜、敬香之后,特意从怀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红纸香袋,装取一点祖陵的香灰带回去。他对记者说:"我的老家在广东,这次来太昊伏羲陵祭祖,感到非常荣幸。举行这个活动,对于促进华人的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希望海外更多的华人华侨都回来看一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