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门峡虢国始封之我见二

 诸城郭氏图书馆 2013-11-07

四、三门峡虢国始封起源的时限界定

三门峡虢国,是西周、春秋时期的一个特殊封国。它从始封到灭亡始终封于王畿之内,与周王室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经过古今学者长时期的辩析,南虢和北虢同属于一虢(即三门峡虢国)的结论已成为公认的史实。但是对于三门峡虢国始封起源的时限界定、三门峡虢国属于谁的封地的说法还是说法不一,结论不明。笔者拟就所掌握的资料对此作一探讨,以就教于诸位方家。

(一)、三门峡虢国始封前的周初背景

三门峡位于秦、晋、豫三省的交界,古之称谓夹方、陕地、陕州。这里山川雄奇、地势险要。东依崤陵之险,西据函谷之固,南靠巍巍秦岭,北濒滔滔黄河,“盖据关河之肘腋,扼四方之禁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唯一通道。对于商王朝来说,三门峡是控制和扩展西部地区的西大门。同样,周文王要向东扩展,必须经略的东大门自然也是三门峡地区。

《尚书大传》总结周文王向东扩展的历史功绩时曰:“文王受命,一年断虞、芮之讼,二年伐干,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畎戎,五年伐耆,六年伐崇,七年而崩。” 东进一年就巧妙解决了虞、芮之争,这不仅显示出了周文王非凡的睿智和政治才干,而且在殷商属国中也提高了周文王的威信。据史籍记载,当时归顺周文王的殷商属国多达40余国。虞、芮两国与三门峡自古以来就隔河相望,有茅津渡或太阳渡相通,这表明周文王在解决虞、芮之争的时候,周初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三门峡地区和黄河以东(史称河东)。使三门峡地区由商王朝控制和扩展西部地区的西大门变成了周人东进灭商的战略基地。

周武王即位后的第二年,就发动大军,载文王木主,由镐京出发,出兵关中,经三门峡崤函,到达古渡孟津观兵。表面上是为了进行军事演习,但实际上是为了试探伐商的可能性。周武王观兵孟津,八百诸侯不期而会,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说:“汝未知天命,未可也。“周武王认为时机尚未成熟,乃率军返回镐京,等待新的机会。又过二年,听说殷纣王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一些贵族、大臣也都纷纷叛商奔周,于是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劝之武王,便率领兵车三百辆、虎贲(近卫军)三千人、士卒四万五千人,联合了许多部落和方国经三门峡崤函,到达孟津渡黄河东进直抵商郊牧野。商纣王对来自西方的进攻并无准备。他仓促调遣军队,在牧野应战。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拒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商纣王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兵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商朝全军覆没,致使纣王自焚,商王朝灭亡。

当武王在克商三年后去世之时,其子姓姬,名诵,即位西周王朝的第二代国王——成王。由于成王年幼,天下初定,叔父周公唯恐诸侯叛周,于是乃亲自摄政。《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成王之时,周公、召公是朝中最重要的大臣,自陕(今河南陕县)以西诸侯由召公管理;自陕以东诸侯由周公管理。《公羊传》隐五年载:“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说的就是以三门峡的“陕”为界,由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周公、召公“分陕而治”的界石,又称“分陕石柱”,原来立于三门峡古陕州老城的城墙上,现藏于三门峡虢国车马坑陈列馆院内。

由于“分陕而治”使西周早期三门峡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不断提高,以及周初三门峡就已经被纳入了诸侯封国体系(在周初分封时三门峡为神农之后的封地,国号为焦。《汉书地理志》曰:陕县“有焦城,故焦国”),加上三门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三门峡虢国的起源提供了直接必要的条件。

(二)、三门峡虢国始封起源的时限界定

    到目前为止,尽管对三门峡虢国始封起源的时限界定没有准确的结论,但依据文献资料、考古成果和专家学者多年的辩析论点,笔者认为,三门峡虢国始封起源的时限应该界定

在周厉王时期(前877年——前841年)或者在周厉王时期以前。

依据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的考古研究成果,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9墓的墓葬时间是周宣王(827年——前782年)初年,其墓主人是字仲名长父的虢仲(亦称虢公或虢公长父),因这个虢仲距早周时的虢仲相差近200年(武王 、成王 、昭王 、穆王 、共王 、懿王 、孝王 、夷王 、厉王和宣王), 故笔者暂把虢国墓地M2009墓的虢仲称之为小虢仲,把早周时的虢仲称之为老虢仲,用此呼以示称谓之区别。

首先,南、北二虢为一虢,古今学者和有关文献已辩释明白。如《左传》隐公六年云:“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随着西虢的东迁,三门峡虢国上阳(《左传》称南虢)是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黄河北岸的虢国(《左传》称北虢)下阳是其重要的城邑。位于三门峡市区东南部、虢国墓地南侧2千米的李家窑遗址就是三门峡虢国都城上阳城的新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三门峡虢国在平王东迁前就已经存在。主要证据是前文中提及的三门峡虢国始封起源的六种主要论点的第一个论点,即周平王东迁以前的始封时限界定论点。

第三,说三门峡虢国是老虢仲及其后裔的封国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三门峡虢国在平王东迁前就已经存在(上已简述);二是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的研究成果,在武王时期 (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和成王时期(公元前1042年——前1021年)位列三公为卿士之一的有虢城公(虢仲);康王时期(公元前1020年——前996年)有宗人何;昭王时期(公元前995年——前976年)有虢季易父(虢季家族一世);穆王时期(公元前976年——前922年)和恭王时期(公元前922年——前900年)有 师宄公(虢季家族二世);懿王(公元前899年——前892年)、孝王(公元前892年——前886年)和夷王时期(公元前885年——前878年),先后有师望幽叔(虢季家族三世)、(即)得叔(虢季家族四世)、师丞(虢季家族五世)等人在周王室历任师氏之职,主管军事,虽然不是虢国国君,但都是王室重臣,受到了周天子的尊重和宠爱;厉王时期(公元前877年——前841年)有虢宣公(亦称虢公或虢季)、虢公长父(亦称虢仲或虢公, 三门峡虢国的始封国君);共和时期(公元前841年——前828年)及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前782年)有虢文公,亦称虢季氏;幽王时期(公元前781年——前771年)有虢石父,亦称虢公鼓、虢公翰。平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719 年)和桓王时期(公元前719年——前655年)有虢公忌父(平王东迁后三门峡虢国的第一位国君)、虢公林父(平王东迁后三门峡虢国的第二位国君)和虢公丑(平王东迁后三门峡虢国的最后一位国君)。这不但说明三门峡虢国在平王东迁前已经在三门峡市区东南部、虢国墓地南侧2千米的李家窑遗址建立了都城,而且也证明很多文献中有关始封君虢仲、虢叔截然相反的提法都有其合理性,只不过由于古代兄弟伯、仲、叔、季的排行习惯使得虢仲、虢叔的后裔以字也称虢仲、虢叔或者虢季罢了;三是因老虢仲作为四朝(王季、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元老,泽及后世,周武王十三年大封建封虢仲位西虢(因虢叔早死,虢叔的封国由虢仲所代)。而随着虢仲的功劳越来越大,三门峡虢国应该是虢仲的子男诸侯国,只不过三门峡虢国在周平王东迁后由小诸侯国变成了诸侯大国。《水经注》也曰:“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续汉书 郡国志》也有此说:“陕,本虢仲国”。

第四,小虢仲是三门峡虢国的始封君。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9墓中出土的1500余件铜器中有200余件青铜礼器上都有“虢中(仲)”作器的铭文,这些都证明这个虢仲就是与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的周历王时期伐淮夷的周厉王朝卿士虢仲(小虢仲),其爵为公,其职位为“天伊”(周王朝的最高执政大臣),而且还有自己的“司朕百工”(各行业手工劳作者),足见其政治和经济地位的显要。由中国古代历史纪年的最新表述,周厉王在位三十七年,共和执政十四年,周宣王在位四十六年,厉王三年虢仲(小虢仲)就已经“以(与)王南征”,在国人暴动(史称“虢公长父之难”)后返回虢国,到周宣王初年(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9墓墓主人虢仲埋葬的时间)寿终正寝(小虢仲谢世时应该有七十岁到八十多岁)。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小虢仲在“虢公长父之难”后返回虢国,是回到了西虢?还是回到了三门峡虢国?按照西周国君死后的墓葬习俗,联系“南仲”作为周宣王的著名将领和执政大臣出席虢仲的葬礼的考古成果,结果只能是小虢仲回到了三门峡虢国并且埋葬在了三门峡虢国。因此可以说小虢仲就是三门峡虢国的始封君。参考三门峡虢国在平王东迁前就已经存在的结论、三门峡虢国是老虢仲及其后裔的封国的辩析、以及依据50年代和90年代虢国墓地的考古发掘成果(三门峡虢国墓地最早的墓葬为西周晚期的宣、幽时期,这也就是说三门峡虢国起源的时间是厉、宣时期),结果也只能是说小虢仲是三门峡虢国的始封君。

综上述,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墓的虢仲(小虢仲)是早周时期的虢仲(老虢仲)的后裔,三门峡虢国是老虢仲及其后裔的封国,小虢仲是三门峡虢国的始封君。 在平王东迁后,三门峡虢国从诸侯小国变成了诸侯大国。三门峡虢国始封起源的时限应该界定在周厉王时期或者在周厉王时期以前。在没有新的考古发现之前,三门峡虢国(前877——前655)在历史上应该存在了220年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去的三门峡虢国在历史上存在了120多年的提法以及三门峡虢国始封起源是周平王时期东迁的始封时限界定论点也应该改写以下了。

 

主要参考书目

《周王豁钟》            唐兰           北平故宫博物院年刊1936年版

《上村岭虢国墓地》      林寿晋         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史记》                司马迁         中华书局1975年版

《周厉王所作祭器豁簋考》 张亚初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古本竹书纪年》        李民 等译著    中州古迹出版社1990年版

《三门峡虢国墓地和三门峡考古》 李学勤  中国文物报1991年2月3日3版

《虢国墓地和三门峡考古》安志敏         中国文物报1991年2月10日3版

《虢国墓地的再发掘与认识》   姜涛      中国文物报1991年12月10日3版

《甲骨文和古史新探》    蔡运章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虢国墓地铜器群的分期及相关问题》李丰《考古》1998.11期

《虢国墓地的发现与研究》王斌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虢国封国考》          董来运         三门峡文史资料2000年版

《虢仲世家》            董来运         三门峡文史资料2000年版

《三门峡虢国文化研究》  张彦修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左传》               [春秋]左丘明 著  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年版

《三门峡文物考古与研究》许海星 李书谦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