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虢国在哪里?

 苍沧 2018-04-07

虢国的历史比较复杂,因为在历史文献上先后出现了五个虢国,即西虢、东虢、北虢、南虢和小虢。

简单来说,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后,周武王将其三叔虢叔封于西虢(今陕西宝鸡市东),二叔虢仲封于东虢(今河南荥阳北)。后来西虢东迁至三门峡后,后人称为南虢;留在西虢故地者,称其为小虢。东虢被郑国所灭后,虢仲后裔虢序又被周平王封于下阳(今山西平陆),后人称其为北虢。但北虢仅为“子男”小国,故依附于南虢。所以也有人认为南北二虢实为一虢,北虢之都下阳为“虢之别邑”。

虢国是一个尚武的国家。从“虢”字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上来看,写法有很多种,故而现在有徒手或持械击虎并剥下虎皮等不同的含义解读。虢姓后来转换为郭姓,虢和郭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皮。虢为虎皮,而郭为城之外围。先民在建造城市之后,便以“虢”之音来称呼城墙,又根据城墙的形状造出了“郭”字。

西虢是西周时期的重要姬姓封国,位列7公爵之一。另外6个公国是焦国、祝国、蓟国、陈国、杞国和宋国,分别是“先圣王”炎、黄、尧、舜、禹、汤的后裔。从虢叔和虢仲开始,在整个西周时期,虢公经常担任周室的卿士,地位尊贵。有时虢公还奉周王之命率师出征,这也为后来被晋国灭亡埋下伏笔。

在周厉王、周宣王之际,西虢不堪犬戎的骚扰开始东迁至三门峡,直到公元前775年“虢人灭焦”(《竹书纪年》)。那么虢人在东迁后最初的落脚点在哪里?李家窑遗址是不是就是虢国的都城上阳呢?关于这个问题,梁宁森《虢城、焦城与陕城考》中的观点或许就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从西虢开始东迁到虢人灭焦时,有一个较长的东迁过程。虢人灭焦是在幽王七年,期间相距七八十年。如果灭焦后才建成上阳城,那么,在这之前的七八十年间虢人又居住在何处呢?大概只是到了灭焦后建上阳国都,虢人中的贵族也就随之迁到了上阳城来,而一般的平民和奴隶则继续留居李家窑一带,从而形成了虢人的另一处重要居址。照此推断,就可以给李家窑遗址为什么面积那么大,包含丰富,又出土了粮窖、陶窑、炼铜渣和地下陶水管道等内涵丰富的遗迹遗物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三门峡虢国墓地于1990年发掘了两座国君大墓,墓主分别被专家认定为虢厉公(虢仲)和虢文公(虢季)。虢厉公在位时,西虢开始东迁。虢文公则因“谏宣王不籍千亩”而闻名于史。虢人灭焦于周幽王七年,当时的虢君正是在历史上名声很差的虢公石父。史书记载他贪财且善于逢迎,在周室主持国政并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虢国在灭焦后,在三门峡又立国120年,虢公石父之后还有四代虢君在位。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后,东方的诸侯申侯、曾侯等拥立周平王即位,而虢公翰则一意孤行,拥立了周携王,造成了东周初年“二王并立”的局面。

其后虢公忌父和虢公林父在位时期,因为晋国内乱(曲沃代晋),虢公多次奉王命联合其他诸侯国讨伐晋国。曲沃代晋成功后,晋献公终于借道于虞国,两次出兵虢国,虢公丑奔周,虢国灭亡。

虢国在灭亡后,其子孙都以国名为姓氏,诞生了虢姓,虢姓后来转为郭姓,这也使三门峡成为这个古老姓氏的发源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