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崛起中的左家中学

 红色长白山 2013-11-08

崛起中的左家中学

 

左家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们如草根一样平常,教师们似草根一样平凡。然而,“左中”人不甘寂寞,不甘落后。平常、平凡,而不想平庸,不甘无为。悄无声息,在夹缝中坚强地生存着,坚定地前行着。

左家中学于1959年建校,已有55年校史,是一所老龄农村中学。原名永吉县第十四中学,2002年区划后隶属于吉林市昌邑区,改名为河湾子中学,2004年合乡并镇后更名为今天的左家中学。

2007年赵德贵接任校长以来,学校翻新了校舍,使学校焕然一新,2010年省装备处为学校配齐了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和仪器药品。大大方便了教与学,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液晶电脑走进了微机室,学生们遨游于网络的先进知识之中,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

我们秉承“办有新、理有方、育有成、学有才”的办学理念;以“靠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努力打造书香校园,不断提高师生校园生命质量”为目标;把“草根精神,大树目标”为校训;创设“团结、拼搏、厚爱、博学”的校风;扬“敬业、爱生、奉献、开拓”教风;导“笃学、善思、励志、创新”学风。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们进行一下汇报:

一、立足于基础教育从‘基础’入手:

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我校就是从基础抓起,一方面抓教师;另一方面抓学生。建立领导带班巡课制度,每天领导带班,都要对每一位教师每一节授课情况进行巡查,并将巡查的情况做详细记载,例如,教师是否按时到位授课,是否对学生数进行核对,是否私自串课,是否有对学生体罚等诸多方面进行巡查。每周末领导要开碰头会,汇总巡查结果,在下周一公布巡查情况结果,对有问题的教师令其整改。这一教学最基础的管理方式,规范了教师的基本教学行为。也保证了授课质量。

在学生上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根据自己实际基础情况,每天完成应该完成的学业。例如,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积极完成梯度练习和梯度作业等等;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例如下午第五节的统一活动课,把各班学生分成乒乓球、篮球、排球、踢毽子、丢沙包、跳绳、舞蹈、卡拉OK等兴趣小组开展活动;还利用主题班会、演讲大赛、艺术节等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风采。从学生最基础上给予需求,尽最大努力上吸引学生心,留住学生人。

二、立足于校情、教情、学情在‘实情’上下功夫:

(一)校情:

我校虽然是乡镇中学,但是,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辐射面广。因此,生源外流现象极其严重,(特别是好生苗,商业招生造成的)本镇两所中学,我校与吉林市六十一中并存于一个乡镇。两家分吃一锅饭。

(二)学情:

尖子生外流,剩下的是五六类以后的学生。基础差,素质低,行为习惯不良,厌学者占大多数。

(三)教情:

教师老龄化极其严重,在岗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全校教师总数的80%,这些教师激情和火热渐已消退,职业倦怠现象严重。个别老教师敢于奉献,但教学方法陈旧,观念落后,也潜在着对年青教师的负面影响。对整体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存在着不利因素。

基于上述“三情”,赵校长带领班子成员多次例会,把脉诊病,研究对策。最后我们达成共识,决定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

1、依据‘校情’从招生入手,领导带队,把科任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多次下校招生,对家长和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说服。从利弊上引导家长学生认同我校,那可真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啊!为了能留住好生苗,学校不惜免除他们的一切费用。还采用了‘以生帮校’的招生办法,让在校学生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成长经历,对屯中的小升初的学生进行宣传招生。对特殊困难的学生实行教师包保,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困难学生签订包保协议。真可谓是‘绞尽脑汁,机关算尽’。功夫不负有心人,到目前为止,由原来的50%入学率,上升到70%

2、按着‘学情’在特殊性上作文章,采用小班额分班,以保证教师在课堂上的照顾面,做到学生堂堂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和提高;在练习和作业上采用梯度练习和作业,不做一刀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长。每次考试之后都要对学情进行认真分析,召开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会,帮助他们找差距,弥补不足,使大多数学生克服了厌学。并且成绩也有所提高。

3、根据‘教情’在激励和规范上下功夫,本着“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的方法。对教学工作进行大胆的尝试改革,本着多劳多得的原则,面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量化考核,在全部完成常规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实行课时补贴制。(常规教学和活动有一项不完成不予以计算当月课时补贴费)以此激励全体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促进教学成绩的稳步提高。

三、科任教师立足校情 真抓实干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学生底子薄,科任教师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功夫,对学生采取留梯度作业,在批改上能够做到全批改。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特别是王宝范老师,在每周都能对学生进行周考,时时抓紧学生学习的劲头,防止出现间歇懈怠。这一做法为提高学生成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每次的考试中,他的教学成绩在同学科总是排在首位。

四、教师紧缺  领导齐上阵

我校教师极其紧缺,学校在自筹资金的情况下,外聘了4名代课教师。但是,一些学科的教师还是不够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领导班子成员在赵德贵校长的带领下齐上阵。赵校长在2007年春上任以来,一直任初三化学课;教学副校长程士荣也兼任初二一个班的语文课;教导主任姜喜民在张学智老师生病后,教初一两个班的语文课情况下,还兼任初二两个班的地理课,每周共计18课时;学生处牟清明主任一直兼任全校的微机课和音乐课。领导的带头作用,极大的鼓舞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教师们觉得在这样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工作有劲头。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为此,我校每年在中考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11年中考获得了喜人的佳绩,3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第一高中,3人考入毓文中学,27人考入重点高中。                                                                   20123人考入毓文中学,3人考入吉林四中,2人考入吉铁一中,30人考入重点高中。20131人考入吉林第一高中;一人考入化一中;3人考入12中;2人考入铁一中;1人考入吉林四中;20人考入重点高中。(毕业生逐年减少)

在以赵德贵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带领下,我校的校荣校貌、教风、学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07年我校被评为吉林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2008年被区政府评为教书育人德育先进校;2009年被为区教育局评为科普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省级科研先进单位。2011-2012年被评为区科研先进单位。

左家中学正如一棵小白杨傲风迎雪茁壮成长,傲然屹立于左家镇这块沃土。在困境中发展,在艰难中崛起!

 

 

 

 

 

 

 

 

 

 

 

 

 

 

 

 

昌邑区左家中学

 

“教学管理随机展评活动”工作汇报

 

 

 

0一三年十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