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溪青花瓷的生命之魂

 七里山人 2013-11-10
寻访玉溪窑址—— 
玉溪青花瓷的生命之魂 

http://www. 2013-07-05 15:40:18分享到转播到腾讯微博

2号龙窑旁残破的瓷器诉说着古窑的前世今生。

安静等候的3号龙窑

不是专人指点,谁会想到这里沉睡着1条古龙窑。

绿树红花掩映下的玉溪窑址

□玉溪新闻网讯 (记者  攸莉  文/图)

  对很多玉溪人而言,位于玉溪市红塔区凤凰街道办事处瓦窑村附近的玉溪窑址应该并不陌生。其实不用寻访,沿着红塔大道一直前行,玉溪窑址就在绿树红花掩映的路边,曲径通幽,绿树红墙,静谧幽深,通向的就是玉溪青花瓷最核心的所在。

  中国古陶瓷研究的泰斗冯先铭先生将江西景德镇、云南玉溪和浙江江山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三大产地,足以让我们引以为傲。玉溪窑的发现,充分说明自古以来云南同内陆有着密切的联系,云南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发现:玉溪青花瓷填补云南古陶瓷研究空白

  玉溪窑因为玉溪古窑而得名。玉溪古窑遗址位于红塔山脚的瓦窑村,面积约15000平方米,发现于1960年、发掘于1986年的玉溪古窑是云南首次发现的古代陶瓷窑址。这个最早发现的青花瓷窑址、正式发掘的古代窑址,填补了云南古陶瓷研究中的空白。

  1960年12月,经云南省文史馆的马耀武介绍,云南省博物馆的葛季芳到玉溪进行文物调查,发现古窑遗址三处:平窑、古窑、上窑,上窑已被现代窑压住了。三条窑的瓷片、窑具形制基本相同,从残瓷器的胎土、花纹、色釉、器形观察,时代可能为元代晚期到明末清初。从两种不同瓷质的比较来看,前者实际是种半陶瓷质的器皿,其胎土、器形、花纹、色釉要老练细致得多,在色釉花纹的某些方面类似越窑的风格,也近似东南沿海的青瓷器。

  1983年,玉溪古窑遗址被列为第二批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省、地、市文化部门组成的考古队对古窑进行了发掘。这样,沉埋数百年的珍贵文物,被发掘出来,重放奇光异彩,展现出玉溪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卓越创造。1986年初,出土瓷片、残瓷器、残窑具上万件,重约2吨。发现龙窑2座,1号窑长28.8米,3号窑长33.8米、宽均为2米左右,顺坡上爬,窑头低、窑尾高,形状似龙,古称龙窑。出土的产品有碗、盘、杯、碟、瓶、罐、盆、壶、钵等。花纹制作法有绘、刻、划、印、贴、捏等。图饰主要有花草、兽、禽、鱼藻和房屋等,形态生动别致。釉色有青瓷、青花瓷、酱瓷(黑釉),以青花瓷为最多。

  这次发掘,确定了古窑的年代是元朝时期。那时候不少制陶的工匠由北方迁往南方,玉溪窑保持了原有工艺,代表了当时中国的最高水平。玉溪古窑遗址的青花瓷器纹饰与景德镇青花瓷有许多相似之处,玉溪窑因此被学术界认为是元明时期除景德镇以外烧制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窑口,从此确立了玉溪窑在中国陶瓷史的重要位置,出土的瓷器先后到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博物馆、香港冯平山博物馆展出,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专家的赞叹、欣赏与关注。

  世界各地的陶瓷学者、陶艺师和收藏家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因为这里展出的是1986年玉溪古窑考古发掘的现场,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现状:寂静沉睡识人少的“国宝”

  玉溪窑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宝”。

  迈进玉溪古窑遗址古朴的大门,能看见大型景观水池、全新的游览长廊,还有陈列厅……顺着青草间的小石板前行,绿树红花掩映间,1988年建盖于3号窑窑址上的古窑陈列馆映入眼帘,古窑风范依旧,历史的痕迹一览无余。管理人员24小时值守,当他打开紧锁的大门,我们看到了玉溪古窑址上已发掘的保存最为完整的1条龙窑。

  3号龙窑建于元末明初,窑头被毁,仅存窑身,倾斜度为12度,窑墙用土坯砌成。这里出土的器物有碗、盘、瓶、罐等,窑具有支烧具、垫圈、支钉、印模等。黄色的土层里,一些破碎的古青花瓷片清晰可见,似欲破土而出,一展容颜。

  在古窑陈列馆的展示柜里,出土的陶瓷陈列品、青花瓷碎片整齐排列着。“这是我们收集来的景德镇青花瓷,那是我们玉溪古窑遗址出土的青花瓷和附近墓葬出土的青花瓷器,放在一起对比就很明显:玉溪古窑遗址的青花瓷器,纹饰与景德镇青花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受当地原料的影响,釉色略黄。”红塔区文管所所长李松指着玻璃展示柜里的陶瓷精品,一一向我们介绍着。目前,古窑陈列馆内展出的物品有3号窑址出土的瓷器残件和周边墓葬出土的器、碗、杯、碟。但由于古窑发掘不全面,且遗址保护措施不合理等历史遗留问题,古窑遗址目前为半开放状态,有特殊需求时才能开发参观,也是为了减少游人对古窑造成的破坏。精美绝伦的玉溪窑,虽然位于市区红塔大道旁边,但知道的人并不多,面临名气大却识人少的尴尬局面。不过,这一现状将随着大型遗址公园的建成而得到改观。

  走出古窑陈列馆,再顺着青草地上的石板路前行,在古窑遗址的山坡上,一些破碎的古代瓷片仍清晰可见。李松在一片树枝掩映的小土坡前停下脚步:“这就是2号龙窑,窑头也被毁了。”要不是有专业人士的特别指引,任何人都想不到这毫不起眼的小土坡下居然埋藏着惊世绝美的青花瓷器。

  未来:大型遗址公园正在规划中

  据了解,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后,每年国家财政都有专门的保护基金用于文物单位的日常保护修缮工作,保护研究的力度将大大提高。而红塔区文管所近期所面临的工作,就是在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配合省考古研究所将玉溪窑址的保护建设规划做出来:“国家文物局有规定,国保单位必须要有保护规划。而一旦规划通过,国家财政的扶持力度是相当到位的。近期,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就会来玉溪进行实地查看。我们争取在明年3月前将玉溪窑址的保护建设规划做出来。”李松说,规划中,在现有的古窑址基础上,将建一座包括玉溪窑址博物馆在内的大型遗址公园。

  李松介绍,由于当年发掘设备不成熟,因此玉溪古窑遗址的发掘还不彻底,保护措施也不尽完善,需要进一步发掘与保护:“1986年那一次发掘由于各方面技术的不足,对于古窑品种、窑性的确定还存在一些疑问,发掘还不够彻底,又由于当年主要发掘专家的突然离世,当时发掘的重要材料和数据一直处于一种缺失状态。但那一次发掘确定了古窑的年代是元朝时期。”

  李松说,随着玉溪窑址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下一步工作的推进,对玉溪古窑遗址2号窑的挖掘也已成为玉溪文物管理部门排上日程的一项工作。

  编辑:刘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