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应用一则——麻杏薏甘汤

 学中医书馆 2013-11-10
中医历来将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奉为“经方”。但也有人以为“古方今人不相能也”,认为古代的方剂,因为时代、气候的变化,不适用于今天的人群。以本人的经验,只要应用得当,效果奇佳。

    两天前,有亲戚告我:受寒后,浑身疼,不出汗。我一听,症状很典型啊:外感风寒。叫她服用“通宣理肺片”。今天上午,又来电话,还是浑身疼,体温也没降,还是37到38.5°之间,下午开始发热,,到晚上最高,早晨出汗,上午不发热,而且发热时不怕冷。并且去查了血常规,白细胞仅仅两千多。我开始以为浑身疼,肯定怕冷的,也没有细问。这时知道判断有误。(每天下午发热,到晚上逐渐升高,但不超过38.5°,晨起体温恢复正常,本人以为是典型的“日哺发热”,湿温病最多见)。但以前见到的病人都是没有浑身疼的症状的。结合受寒、湿的症状,我以为应该是风寒湿三者一起作祟。于是找来《金匮要略》,一翻,喝,原文简直就是照我这亲戚写的: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金匮要略》《痉湿暍脉证并治第二》二十一)。   行了,不用费力了。原方短信发过去。今天下午,告诉我,今天下午四点,没有发热,也没有浑身疼,仅有轻度头痛。晚六点,体温仍正常。  病已向愈。

 

    总结:这又是感冒的一种,如果用药不当,发展下去,大概就是一种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

 

    麻杏薏甘汤:  麻黄 2克 杏仁9克 薏苡仁20 甘草3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