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可能成功,除非你像溺水时渴望呼吸一样渴望成功

 钟意义 2013-11-11
本篇文章的缘起是收到了一些网友的来信,什么内容都有,其中有一些是探讨实证的问题,只要是力所能及的问题,我都会回信答复,那些没有答复的都是我力所不能及的或者没有证到的内容,不敢乱说,以免误人误己。一直认为,自己没有证到的,却像过来人一样去给别人说自己都不敢肯定的事情,实在是比较的滑稽,自欺且欺人。

这些来信中的问题可以分为几个大类别,其中有一个类别的普遍意思就是:“为何实证了半年一年甚至两三年,都还没有入定或者没有什么显著效果?”这个问题又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每天打坐1到2个小时。

2,每天打坐4、5个小时甚至更多。

对于每天打坐4个小时以上并且坚持了1年以上的同修,如果还未入定或者没有显著进步,我无法回答你们的问题,因为你们的努力不下于我,我也无法仅凭文字来确定你的实修法门有问题。也许问题在于你的实修方法,或者问题在于你的自身,比如你虽然打坐了六个小时,实际上你昏沉散乱了六个小时,这也是实证中常见的事情,但未入定前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尽相同的,建议最好且立刻去找一个富有经验的老师面对面的指导,比如现在国内有很多的寺庙提供居士短期甚至长期的修行或闭关,有大和尚指导修行,这就是很不错的学习途径。

我所能回答的是第一种情况。

自己接触佛法并开始由每天半个小时的实修…逐步到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四个小时…八个小时…甚至闭方便关每天十五个小时,这其中的心路变化以及带来的人生转变,是自己学佛之前从来没有去想过的,我非常的庆幸自己能够得遇佛法,衷心的感谢引导我直面佛学核心的佛学启蒙老师以及帮助我教导我不断进步的各位老师大德。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告诉你前进的道路,剩下的要靠自己的努力。我比较的愚钝,至今还未入门,但也算站在了佛法大门之外。我在这里只是想写一篇短短的文章,中心思想是对佛法实修的态度问题,面对的是初步进行了佛法实修并有所疑惑且来信探讨和也许有相同问题的同修们,因为就实修态度这一点来说,我自认还算有一点心得。

另一点要说明的是,如果你的目标不是精进的实证从而开悟,你可以忽略以下内容。因为生活本无明确的好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开悟也只是一个生活中的目标,如同想要吃一口苹果,想要赚一千万,想要成为冠军一样的目标。开悟并不神秘,开悟后的生活和你现在生活的区别仅仅在于你亲自品尝了“苹果的味道”。开悟也许会引起你生活的一些变化,比如你能够更加清醒觉知的活在当下,更加的珍惜、享受和感恩生活,开悟改变的是你的内心,会改变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但不会直接带给你世俗生活的所谓成功,人世间的成功需要遵从人世间的规律法则,而不知道苹果的味道你照样可以活的精彩,通过哲学和心理学你同样可以改变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上没有进行佛法实证但生活快乐幸福的人才是大多数,每个人如果愿意,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也许你觉得彼岸是天堂,而他人却认为彼岸是地狱,谁又凭什么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到他人头上?其实哪有彼岸、何分好坏?都是在玩弄概念,所以南怀瑾说:“人这一辈子就是在自欺欺人被人欺”,所以佛祖才说:“佛渡有缘人”,你愿意了就来,你不愿意也挺好。所以如果你只是将佛学实证当作生活的调剂,当作减压的方式,当作提升内在灵性的手段,或者就是一种爱好,一种让你获得心灵力量的仪式,那么开悟不开悟又有什么重要呢?任何一个人都无权去指责他人的生活方式,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生活这东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但如果你的目标就是要精进的实证从而开悟,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一个目标偏执狂,如果你像我一样对于了解真相拥有不可遏制的强大好奇心,如果你将追求心灵的自由当作一种信仰,如果你想要通过禅定挽救生命(且不论禅定是否能挽救生命)……总之,这个世界遵从平衡法则,如果你想要、你渴望要,你就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甚至加倍的努力,否则就是浪费时间生命。

有些人会说,你这么的执着,怎么能放下,更加无法开悟?我想说的是,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要善于利用事物的机会来促进自己达成目标。在修行实证上,如果没有要开悟的动力,你就无法精进的实修,你就根本谈不上进步,更别提放下了,因为你放无可放,除非你真正拥有过!很多人都奢谈放下,对财富放下、对执着放下…要知道你是一个人,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违反天性的放下叫阉割,即使阉割成太监你照样放不下,因为只有拥有过才真正能够放下,那些没有拥有过而空谈放下的都是自欺欺人,如果你一直没有真正拥有过,你就始终处于“饥饿”状态,你放下什么?释迦牟尼能放下是因为从小腻烦了荣华富贵才去苦修,如果你现在饭都吃不饱,没钱养家糊口,有人对你说让你放下赚钱放下努力,你会拿板砖拍他不?估计佛祖对你说你都能吐佛祖一脸,上有老下有小的要养活,这份责任你不承担还指望哪个佛菩萨给你担起来?所以说想放下,就要先拥有,不是让你放纵欲望,而是至少满足能够放下的标准,至少拥有达标的动力,事物都是相对的,在二元对立的境界里,就要利用二元对立的特性,想要“无”,就要先“有”。开悟本身就是一个目标,要达到目标就必然要有达到目标的欲望,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想要挽救生命就是强大的动力,对于达标的偏执以及对于了解真相不可遏制的好奇心也是强大的动力。

那么现在,你凭什么认为你每天打坐1、2个小时,一年半载的就能入定或者有显著进步,甚至这样三年五年八年后就能悟道?你见过谁这样成功了?我就认识好几位每天打坐2小时,坚持了近十年,依然还在佛门之外徘徊的老实修。去想想你的生活中所遇到的所有成功和失败的事情,有哪件事是可以不付出相应甚至加倍的代价就能获得的?所以你应该去观察那些成功者到底是怎么成功的, 不要听成功者说怎么成功的(有些老师为了不把初学者吓跑,会让你从舒舒服服的学佛实证开始,那是为了让你开始,老师引导你入门了,接下来的进步全都靠你了,没人再能帮助你,没人有义务督促你,骂你一次不精进,你都应该心怀感激,因为这是在帮助你),而要观察成功者背后的成功之路,分析并推断成功者的背景环境和当时最有可能的实际情况,然后学习并制定出符合自己背景环境和实际情况的成功之路。你见过哪些实修精进、悟道的大师每天1、2个小时打坐就解脱了?哪一个有所成就的不是每天8小时以上数年如一日的苦修才成功的?即使六祖那样的天赋,也在初悟后苦修了十六年才下山讲法,你怎么就敢认为自己那么牛B的比六祖还厉害呢?真是南怀瑾说的那句话:“人这一辈子就干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当然,每天持续的实修1、2个小时,不是说没有进步,功夫不负苦心人铁杵也能磨成针的老话谁都知道,如此再坚持个十年二十年,也许就成功了(谁知道呢?点火烧水烧个1、2分钟,停下20分钟,你自己想这水什么时候能烧开)。主要问题是,每天1、2个小时的实修,剩下的22个小时都在干什么呢?基本上都处在散乱或昏沉中,你的心永远习惯于散乱和昏沉,先不说这上座的1、2个小时本身效果就小,你上座的那么点时间其实一大半、最有可能的是全部的上座时间你都在克服散乱和昏沉,心还没清净呢,哦,下座时间到了,赶紧下座吧,你自己还不觉得,还认为自己努力修行了,完全都是在自我安慰自欺欺人,心永远无法真正清净下来,又何谈成就?想要开悟,想要真正解脱,没有真正的付出,想都不要想。

所以对于非专业修行的在家居士,只有让心闭关,只有在生活中抓住每一分钟的机会见缝插针的实修,需要用心的工作就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去做,这也是培养专注,而无需全心专注的时候抓住每一刻实修,行住坐卧每一刻都可以修行(所以说四念处的重要性就在于此),开始的时候你需要强迫自己,你的心会很累,你会很不习惯,只要坚持下来,一个月就能养成习惯。如此在生活中抓住每一刻的实修,才能让心习惯于迅速清净下来,从而在打坐时有效进步,因为这个阶段,你的心力不足够,生活中的实修是小火保温,而上座实修是大火升温了,你需要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将修行当作你的唯一娱乐方式,你需要放弃电视节目、需要放弃大部分的交际活动、需要放弃大部分的娱乐活动、需要放弃睡眠时间……是的,你需要放弃才能获得实修的时间,入定之前,你每天需要至少三、四个小时的集中实修时间(你只要愿意放弃和改变生活方式,你一定可以每天挤出三到四个小时的专修时间,至于更多的实修时间第一是生活中的见缝插针,另外就是根据自己的生活尽量安排了,有条件的就多一些,没条件的至少保证三四个小时。我个人情况是保证每天8个小时的全力以赴的集中实修,如有特殊情况也能保持5到6个小时全力以赴的集中实修,而闭方便关的时候每天至少15个小时的实修),入定之后才可视情况调整时间。

是不是听起来挺可怕?谁让你有所追求!对于初学者,你可以将每座的时间缩短,每次30分钟,每天尽量的多次数,总量的时间至少要达到三、四个小时。你应该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每座可以增加5分钟,不要多,就增加5分钟,而打坐的次数相应的减少,逐步每座…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这都有一个过程(记得好像南师怀谨在世的时候,想要去太湖大学堂约见南怀瑾讨论佛法的客人,至少要有一座三四小时轻轻松松的打坐功夫和两经一论的佛学理论基础。这个事情只是听说,但也侧面说明一个问题,没有达到这个最基础的阶段,你连佛门在哪边开都还不知道,讨论个什么劲?),但要注意的是:上座就要当自己死了,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不要去管,每座一定要坐够自己预订的时间,只能多不能少。肌肉有记忆,意志力也有记忆,你遇到困难,退缩一次,就会退缩第二次,就会让退缩成为了自己的习惯,找无数的借口给自己的退缩开脱。没有意志力的人,你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遇到困难,你可以迂回,你可以讲究技巧,可以积少成多,可以以退为进,但勇往直前的强者之心一定不能失去!你绝不能给自己的不坚持找任何的借口!

其实对于想要某种结果,比如开悟,但是却不努力实证的学佛者,每天练习的时间少并不是问题的根本,因为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问题的根本是从这个现象之中看到的一个人的生活习惯!这个习惯反映出的是学佛者习惯了懈怠,习惯了散乱,习惯了轻松,习惯了享乐,习惯了昏沉,习惯了随波逐流。虽然这些并无对错的问题,但如果对于一个立志要修行成就的人,就是致命的习惯了,连打坐专修都无法保证精进,如何能保证在生活中行住坐卧的修行?都只是嘴上说,实际行动根本无法做到,也没有那个能力做到,因为座上的功夫是开始的根本。

(这引起我的一个题外话:人生的痛苦是如何造成的?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没有错误,无论你积极还是懒散,无论你追求成功还是甘于现状,都是生活的一种体验,别人无权说什么,任何一个人所主张的生活未必是另一个人想要的生活,对于佛陀也是如此,他认为开悟者才能离苦得乐,而有些人根本就不需要,本来就挺乐,没事找事干嘛?所以痛苦的原因不是你的生活方式,不是你拥有欲望,甚至不是你拥有“过度的欲望”,“过度”只是一个量化词而已,造成痛苦的最根本原因是你拥有欲望但不为之而奋斗、不为之而付出的这种行为矛盾,这种矛盾产生了痛苦。这个世界的法则就是等价交换,做任何事情都有很多明里的和隐性的付出,比如时间,精力,友情,亲情,享受,良心,自由等等。你想要得到某结果,但你不付出足够的代价,造成的结果就是你不甘于现状却永远无法达标,永远干着急干兴奋。很多人对财富持如此态度,又没有足够的智力看清楚这一点并拥有足够的智慧化无为有,从而违反规则走捷径,最终还是要付出更加痛苦的代价。所以如果不想痛苦:你要么使目标的价值在你心中变低,比如满足于现有的一切,随遇而安,任何事物辩证的去发现其美好的一面,那么你永远都是幸福的,或者认识到目标是虚幻从而不值得自己付出更多的代价去追求;要么去努力付出奋斗,比如舍弃不必要的应酬、娱乐、睡眠时间等等从而赢得时间去实修。)

这里引用一本书中所说的海豹突击队的忠告:肉体几乎可以承受一切磨难,需要训练的是精神。海豹突击队从不挽留队员,因为教官们都相信,一个人只要提出放弃,就算再给他一次机会,他最后也会放弃。一旦一个人有了放弃的念头,他就不可能成为海豹突击队员。

是的,给自己一次放弃的借口,就会有第二次和第N次放弃的借口。NBA球星中有一句名言:不要去想到放弃,你已经感受过疼痛,已经受过伤,争取去得到奖赏吧。

好多人都说自己想要成功(无论是什么目标),其实只是有点想而已,他们对成功的渴望甚至不如对一次聚会游玩或一个看似吸引人的电视剧的渴望。

大多数人对于成功的渴望甚至比不上对于睡懒觉的渴望,对,他们更愿意睡懒觉。但如果你要成功,你就必须心甘情愿的放弃睡觉的权利,必须乐意扔掉2个小时、3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其实5到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已经足够了),直到你对于目标的专注能够让你忘掉吃饭和睡觉。

不疯魔不成活,如果在你的生命中你没有狠狠逼自己一把的话,你就不是成功的,你永远会留下遗憾。

所以这篇文章的题目我才会说:你不可能成功,除非你像溺水时渴望呼吸一样渴望成功。在溺水的那一刻,你还会想到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吗?你不会在意你的工作烦恼,你不会在意电视节目,你不会在意你的约会…你唯一的渴望就是一口新鲜的空气,这就是全部,除此之外,别无所求。只有你能理解到你对达到目标的渴望如同对呼吸的渴望一样时,你才有可能成功,这才是真正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才能够克服你无始以来养成的强大的习性和惰性。把实修当成那一口新鲜的空气,在你的生活中珍惜每一秒“呼吸”的机会去实修,让实修成为你的习惯,直到实修如同你的呼吸一般真正成为了你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才有资格去见证真实。

最后,生命是无常的,珍惜你拥有的每一秒时间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