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C-MUG培养基使用说明

 昵称13981393 2013-11-12

  编号:028266

  品种名称: EC-MUG培养基 (EC-MUG Medium)

  用 途:

  用于多管发酵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大肠埃希氏菌(GB/T5750.12-2006)。

         图鉴:

            

 

  原 理:

  胰蛋白胨提供碳氮源;3号胆盐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抑制革兰氏阳性杆菌和粪链球菌;乳糖是可发酵的糖类;磷酸氢二钾和磷酸二氢钾为缓冲剂;氯化钠可维持均衡的渗透压。大肠埃希氏杆菌含有的葡萄糖醛酸苷酶作用于4-甲基伞形酮-β-D葡萄糖醛酸苷(4-Methylumbellifery-β-D-Glucuronide简称MUG)的β糖醛酸苷键,使其水解,释放的4-甲基伞形酮在366nm紫外灯下产生蓝白色荧光。97%的大肠埃希氏杆菌、10%的沙门氏菌以及少量的志贺氏菌具有葡萄糖醛酸苷酶。

  培养基配方(每升):

  胰蛋白胨 20.0g

  3号胆盐 1.5g

  乳糖5.0g

  磷酸氢二钾4.0g

  磷酸二氢钾 1.5g

  氯化钠5.0g

  MUG0.05g

  最终pH 6.9±0.2

  使用方法:

  1、 称取本品37.05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 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于带有小倒管的试管中,115℃高压灭菌20min,待冷至常温,备用。

  2、 将总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初发酵产酸或产气的管进行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用烧灼灭菌的金属接种环或无菌棉签将上述试管中液体接种到EC-MUG肉汤管中。

  3、 将已接种的EC-MUG管在培养箱或恒温水浴中44.5±0.5℃培养24h±2h。如使用恒温水浴,在接种30min内进行培养,水浴箱的液面应高于EC-MUG肉汤液面。

  4、 观察结果:将培养基管置366nm紫外灯下约5cm处,以未接种培养物的EC-MUG培养基作空白对照,观察有无蓝白色荧光。空白对照管应无蓝白色荧光,试验管出现蓝白色荧光为阳性反应。

  质量控制:

  质控菌株接种后于44.5±0.2℃培养24h结果如下:

  菌 名        菌 号    生长状况    产气   荧光

  大肠埃希氏菌   ATCC25922    良好      +   +

  产气肠杆菌   CMCC(B)45103   良好       +   -

  沙门氏菌    CMCC(B)50115   良好      -    -

  粪链球菌     CMCC(B)32223  被抑制      -   -

  贮 存:贮存于避光、阴凉干燥处,用后立即旋紧瓶盖。贮存期二年。

  规 格:100g

        (资料来源:环凯微生物科技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