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湖 北
人
湖北,因其在洞庭湖以北而得名,地处我国中部,北邻河南,南接湖南,自然条件优越,人称鱼米之乡。一水横穿分南北,不知该属哪一方。九州通衢拥三镇,黄鹤楼上哀大江。“沿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便利交通造就了古楚国的繁荣。“春秋五霸”中有吴子胥和楚庄王,“战国七雄”中楚之疆域最为广阔。湖北历史上名的人有屈原,他的《离骚》,《九歌》,《天问》可谓泾渭之作,忠君爱国之典范。每年端午节,举国为之凭吊,此殊荣无人可匹。唐朝诗人孟浩然和宋代书画家米芾;《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有“茶圣”陆羽和“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还有美女叫王昭君,美男叫宋玉。还出了“失街亭”的马谡和折戟沉沙温都尔罕的“林副统帅”。湖北人的性格特点明显,且看下文。
一、傲祖而狂妄。湖北以楚人自居,为先古之楚文化所自豪。先楚文化略逊于中原,却稍高于南蛮。令他们赖以骄傲的祖宗,楚庄王曾说自己“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此话后来演变为成语“一鸣惊人”。说明了湖北人之的根祖就有气吞山河、力拔三山的狂妄自负心态。这里有一条江叫长江、这里有个城市叫武汉、这里有个地名叫荆州、这里有个“汽车城”叫十堰、这里有个“黄鹤楼”、这里有所“国立武汉大学”,还有一个当年叫做“保卫大武汉”、为了国家民族而战的大事件,以及出生在“百名将军县”--红安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等光环,值得湖北人引以自豪,同时也为其傲祖狂妄之心釜下添柴。
二、精明而圆滑。“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是外省人对湖北人的高评。“九头鸟”源于神话《山海经》中的“九头凤”。传说此凤有九个脑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特别聪慧精明。将“九头鸟”冠于湖北人,褒贬之意兼而有之。现在,精明的湖北人把“九头鸟”变成了自己的一张通关名片,不少湖北商人把它作为自己的品牌标志,“九头鸟”
饭店全国个地开得到处都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甚至还出版了一套“九头鸟”丛书。本人与央视几个朋友在邻近的湖北饭店用餐,门楣外硕大的广告牌上,就有显眼的“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十个鲜红的大字,用以装潢门面,招揽客人,主人还振振有辞地介绍:“这是湖北人的特点!”
他们地理上的亦南亦北的特色、亦东亦西的位置,造就了他们的八面玲珑的本色。他们比南方人还精明、比北方人还团结,比哪里的人都实际!他们见多识广:东与徽商省份毗邻,南和血性十足的湘人紧挨、西和个性鲜明的巴地川陕相接、东南有江西这“红色的土地”、北边是中华文明摇篮的河南,有如此这般的好邻居,湖北便博采众长,能不八面玲珑、精明过人吗?
三、好斗而灵范。湖北人聪明而狡猾,好斗而勇猛,似乎欠理智而少思考。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却被秦而亡。所以,后来项羽谓其只能“无颜愧对江东父老”。湖北人兼具楚人的蛮气和灵气,聪慧精明而好勇斗狠,出了不少文人武将。为人韬光养晦,不显山露水,又火气很大,内斗不止。有人说湖北人因为太精,作为个人,可大智若愚;作为整体,则相互扯皮,因小事而拘泥,大门内而纷争,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象山东人那样“抱团”、自我宣传和推介。因此,省会武汉虽重为九省通衢之大都市,却因冬冷夏热,便背上了气候不好名声。实际上,武汉山江湖齐全,风光异常优美,在中国大都会中也屈指可数,并不比济南、长沙等城市差。济南大明湖与武汉的东湖相比,要差几个档次,但大明湖名扬中外,而东湖却“养在深闺人未识”。人说“北有少林,南有武当”,但湖北的武当山与河南的少林寺在名声上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人们说湖北人太精,干不成大事。
四、女柔美多姿。湖北自古出美女,“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便是一例。人说:“水养人,鱼养颜”。湖北的湖泊数量为中国之最,湖北人喜爱吃鱼,尤以肉嫩味美的鲳鱼为主。毛泽东他老人家有“才饮长沙水,又食武鲳鱼”的诗句,赞美鲳鱼之肥美。在鲳鱼的滋养下,使湖北女孩漂亮出落许多。虽然她们满口武汉话显得有点粗俗,但说起普通话来,却柔媚多姿,别有风情。湖北的女孩总体上还算漂亮,但话语似乎有“模仿”四川话,且难听嫌疑。
文章以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水调歌头》和湖北诗词学会会员沈庆浩的《七律》做尾:
水调歌头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七 律
(遥贺巴东长江大桥通车)
于今蜀道有何难?陆见车奔水跑船。
峡卧长桥迎水渡,雄关万叠走平川。
瀛湖拥翠天工巧,雾岭飞虹神女妍。
人杰地灵歌盛况,巴东今日史无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