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懂为何失败,才知如何成功

 yagi1 2013-11-13

懂为何失败才知如何成功

有时候,最成功的人,可能是失败最多次的人。

林肯(Abraham Lincoln)失败过。他一生中共历经两度经商失败、8次选举落选。

乔丹(Michael Jordan)失败过。高中时,他曾被篮球校队拒绝;进入NBA后,更输过上百场球赛。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失败过。他连续两年申请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班遭拒,从此失去申请资格,只好进入半导体业工作。

JK.罗琳(J.K. Rowling)失败过。在《哈利.波特》(Harry Porter)第一集出版前,她的草稿曾被出版社退件12次。

李安更曾失败过无数次。他两度联考失利、6年失业在家,37岁才找到第一份工作。

但是,林肯被视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乔丹是「篮球大帝」、张忠谋是首创晶圆代工模式的「半导体教父」、罗琳是英国史上最畅销作家、李安更两度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用「成功」二字形容这些屡仆屡起的人们,似乎太过浅薄。他们不小心打开了失败的黑盒子,却释放出成功的无穷希望;他们最珍贵的经验并非「如何成功」,而是向失败学习「该怎么赢」。

失败让你更想赢,知道该怎么赢和成功相比,失败,是更好的老师。它提醒我们,要赢,就得把自己磨练得行动更踏实、决策更精确、心智更坚强。 有一种失败,是因为我们准备不够充足。在被高中校队教练以「看不出未来的天分」为由拒绝后,乔丹只好帮队员看管衣服,以争取练球机会。他设下目标:每天至少练习4个小时,前两小时和一军球队练,后两个小时和二军练,偶尔还独自留下练习。1年后,教练再也找不到拒绝他进入球队的理由。

有一种失败,是上帝要赋予我们新任务。1955年申请MIT博士班失利,打乱了张忠谋的学术生涯规画。「她(MIT)给予我就业的本钱,但当我要求她所能给予的最高学位时,她把手缩回去,她不再理我了。」他曾写下的这一字一句,足见落寞。

但1周后,他收拾起失落的心情,转而激越地写下:「就让她保留她的博士学位,她的书本,她的实验室吧。我有很长的人生路程要走,让我昂起头来,开始走这条路。」32年后,他果真以在全球顶尖企业开拓的视野,引领台湾走出了「晶圆代工」这条全新的路,掌握全球科技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

还有一种失败,要直到成功后才知道它的意义。

罗琳百转千折的人生,精彩度不逊于她笔下的人物。现在的她,是作品销售3亿5千万册的超级作家;过去的她,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是靠着政府接济度日的单亲妈妈,更是大出版社不屑搭理的无名作者,这些挫折卷起巨大的忧郁,几乎压垮了她。「我是我所知道的最大的失败。」在哈佛大学毕业演讲上,她这么描述曾如此不堪的自己。

就在极度低潮的那段期间,罗琳创造出《哈利波特》里的一个角色:催狂魔。它会吸走希望、幸福与生存渴望,让人只留下最痛苦骇人的回忆,最后发狂而死。唯一的解法,是「召唤护法」──念咒语时,巫师必须想着最快乐、开心的回忆,才能召唤出能量够强的护法,抵抗催狂魔的侵袭。

不难猜想,催狂魔正是失败的化身。而罗琳最快乐的记忆,就是当时襁褓中的女儿。为了女儿,她开始接受忧郁症治疗、重新提笔写作,「失败带走了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开始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去完成我觉得唯一的重要的事情。如果我在其他方面有所成功,大概永远不会有那个决心、毅力在我自认为自己所归属的领域有所建树。」跌落谷底后,她才开始「在坚硬的巖石上,重建人生」。

失败的经验,虽然能教给你智慧、带给你奋起的动力,但是它在发生的当下,却是痛彻心扉,也可能使你赔上金钱、名声,惹恼客户、老板。即使是天纵英明的CEO也无法自失败免疫,甚至可能失去一整家公司,连累成千上万员工失业。

研究失败少走冤枉路,让你更贴近成功比较1955年与2011年的《财星》(Fortune)500大企业名单,只有67家仍留在榜上,近87%已经破产、被购并或跌出榜外。随着网络泡沫破灭、金融风暴肆虐而崩坏的产业,更能在短短数月内摧毁百年企业,破坏力骇人。

「失败都是无可避免的,但如果管理得当,则可以是一种助力。」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莉塔.冈瑟.麦奎斯(Rita Gunther McGrath)说。

「保持高绩效的其中一个关键,就在于了解为何卓越公司不再卓越。最好从别人的失败中学习,而不要无知地重蹈覆辙。」从研究企业成功之道,转而研究失败原因,写出《为什么A+巨人也会倒下》(How the Mighty Fall)的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说道。

日本失败学大师、前东京大学教授畑村洋太郎也认为,当企业步入成熟阶段后,分析「错误示范」,绝对比一味模仿「正确示范」,来得更能刺激创新,拉出新的成长曲线。

因此,如何预防失败、管理失败、进而从失败中发觉创新因子,日渐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主题,产生了「失败学」这个新词汇。

成功的外表或许精致甜美,但一口咬下,内里一定略带苦涩,告诉我们是经历多少次失败,才累积出今日的成果;提醒我们如果不想再尝失败的苦果,同样的错绝对不要犯第二遍。

接下来,我们将以「预防」「检讨」「再起」三部曲,来探讨失败学的内涵。因为,只有懂得为何失败,才知道如何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