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文兵《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5

 春风杨柳荷香 2013-11-13

    • 接上文:糟糠 
    • 古时有“糟糠之妻”的说法,糟糠到底是指什么?众所周知,膏粱的反义词就是糟糠。

  糟是陈年的粮食。粮食存放久了,里面的淀粉、蛋白质逐渐氧化脱水,营养价值就小了,口感也差了。现在北京还有一些地名跟粮食有关,比如东直门内海运仓附近还有禄米仓、南新仓等胡同,都是明清贮藏南方漕运来粮食的所在。后来拆迁的时候还挖出来不少碳化的粮食。历朝历代,家家户户都要积谷防饥。为了让粮食储存的时间长久一些,古代贮藏稻米大多带壳。但是无论怎样,富裕人家有能力年年吃新米,贫苦人家吃糠咽菜,能吃上粮食就算幸运,哪顾得上陈不陈、糟不糟呢!

  陈年谷米,中医称之为陈仓米。中医认为,陈仓米的热性、能量不足,反倒适合那些脾胃极度虚弱的人服食,特别是大吐、大下、大汗以后,脱水伤阴的人,用陈仓米煎汤慢慢治疗效果最好。

  粮食被鼠咬虫蛀,特别是被微生物腐蚀以后出现霉变腐烂,就变糟了。我们常说的糟糕、糟心、糟蹋等等都源于此。古人善于变害为利,根据微生物的习性,让粮食发酵,酿造出我们需要的酒、醋、酱,这些经过发酵的粮食也被称为糟。南方的美食醪糟就是把糯米煮熟,放入酒曲保温发酵以后做成的,吃起来醇香甘甜,再煮上几个汤圆在里面,更是黏滑爽利。

  酒糟经过反复发酵、过滤、榨取以后就变成了渣滓,就是我们常说的粕。

  中医就有化腐朽为神奇、变糟粕为药饵的例子。有一味常用的中药神曲就是面粉加上药物发酵以后烘干制成,经常和山楂、麦芽一起来配伍使用治疗饮食积滞。人们常吃的酱豆腐、臭豆腐也有类似作用,厨子们都知道想解肥肉油腻,就用腐乳来炖。

  再来说说糠。糠是粮食剥下的外壳或者表皮。富裕人家食不厌精,吃的是精米精面,唯恐不白不精。贫苦人家粮食不够吃,就连壳带米一同磨面吃,有的是把剥下的谷壳也就是糠磨碎了留着,等着青黄不接的时候再掺到米面里面。

  我们知道饮食过于精细会出现问题,但是糟糠也不一定就等于健康。

  其实无论膏粱还是糟糠,都是饮食偏颇,时间长了就会以食物的偏性影响人体的平衡,导致疾病。比如说吃不上荤腥肉食的穷人容易得夜盲症。中医根据肝开窍于目的理论,采取以肝补肝的方法,用动物的肝脏来治夜盲症,效果很好。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夜盲症是因为身体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动物肝脏里含有很多这种维生素,所以能治这种病。

  天生万物,本无精华糟粕之分,如何取舍就看人的智慧了。

  唐代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发现富裕人常常得脚气病,病人身体浮肿,肌肉萎缩疼痛,腿脚痿软无力,他就用米糠和麦麸来治疗。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脚气病原因在于人体缺乏维生素B1,而引起维生素B1缺乏的主要原因就是长期食用研磨过分精细的精米精面。精米精面在加工时都去掉了米皮米胚,而维生素B1恰恰在这些部分含量最多。由于摄入不足,再加上维生素B1极容易被高温破坏,富人饮食的油炸、烹煎又加重了维生素B1的流失。

  饥饿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健康,特别关注饮食的营养成分、烹调方法等等,但这些都是身外之物,最重要的还是饮食的主体。谁在吃?在什么时候吃?吃饭的心情如何?特别是吃东西的时候自己饥不饥?饿不饿?

  饥和饿有区别吗?不饥不饿的时候该不该吃东西呢?

  饥的一个意思是五谷不熟、收成不好;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吃食不足、不够,胃肠空虚。所谓饥肠辘辘,说的就是胃肠里面没有食物,空腔在蠕动,发出肠鸣的声音。

  导致饥的原因一个是摄入食物的质量不够。比如光喝水灌个水饱,吃瓜果撑得肚儿圆都没用,一泡尿就没了。或者光吃碳水化合物或纤维含量高的大米、玉米、蔬菜等食物也是不耐饥的。只有摄入植物蛋白、植物油脂含量较高的食物,胃的排空时间才相对会延长,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以后所提供的能量才会充足。

  导致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消化功能过强。六腑以通为用,胃肠蠕动,虚实更迭,饥饱交替是常态。而病态的情况之一就是胃火旺盛,消解排空能力过亢,出现消谷善饥的症状。这些症状常常出现在今天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焦虑、躁狂症病人中。

  再看饥饿的饿。饿字从我,描述的是一种主观感觉,也就是想进食、吃东西的欲望。后来也被引申为好奇心、求知欲,甚至*。主观感觉属心,频繁的过于强烈的饿的感觉是心火亢盛,而不觉得饿的状态则属于心气不足。

  饥饿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饥描述的是客观存在,也就是田里或者肚子里没有粮食。而饿描述的是主观感觉。饥者未必饿,饿者未必饥。

  饥不欲食也就是饥而不饿,是在厌食症、抑郁症、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中经常出现的症状。病人由于摄入不足,或者消解过亢出现了胃肠空虚无食、身体消瘦,却又根本不想吃东西。这种病人往往还伴有消极、悲观、厌世的情绪,甚至有自残、自杀的倾向。根本病机就在于心气不足。治疗应该采用补火生土的办法,补益心气,恢复食欲。

  不饥不饿是现代社会小孩子的通病,由于喂养不当,这些患儿的胃肠总是相对满实,口臭、腹胀、不放屁却嗳气、便秘,很难有饥的状态,而且不感觉饿,有的出现挑食、厌食。有的父母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强迫、引诱孩子进食,要么把孩子喂得像小肥猪,要么导致孩子多动、狂躁。

  还有的成年人胃气不足,食少、纳呆、不饥。这种人由于胃的痉挛、萎缩、宿食不消导致胃的容量相对减小,总是处在无法排空的满实状态。

  俗话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不是说要饿着孩子,而是说总是吃七八分饱,保持胃肠消化排空能力。

  不饥而饿是现在肥胖病人的常见症状,吃得很多很饱,肠肥脑满却总是感觉饿,食欲旺盛。病机在于心火过亢,治疗上需要用黄连、栀子泻心汤系列的药物。

  食饮有节

  其实吃什么不重要,怎么吃很重要。在《黄帝内经》中,黄帝的老师告诫黄帝说:古代的人能活到百岁,而动作不衰,原因之一就是食饮有节。那么什么叫食饮有节呢?

  节有三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就是根据节气、季节的变化去吃喝。中医讲要顺应自然,不要违逆自然,特别强调吃应季、应节的食物,同时也是当地出产的食物。所以春天来了,万物生发,草木变绿,开始发芽,长出嫩叶嫩芽,这时候我们吃的就是要以新鲜的、青绿色的蔬菜为主。这些蔬菜有生发之气,能促进肝胆之气的生发,正好去消化秋冬积攒下来的秋膘,舒展冬天闭藏的精血。而到夏天火热的时候呢,应该吃一些滋补自己体液的食物,因为夏天出汗比较多,可适当地增加一些咸味;到了秋天,各种水果都下来了,季节比较干燥,我们应该吃一些酸甜的、补充体液的、缓解干燥的食物;到了冬天要吃一些肉,滋补一下自己的精血。从喝的来讲,春天可以喝一些鼓舞气血运行的,有利于肝胆之气生发的,如酸辣汤,或喝点小酒;而到秋天,可以喝一些果汁;夏天喝一点盐水;冬天可以煲一点浓汤。

  第二,就是说吃喝一定要讲节奏。我们经常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水要一口一口地喝,因为胃肠的蠕动是一个更虚更实的过程。所以我们吃饭,一定要给胃肠留有余地,让胃肠蠕动的力量战胜食物的容量,这样有利于它的消和化。但是现在很多人吃饭是趁着一种心火,欲望特别强烈,嘴里嚼着东西,筷子已经伸到盘子里夹上,眼睛还瞟着锅里,所以狼吞虎咽。这还不可怕,关键是他在不停地吞、不停地咽,这样的话,胃肠突然就被充满了食物和饮料,失去了弹性和蠕动的节律,很容易出现食积和饱胀。

  胃肠都是平滑肌,它的蠕动有自己的节奏,食物或者饮料进去以后,它变得饱满,然后逐渐排空,往下顺,顺到小肠,然后到大肠,它有一种波浪形起伏的节奏。

  最后一点,食饮有节就是吃饭要有节制。我们经常说吃饭要吃到七八分饱,所谓饱,就是把胃肠填充的程度。我们为什么不把它一下子填到十分饱呢?像很多人吃自助餐能吃到嗓子眼那儿。中医讲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为阳,传化物而不藏,也就是说,它是个过路的财神,把东西接进来,很快地再传导出去。你这么吃得满满的,就失去了它自己的那种蠕动和消化的功能。

  所谓节制就是要抑制一下自己本能的欲望,人跟动物的区别就在这里,人比动物能活得健康长寿、幸福快乐的原因在于人有一种理性。这种理性在饮食上就表现在渴了再喝,喝要喝热水,每次喝三口,这叫品,这样喝水的人是有品味的。吃饭不管多好吃的东西,要看时间、地点、场合,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少吃,即便吃饱,也只是吃到七八分饱。说到七八分饱,健康人有个标志,到那时会打个饱嗝,不健康的人,塞得满满的,胃肠不蠕动,也打不出嗝来。还有人是喝冷饮,喝完冷饮以后打个嗝,我告诉你,这种嗝是假的,那是溶解在冷饮里面的二氧化碳变成气体冒出来。除了不会促进胃肠蠕动,这个过程还会带走很多热量,降低胃的温度,导致胃失去饥饱的感觉和蠕动的活力。

  食饮有节就是根据节气、季节的变化去吃喝;吃喝一定要讲节奏;吃饭有节制,吃到七八分饱。

  闭经

  现代社会有一个时尚的审美标准,那就是以瘦为美。许多人不管自己究竟是胖是瘦,一律喊着“减肥”的口号,却不知盲目减肥也有后遗症。下面先说说女性盲目减肥的后果——闭经。

  所谓闭经就是以前已经有月经来潮,减肥以后,月经的周期慢慢变长,有时候两个月甚至三个月才来,有的人干脆不来了。

  与闭经同时出现的是减肥以后身体的消瘦,特别是脂肪的含量减低,比如皮下脂肪、臀部脂肪、腹部脂肪的消减,有的人还伴有头发的干枯和脱落,皮肤枯燥,失去润泽感。此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症状就是津液的减少,主要表现为咽干、口干、鼻干,有些少女或者少妇还伴有*的干涩。我们都知道这些器官里面分泌的黏液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滋润作用,滋润眼球,滋润口腔、舌头,滋润*黏膜等;第二个是保护作用,保护这些薄弱的黏膜不受外面的细菌、病毒的侵害。可是这些减肥的人呢,通过不进食那些补益精血的五谷和肉类,或者通过粗暴的发汗、吐泻、排尿伤害自己的肾精和体液,身体就没有足够的津液去敷布到全身,去润泽自己的皮肤和黏膜。所以,闭经的女性首先会出现*干涩,接踵而至的是*内的感染。这就是黏液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作用。已婚女性还会出现性生活的困难、疼痛甚至出血。

  中医并不是立即用活血化瘀药去治疗闭经,我们认为减肥出现津液减少,进而出现闭经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人在精血不足、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就把自己生育的功能暂时关闭掉,以保持他自体的存活。

  治疗闭经,首先需要恢复进食,然后服用滋补肺阴药物,进而服用补益肾精、补养肝血的药物。

  所以,我们治疗闭经,首先一点就是恢复进食,要帮助她恢复自己的食欲,因为很多人通过减肥伤精、伤气、伤神,到最后七情六欲都没有了。另外通过慢慢恢复进食,特别是五谷,来恢复肠胃的功能。当这些功能逐渐恢复以后,再同时或者之后服用一些滋补肺阴的药物,帮助患者生津润燥,减轻干燥和毛发脱落的症状,经常用的药物有桑葚、麦门冬、沙参。进而再服用补益肾精的药物,促进体液的生成,如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紫河车等。有时候我们还会用到胶类的动物药,鹿角胶、黄明胶、龟板胶、阿胶等等,慢慢地去滋补,滋补的时机我们一般选择在秋冬。这样的话,病人的体重会慢慢增加,脸色会逐渐变得红润,由焦黄、枯干、萎靡的状态开始变白、变红,变得有光泽,皮下脂肪也会慢慢增加,恢复在自己的年龄段应有的气色。这样治疗的话,病人的*缺乏的问题也会得到改善,*干燥不适感也会相应减轻,最后会出现正常的白带分泌,这样就说明精血在逐渐恢复。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用一些补养肝血的药物,当归、红花、川芎之类,帮助她慢慢恢复肝的藏血和放血的功能。这个恢复月经的过程大约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眩晕

  很多人在减肥过程中出现了眩晕,前来就诊的时候,我一般都要仔细询问,您是眩还是晕?还是两个都有?很多病人也搞不清楚,难道眩晕还有区别吗?

  眩的本意就是眼前发黑,视物不清。眩字是目字旁,代表眼睛。另外一边是玄,玄是虚无、黑色的意思。目眩还有另外一种程度较轻的表现,就是眼前总是有黑色的小阴影飞舞,西医称之为飞蚊症或玻璃体浑浊,除了补碘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而中医把这种类似阴云蔽日的症状也称之为眼花或者目眩。

  由于复合词经常一起使用,近义词渐渐就变成了同义词,逐渐混淆视听。比如眩与晕经常同时出现,导致人们忘记眩的本意,并逐步曲解歪曲,把眩当成了晕。但是治疗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分清楚。

  这种眼前发黑的症状常常发生在因为过度饥饿,从而导致低血压、低血糖的病人中,大多因为气血不足,不能上济于目而产生。更为严重的眩,比如暂时失明的症状,是因为精气不足,心神失养,以至于视而不见。

  《黄帝内经》认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意思是说脑髓空虚不足,类似于今天所说的脑萎缩的人,经常会觉得头晕耳鸣,小腿发酸,眼前发黑,就像被蒙蔽住了一样,什么也看不见。冒的意思是遮盖、蒙蔽,描述眼前发黑的程度。

  中医讲肝开窍于目,“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是摇摆旋转的意思,多由于肝风内动;而眩是视物不清的意思,多由于肝血不足导致。

  减肥过度的人很多是精血漏掉了,出现盗汗,晚上一睡觉就出汗;有些人是用了过度的泻下药、利尿药,把自己的精血津液漏掉了;还有的人小便浑浊或者出现漂浮的东西。所以治疗这种眩的病人,第一找到漏洞,通过药物把肾的漏洞补好;另外碰到飞蚊症的患者,还要用一些化痰祛湿的药。总之,人的体液津液出现浑浊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别浊,把阴寒的东西化掉。

  上车上船之前服用浓姜汤,或者在肚脐上敷贴生姜,按压内关穴,都是预防和治疗晕车晕船的好方法。

  晕与眩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比如头晕带动眼球后面的神经血管紧张拘挛,病人先会出现视物不清,接着就不能睁眼,一睁眼就旋转起来。晕的本意是太阳、月亮周围的光环,后来泛指环绕运动、波动。作为自我感觉的症状而言就是起伏不定、旋转,古人形容为如坐舟车之上。西医解释为与小脑共济失调以及内耳迷路水肿有关。中医认为晕是心神不定的一种表现,以实证居多。这种情况需要祛除扰心之邪,多是痰涎水饮。

  祛除痰涎、水饮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呕吐。其实人在晕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会呕吐,这是本能。胃中痰涎吐干净了,晕的感觉也就消失了。另外还有个办法就是提前消化,上车上船之前服用浓姜汤,或者在肚脐上敷贴生姜,按压内关穴,都是预防和治疗晕车晕船的好方法。至于减肥的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吃了过多的寒气过重的蔬菜水果,我们一定要多用一些温化痰饮的热药,把胃里面的湿气和水饮化掉,这样减肥导致的晕才能化掉。

  厌食症

  在忙于减肥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虽然达到了瘦身的目的,却患上了厌食症,更加痛苦。

  现在由减肥引发的成人的厌食症,又叫神经性厌食症越来越多了。不少国外著名的影星、模特、乐手等等由于减肥把自己搞得形销骨立。问题在于当

  别人看到他们瘦成皮包骨头,纷纷表示同情的时候,这些人还不以为然,仍沉浸在这种自虐的*之中。事实上,由减肥导致的厌食症,最终多会演变成为深度的抑郁症。

  为什么会出现厌食症呢?首先,不少人减肥并不是因为肥胖,而是由于自卑感,甚至还有一些自我厌恶感。也就是说在减肥之前,这些人已经有了心理上的问题,缺乏自我认同,缺乏自尊。

  再看减肥方法。很多人首先是少进食,或者干脆不吃主食和肉食,整天就是黄瓜、西红柿,吃到最后就是“面有菜色”。

  五谷是养人的精血、精气的,摄入不足怎么会产生精气神呢?

  除了不吃以外呢,他们采取的方法还很野蛮、很暴力!有的是催吐,有的用泻药,还有用发汗剂、利尿剂。大家看看,我们讲的肾精,就是人的体液,他们用的这些方法,无一不是在流失自己的精,也就是人体的津液。没有精哪有气?没有气哪有神?所以到最后呢,这些人都会快速瘦下来,但是他减下去的不是自己的糟粕、没用的东西,而是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流失了。

  这里面我特别要提到的是催吐的方法,很多女孩子,正处在青春期或者二十几岁发育的时期,她们也馋,也想吃,忍受不住食物的诱惑,所以采取一种方法就是先吃进去,然后再抠嗓子,再吐出来。她们天真而愚蠢地以为,这样既满足了食欲,又不会长胖。

  其实这种反复强制催吐的方式,是非常伤害身心的,我说伤的不光是身,还有心。首先表现在她以后胃的消化功能会很差,经常会出现贲门弛缓、食物反流现象。另外一个伤的是心,我们讲咽喉在中医里面是心和心包开窍的门户,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叫“呕心沥血”,你老这么呕吐的话,开始伤的是胃,到最后就伤的是心,伤到了自己的心气和心血。如果把心血、心气伤没的话,人最后就变得没有食欲了。胃肠是空的,肌肉都萎缩了,身体消瘦,但他还是不想吃,为什么不想吃?没心火,没火苗,没有欲望。

  减肥减出厌食症,这其实是在摧残自己,因此不要把减肥当时尚,盲目去减体重。如果已经出现了厌食的症状,还要从心理上来治疗。

  厌食症说白了其实是一个心理问题,是一个神志问题,从根儿上治的话呢,应该去调节她的内心。首先要解开她的心结,心有千千结,这些人总有自己想不开、想不通的地方,有些人认为自己最丑陋,有些人总是在看别人的眼色来决定自己是否高兴、是否欢乐,这些心结都是立足于外界、身外的。所以我们要帮助消除其自卑感,通过艾灸或者针刺的方法,打通分布在心和任脉、督脉上的那些结滞,把它舒展开,中医叫开痞散结,这个痞就是上下不通的意思。开痞散结以后,我们大概就要用一些谷物或者补益心气的药物,帮助他慢慢恢复食欲,同时用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比如说粥类、米汤类慢慢给他喂食,一点一点帮他恢复心气,在食欲和消化能力逐渐恢复以后,我们再用一些补益精血的药物帮助他慢慢恢复身心健康。

  小儿厌食症

  成人减肥不当会出现厌食症,孩子如果饮食不当也会患上厌食症。本应该精力旺盛的孩子为什么会厌食?有哪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呢?

  小儿厌食症表现为偏食、挑食,只吃肉不吃菜,喜欢吃的没完没了,不爱吃的一点儿也不碰。还有的则表现为异食癖,抠墙皮、挖土快、吃鼻涕,严重的就是拒食。中医将这些现象都称为小儿疳积。病儿四肢枯瘦、细脖子挑着个大脑袋,肚子隆起,青筋暴露,唇红口臭,大便干结如兔子屎,拉出来敲得马桶当当响。

  不用问,这些现代社会的小难民都是由于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喂养不当造成的。本来拒食、挑食是出于人体自我保护的本能,可怜的是这些孩子还在被引诱、强迫进食,先伤胃,后伤心,搞得成年以后一个个都留下心灵创伤,不是抑郁就是躁狂。

  小儿厌食症,问题还出在“吃”上,预防的方法就是注意日常饮食。而孩子一旦出现了厌食症,可以试试下面的办法。

  焦三仙就是把山楂、麦芽、神曲炒焦了入药。

  首先是原汤化原食,这里的汤我是借用比喻一下,确切地说是原“炭”化原食。回忆一下孩子吃什么撑着了,就把那个东西烧成灰炭,煎汤喝下去。千万别直接吞服焦炭,那样会把孩子的嗓子搞成唐老鸭。实在回忆不起来吃什么伤着了,就去中药店买焦三仙各10克,煎汤服用。如果不愿意服药,就把面包、馒头烤得焦黄,给孩子吃,饭焦锅巴也可以。

  捏脊是最有效的绿色环保治疗方法,没有毒副作用,就是有点儿疼,孩子不容易接受。方法是让孩子趴下,父母用热手(不热的话搓热、泡热了也行)从下往上,从屁股蛋沿着脊柱,揪起皮肤(皮和皮下脂肪)一点点往上走,直到脖子,反复三次,任孩子鬼哭狼嚎也别心疼。每三天做一次。这种疗法其实是刺激五脏六腑的背俞穴,通阳气,提高脏腑功能。不仅能改善消化功能,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很多疳积的小儿都有晚上磨牙、蹬被子的毛病,捏脊能一并治愈。

  治疗小儿厌食症:原汤化原食;捏脊改善消化功能。

  对于厌食加上多动、咬指甲、口臭或反复发作口腔溃疡或扁桃体反复感染、大便燥结的患儿,必须上清心火,下通大肠。这样的患儿,就需要看医生,父母就不要给乱吃药了。

  暴食症

  在电影《瘦身男女》中,女主角遭受了失恋的刺激后暴饮暴食,从窈窕淑女变成了超级肥妹。这就是暴食症的典型表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

  暴食症和厌食症相反,病人出现了不可抑制的食欲和亢奋的心情。这个人会不停地吃,嘴里一点也不能闲着,吃到自己撑了、吐了,吐完之后还要吃。当然了,这么吃下去,患者的体重也会暴长。这种食欲的亢奋甚至不知饥饱的状态,也是一种病态。

  患有暴食症的人起初都是非常的情绪化,什么叫情绪化呢?很多人有个习惯,在生气以后需要发泄,有些人生气以后是摔盘子砸碗,有些人是出去疯狂购物,但是大多数人,特别是女孩子,在生气以后,气血上涌的时候,她想的是怎么能够抑制、压抑自己这种上涌奔腾的气血,所以她选择的一个办法就是吃东西往下压,于是越生气越吃,越吃越生气,形成了恶性循环。我讲过肝气是往上冲的,而胃气是往下降的,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胃肠功能好,还能把这个肝气肝火压下去。到后来就形成一种相持状态,最后压不下去,吃完了以后就借着一股劲吐出来了。还有人老压抑的结果就是“我咽不下去这口气”。咽下去以后这口气就在体内形成一种结,有些人表现为乳腺的增生,有些人表现为身体里面会长出一种囊肿、结节。所以我们说这种暴食症首先是来源于情绪的变化和对情绪的不正确处理。

  相比情绪的变化,感情的创伤要更深入,伤害也更为严重。很多人在感觉到失意或者无助的时候,就会想要寻求一种安全感。碰到这种不安全或是感觉到危险的时候,动物的本能第一个是跑,第二个就是进食,进食就是想增加能量,应对危机。所以很多人就是在这种不开心、不高兴的情况下进食,还有人选择甜食,说吃巧克力能治疗失恋。这种不开心不如意通过进食暂时缓解,长此以往就给人造成一种习惯,越不如意越吃,越吃越不如意,就形成了慢性的、恶性的循环。

  除此之外,吃冷饮的习惯也会导致暴食症。患有暴食症的人事实上是不知饥饱,因为这些人往往会养成一种吃冷食、吃冷饮的习惯,把自己的胃麻痹掉了。所以胃可以无限地被撑、被胀,但是他感觉不到疼痛。

  这些人表现的是“饱而饿”,也就是说吃得很饱,但是心里没有得到满足,所以这种饿其实是一种假象,不是食物上的缺乏,而是精神、感情上的一种匮乏。

  要想治好这种食欲上的过分亢进,需要从精神、心理上进行调整。

  我们要用关爱而不是斥责去化解他。因为这种患暴食症的人其实都是处于一种“爱无能”或者“爱无力”而需要爱的心理状态。治疗的办法我们首先就是用补益心气、心血的方法,然后让他去把那种心火,对物质或者是对一种关系、情感的欲望渐渐平复下来。另外要通过消食化积的方法,把他以前吃进去的过多的食物形成的那种食积、痰饮和瘀血化解掉。特别是很多人出现暴食症的原因是什么?他吃进去的东西很多不能转化成他所需要的气血,就跟喝水一样,喝了很多的水,但是转化不成他的体液,所以他还觉得渴,道理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提高他的消和化的功能。

  所以我们给这种暴食症的患者一个建议,首先要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在情绪和情感剧烈变化的时候,最好不要吃东西,等这个情绪情感平复以后进食。另外,要培养自爱和自我爱抚的习惯,不要用吃来惩罚自己。

  谷雨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候不再是春雨贵如油的时候,而是春雨潇潇,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关于谷雨还有一个掌故,与仓颉和汉字有关。仓颉,本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阳武村人,为轩辕黄帝左史官。在远古时代,没有文字,先民结绳记事,但绳结多了容易相似,搞不好就记混了。仓颉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龟甲的纹路形状、鸟兽足印等,在谷雨节气这一天顿悟而创造了汉字,惊天地、泣鬼神,结果“天雨粟,鬼夜哭”。也就是说天上忽然下起了谷子的雨,这就是“谷雨”节气的来历。

  所以谷雨这个节气和汉字有着不解的渊源。今天我就来说说汉字,以及写字和养生的关系。

  总结汉字的造字方法,有以下四种:

  象形: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草字头就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来自于古代的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指事: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象的部分。

  形声: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和声旁。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会意: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还有我们中医的医字,整个是人受伤以后,被医生麻醉抢救手术的一个图形组合和会意。

  汉字的发生发展经历了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以及繁体和简体的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起到了帮助人类传神达意的作用,是由形象到抽象,以及由抽象到形象的重要媒介。

  很多老年人在退休以后,开始学习书法,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练习书法,非常有利于修身养性,能够延年益寿。相反我们很多年轻人现在整天离不开电脑,打字速度倒是挺快,只是机械地上下敲打,等到书写的时候,往往出现提笔忘字,别说写毛笔字了,即便是写硬笔字,也是狗爬爬字,难看得很。

  书写汉字不仅是工作生活的需要,而且也是怡情悦性、保障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

  笔迹字体反映着一个人的情绪和性格,同样通过练习书法,改变字迹笔体也能潜移默化改变性格和情绪。特别是用毛笔写字的时候,需要全神贯注、凝心静气,用气不用力,这样才能用软毛笔写出字的力道和劲道,高手还能力透纸背。这无异于一场气功、静坐的练习。很多书法家长寿的奥秘也就在这里,所以我劝大家在电脑时代还是别忘了动笔写字。

  春茶

  绿茶

  喜欢喝茶的人都知道,绿茶讲究明前茶、雨前茶。明前茶、雨前茶是我国江南茶区按照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顾名思义,“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明前茶细嫩品质好,雨前茶品质也不错,而谷雨后立夏前的茶叶一般较粗老,品质就相对差一些了。在“惊蛰”和“春分”节气,早发品种茶就开始萌芽了,这样的话,“清明”前就可采茶。明前茶由于伴随着春天地气的生发而萌芽,又蕴含了整个冬季闭藏和积蓄的精华,所以得天地之灵气,生命力是最旺盛的,这就是从中医角度来分析明前茶珍贵的原因。再加上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产量很低,物以稀为贵,明前茶就愈发贵重了。

  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杭州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观采茶作歌》,诗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就是指“清明”前一日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好,过早采制太嫩,过迟太老。这个火就是指寒食节,也叫禁火节,其实和清明就差一两天。

  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回升,天地的生发之气更盛,芽叶生长相对较快,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且耐泡。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这对江浙一带普通的炒青绿茶来说,清明后、谷雨前,确实是最适宜的采制春茶的季节。

  除了江浙的西湖龙井和洞庭碧螺春,产于其他省份的绿茶,比如庐山云雾、太平猴魁等,由于海拔较高,天候条件各有不同,采茶时间一般在谷雨后至立夏间。无论是明前茶还是雨前茶,由于芽叶都比较细嫩,泡茶时水温不宜过高,一般85度左右即可,有些茶毫较多,条形更细嫩的茶还需要上投法,就是先注水,再投茶,以免破坏茶的鲜爽的感觉。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第一句话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茶树既然是南方的树木,就更适合在燥热的南方饮用。而在北方,我们喝茶就尽量要选择发酵茶或者半发酵茶来喝了。《茶经》中说的茶之为用,味至寒,通过发酵这道加工工序,就可以大大减低茶的寒性。

  说到绿茶的好处,可能大家都知道绿茶能减肥、解暑、降血脂、降血压等等。绿茶固然有这些作用,但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季节选择适合自己的茶来喝,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健康之道。

  现在很多成功人士,不管自己是什么体质,每天早上一起床先喝一杯上好的绿茶,认为这才是品质生活,却不知这里面也有隐患。这些人中就包括一些脾胃虚寒的人,他们甚至喝到拉肚子,喝出胃病来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另一个角度讲,上午是阳气生发的时间,大清早就拿性质阴寒的绿茶来打压上升的阳气,也是不利于健康的。

  乌龙茶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通过部分发酵来适当降低茶的寒性。乌龙茶根据产地的不同分为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闽南乌龙的代表茶品是铁观音,主要产于福建安溪,以独有的“兰花香、观音韵”名扬天下。铁观音的发酵程度大约为30%左右,但是随着现代加工工艺的改良,铁观音的发酵程度降低,也就是说它的寒性依然很大。大家在饮用的时候,要根据自身体质来选择。

  说起大红袍,可能大家都有耳闻,大红袍就是闽北乌龙的代表茶品。闽北乌龙主要产于福建北部武夷山地区,很多茶树甚至生长于高岩峭壁之上,岩顶终年有甘泉细流滋润茶树,所以闽北乌龙天赋不凡。武夷山区的茶又被称为岩茶,发酵程度一般在40%左右。武夷岩茶的制作非常复杂,除了发酵还有焙火。焙火就是把茶置于炭火之上,小火慢炖,而且要多次重复。通过焙火,不但增加茶的香气,而且也可以大大消减茶的寒性。武夷山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岩茶“岩骨花香”的品质,茶汤岩韵明显,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茶酒单》中就详细记载了武夷岩茶的品饮方法,说三杯之后,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好岩茶需要沸水急冲,而且不怕闷泡,有理气、消食、化积的功效,适合腹部胀满、消化不良的人来饮用。岩茶的劲力比较刚猛,所以切忌空腹饮用,以免引起低血糖反应。

  广东乌龙是四大乌龙中较为古老和优秀的品种,以潮安县凤凰山区的最为有名,由于单株采收、单株制作,广东乌龙又被称为凤凰单枞。大家熟知的直接体现中国茶道精神的潮汕功夫茶,冲泡的就是凤凰单枞,它的发酵程度一般在40%左右。凤凰单枞茶具有天然花香,口感甘爽,回味滑润,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蜜兰香、黄枝香、芝兰香、柚花香等等。凤凰单枞自然的香气有打开心胸、令人心旷神怡的功效。鉴于它自身的生发开散的特点,凤凰单枞更适合在上午饮用。单枞所含的香味物质以高沸点的居多,所以冲泡时要用滚水,且要快速出汤,时间长了就容易把茶的涩味泡出来了。

  台湾乌龙向来以加工工艺精良而著称,常见的有冻顶乌龙、文山包种、东方美人,及大禹岭、梨山茶等等。由于产量不高,且价格较贵,寻常百姓不易喝到。但是可贵的是,台湾保存了传统的加工工艺,一般发酵程度能达到42%,其中东方美人的发酵程度更是达到70%左右,所以适合饮用的人群自然也就多一些。

  找到适合自己体质的茶,还要讲究喝茶的方法,首先喝茶要心静,其次不要贪多。

  找到了适合自己体质的茶,还要讲究喝茶的方法,首先喝茶要心静,其次不要贪多。焦躁不安时,茶只是解渴的饮料而已;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体会到好茶带来的身心方面的双重享受。辛弃疾曾说过,“物无美恶,过则为灾”,茶再好,也要饮用适度。几杯热茶下肚,喝到满口生津,后背微微汗出,两腋习习清风,就表示喝好了,喝透了。

  红茶

 

未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