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二代的起伏人生:送给出狱父亲131421.88元

 木立 2013-11-13


告别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逐步扛起大旗的企二代们正在快速崛起。

  新生代企业家大多成长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没有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管理体制的束缚,他们有的早已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精髓,快速成长为公司的主导者。

  如今,中国经济进入重大转型期,同样也是中国企业转型的重要时点。新生代企业家作为未来的商业领袖,他们各有怎样的成长经历和精神特质?他们如何重塑商业理想,又有着怎样的财富观?

  半个创业者

  口述|红豆集团总裁 周海江

  我不是富二代。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上高中的时候,家里的条件差到都供不起两个人一起上学,是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弟弟放弃了学业,把机会让给了我。从此我的身上就背负起两个人的希望和责任。

  我也不算创二代,因为在红豆集团发展的30年历史中,我参与了26年,应该算是半个创业者。

  虽然我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创二代,但我与红豆的缘分却是我的父亲带给我的。1983年,父亲临危受命,接手了基本上停产的港下针织厂(红豆前身)。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工厂扭亏为盈,但再想有大发展却是困难重重,特别是缺少人才,没有大学生愿意来乡镇企业工作。

  当时,我已从深圳大学毕业,到河海大学任教。父亲想让我回来和他一起创业,虽然这一意见遭到家人、亲戚、朋友的激烈反对,但我被父亲的干劲与理想打动,于是1987年,我辞掉了工作还不到的一年的公职,来到红豆。

  到工厂后,我是从普通的车间工人做起。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不让父亲失望,我比别人更认真、更努力,慢慢我也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信任。

  事实证明,我的加入确实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90年,为了提高产品知名度,在我的提议和主导下,红豆在中央电视台投资160万做广告,这相当于工厂当年全年的利润。但这笔看似“奢侈”的消费得到了超出预想的效果,广告一播出,红豆立刻成了家喻户晓的名牌。红豆服装迅速红遍大江南北,销量急剧增加,企业也开始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红豆海选总裁,总票50票,而我以49票的绝对高票从21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民企海选总裁“第一人”,这正是对我17年工作的最好肯定。

  上任后,我对企业进行了加快集团转型升级、推进竞争上岗、制度选人等一系列大胆改革创新,使红豆企业形象、品牌形象、集团业绩迅速提升。

  事实上,我所实施的这些举措,跟我在深圳大学接收的教育分不开。深圳是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到处充满了竞争,很容易锻炼人的竞争意识。像所有家境不宽裕的孩子一样,我对学校的勤工俭学制度非常感激,这不仅仅可以缓解我的生活压力,建立了我的自信心,也让我在学校里就学到了竞争与管理的经验。

  很多人常常把物质上的富有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甚至为了发财致富而不择手段。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财富观。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物质上的富有,并不代表精神上也富有,精神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所以在很多富人想着如何享受生活的时候,我想得更多的还是提升自己。因此这么多年,我始终坚持每天读书看报,每天工作15小时,一把年纪还跑去社科院读博士。

  作为半个创业者,我觉得始终觉得工作和事业是有区别的,工作会让你厌倦,但事业永远让你兴奋。为了工作会希望60岁退休,然后领取退休金过完此生,但为了事业就会希望干得越久越好。我觉得红豆是我的事业,这份事业让我觉得财富不等于金钱,而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在红豆成长,也包括我自己。

  全家10口摔了铁饭碗

  口述|步长制药集团董事长 赵涛

  我从小就不安生,喜欢折腾。

  大一时,我看到卖茶叶蛋之类的小生意都很赚钱,就找摊主讨教。后来,我想到了暑假时在电影院门口卖咖啡,父亲对我的想法很支持。卖了5天,总共赚了7块钱。后来我又想出为大一新生拍纪念照(他们可以寄回家),我跟弟弟合作赚了200多块。

  1988年,大三时,我又想到了开游戏厅,当时咸阳一家也没有呢。父亲支持我,拿出全部家当1.7万元给我做本钱。不到一年,我转手出去,这次生意赚到了1万多块。

  每次挣到钱,我都交给父母。父亲教育子女和管理员工的宗旨是“鼓励冒险,容忍失败”。这也是我最敬佩他的地方。

  也是在这年,父亲研究出了“药气针”,对治疗中风偏瘫有出色的疗效。我也跟着他学中医,学药气针疗法。

  1989年,我大学毕业的分配名额被顶替了。当时,没有工作是很丢人的事,我成了社会闲杂人员。为这事,母亲哭了好多次。我和夫人在大学里相识相知,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她毅然嫁给了没有工作的我,当时她已经是国家干部了。

  家人的包容,让我暗暗咬牙。

  后来,我承包了陕西红十字会医院的一个心脑血管病科室,请父亲和几个老专家轮流来坐诊。不到两年,就赚到了14万元。

  1992年冬,我和父亲应邀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中医与针灸走向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现场,主办方突然安排一位瘫痪6年的老妇让我们诊治。我运用药气针技术给她进行了针灸治疗,20分钟后,这位老妇站了起来。结果几千人排着队要看病。

  当时,父亲是十几天的会议签证,我是三个月的旅游签证。我选出那些可能对症的病人,逐一治疗,三个月挣到了90万美元。这就是步长制药起家的第一桶金。

  父母亲工作的咸阳215医院领导告诉他:“医院实行体制改革,进行了优化组合,您暂时没有哪个部门接收。”父亲和母亲双双下岗了。

  人还在新加坡的我,建议父亲立刻注册成立步长制药公司,并汇给他40万美元。就这样,步长制药成立了。因为资金不够,工资太低,一开始我们招不到人。最后,我们一家10口人都摔了自己的铁饭碗,汇集到了一起。

  我一直爱折腾,每次出奇的想法都会引来不理解甚至反对,我就去跟父亲沟通,他几乎都会支持。当然,必要时父亲会踩上一脚刹车。只要得到父亲认可,我就有了干事情的底气。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觉得富孩子要穷养。父亲现在也依然喜欢和员工一起去路边吃碗面,三顿伙食不超过20元。我常常告诉自己的孩子,想花钱就去自己挣。

  我们也面临着交接班的问题。我不排除会交给自己的孩子,但我也不可能保证孩子像自己一样优秀。我希望更多的人才加入步长,找出一个比自己强的人来接步长的班。

  小工作狂和大工作狂

  口述|三亚太阳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小端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为了让母亲和我过上更富足的生活,毅然选择了下海创业。

  最初,也没什么资本,东拼西凑了6万块钱,创办了一家不起眼的小货代公司。那时,像这样的小货代公司,全国有过千家。可以想象,能够在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中脱颖而出,父亲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从小到大,我没有看到过父亲有轻闲的时候,他总是特别忙碌,也没有时间管我。从幼儿园到大学,我都是住校生,早早就形成了独立要强的性格,学习成绩也一直很优异。

  我很小就期待自己能快点长大,帮帮父母,让他们早点退休,享受生活。所以整个大学期间,我没过一个完整的假期,要么忙功课,要么帮父亲做事。比如,他到国外谈业务时,我做翻译,或者帮他做一些在国外的接洽工作。

  但是大学毕业后,我并没有想过要先进父亲的公司。我对金融很感兴趣,已经谈好一家香港的金融公司,准备去那里工作。临走前,我准备先休息放松几天,父亲就建议我去三亚度假。

  到了三亚,我就无心度假了。因为我们公司在三亚有一个很大的地产项目在运作,有公寓、有别墅,还包括两家超五星的酒店。但是之前我们并没有地产方面的经验,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团队也不稳定。于是,我决心放弃香港的工作,留在三亚,帮父亲做好这个项目。

  最初,我从小主管做起,了解每一个环节,学习各方面的相关知识。一步步走过来,体力上累,心理上也累。尤其是做地产需要处理很复杂的人际关系。我要和国外的设计师谈创意,要跟合作酒店高层沟通,要了解员工的想法……各种我以前没有处理过的事情,都要学会高效解决。

  开始因为年纪比较小,很多人还不太信任我,后来,他们看到我做事的状态,才忽略了我年龄。

  有时候,我会庆幸自己上大学时学的是电子工程,这是公认的非常难读的一个专业。它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的能力和迎难而上的勇气。

  本来高中时,我是想选金融的。但是在上大学之前,我干了一件蠢事。在英国,大学专业是学校老师先预估分,才能选的。之前,我跟同学因为一些事情投诉了老师,所以老师给我的预估分数很低,导致我不能选择金融专业。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年根本没有必要做投诉老师这样的事情。而且中西方文化是有差异的,从老师的角度看,他并没有错。这件事也教训了我,以后做事之前先考虑后果,认真分析好是否值得去做。

  后来,我想读什么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上大学的过程,所以就在朋友的推荐下,选了一个难学的专业挑战自己。在大学,我学会了正面的思维方式:问题总会有,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一定总会有,与其浪费时间去抱怨或者幻想,不如踏踏实实把能做的事情做好。

  我母亲总说我和父亲是一个小“工作狂”跟一个大“工作狂”。但我希望有一天,可以不让父亲当工作狂,让他好好休息。而他拼了几十年的事业也会在我的努力下发展壮大。

  送给父亲131421.88元

  口述|北京天圆祥泰置业有限公司董事 左世钰

  我大学毕业刚回国的时候,父亲对我说:“你是我唯一的女儿,我想让你按自己真实的想法生活。对于未来,我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想做什么做什么,一个是你选择接我的班,但工作会很累,我也会像对待职业经理人那样对待你,甚至更严厉。”

  我立刻回答他:“我选择接班”。这不是我一时冲动的想法,而是在心里酝酿已久的愿望。

  我的经历跟很多人不太一样。因为父亲经商很早,从小就在富足的家庭环境中无忧无虑地长大。小学的时候,我就到加拿大读书。但在我14岁那年,灾难突然而至。父亲因为一场错案被判无期徒刑,我们家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父亲失去了自由,财产被冻结。为了打官司,救爸爸出来,我和母亲从加拿大搬到北京,也开始了和以前有着天壤之别的生活。母亲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省吃俭用把钱攒起来请律师。虽然她会尽量满足我的需求,但我也不忍心多花家里的钱,即使想吃什么也只是想一下,就默默忍过去。

  同时,我也开始琢磨怎么帮母亲挣钱,记得第一次自己挣钱是在上高二的时候。

  高二那年夏天,老师组织学校里低年级的孩子暑期夏令营,聘请我当小导师,每天教他们简单的课文、画画和一些体育活动。夏令营课程结束后,老师给我发了3400元人民币的薪酬。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这算是一笔“巨款”了。我特别高兴,自己留了100元,把剩下钱都给了母亲。

  很多人听说我的这段灰色经历后,都以为我心里会留下阴影。但实际上,那些年,除了对父亲的思念,我从没有因为父亲的蒙冤而感觉抬不起头。在我心里,父亲是一个特别正直、诚信的商人。我和妈妈自始至终都相信他是清白的,我也常常写信鼓励父亲,告诉他我以后要当律师,帮他打官司,救他出来。

  五年后,父亲终于沉冤昭雪。他告诉我,在里面他接触的情绪都是负面的,是我和母亲的支持与鼓励,让他的希望没有破灭,也坚定申诉到底的决心。父亲被逼到绝路时,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气,也让我对他更加崇拜。从那时起,我就希望以后能成为他那样的企业家,也希望自己能带给他更多的快乐。

  今年“父亲节”的时候,父亲去海南出差,我们不能一起过节,我也不知道买什么礼物送他。那天一早,我就到银行把自己平时打工积攒下来的钱,转了一部分到父亲的账户。这笔钱有很特殊的意义,数目是131421.88,谐音正好是一生一世爱你,爸爸。这是我一生中最奢侈也是感觉最幸福消费。父亲收到转账短信的时候,也特别感动。

  虽然是个女孩,但我觉得有义务和责任帮父亲分担一些事情,甚至我宁愿自己累一点,也想让父亲轻松一些。我要把父亲用生命捍卫的企业传承下去,也要用实际行动证明给别人看,我是有能力敢担当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