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踪忆语

 隐士的书屋 2013-11-13
   这是我走向社会之初的时候的故事,这件事情的发生颠覆了我对于所谓封建迷信(那个时代的用语)的看法,尽管那时候我不做医生,不行医,但是由于也是在医院工作期间的故事,所以也在医踪忆语中一并回忆吧!
   那是文革的后期,在经过了两年但是感觉上很漫长的等待之后,我们这些按照当年政策可以不上山下乡的高中毕业生分配了工作,我分在了我们城市一所医院的药房,做了所谓的调剂员。那时候不上山下乡就是比较幸运的了,加上做的工作不算辛苦,就是那个年代比较好的工作。刚刚熟悉了药房的业务,就因为对电子技术稍有了解而被调去搞技术革新,具体说就是要制作一台“中药自动配药机”,医院几个喜欢电子技术的人,加上我们刚刚分去的几个学生,还有一个从一间学校借调的物理老师,班子就这样搭好了。那时候虽然已经过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火红年代,但是那个气概的余波尚在,人们的思想还是很解放的,没有这样的机器,自己造一台,在现在看来似乎是匪夷所思的事情,那个年代是很自然的呢。
   有一天,我外出办事,回来时候同事说有个人来找我,说是我的中学同学。一听他对来人的描述,就知道是谁来了。
   这是我中学时候的好朋友,当时因为所谓的家庭问题(父亲是资本家)在学校抬不起头来,终日郁郁寡欢,毕业后下乡去了比较远的农村,现在他的父亲在单位肿瘤普查查出患了喉头癌,正在治疗中呢,那时候很多中药不好买到,我想他肯定是来找我买什么中药的吧。于是我在午休时候骑车去了他家。
  因为正好午睡时间,我的同学又不在家,他父亲在睡觉,母亲是家庭妇女,也说不清楚我同学找我有什么事情,于是我就留了一张两指宽的小字条,上书:来访不遇,有事情明天上午找我我会在医院里。
  次日,我同学找我去了,说就是回成玩玩的,找我看看,并没有买药的任务,说其父病情稳定。聊了一阵,就离去了,我送他至楼梯上,他挥手而去,忽又转回,说:对了,我爸爸请您抽空去一趟。我问有什么事情呢?他说不知道,爸爸没有告诉他。我说那我今天去不了呢,要明天中午可以吗?他说那他明天上午就离开了,我说那我就只去看一眼伯伯好了。
  第二天中午,我如约到了他家,见到同学的爸爸和两个哥哥在他小小的房子的外间坐者,刚刚吃过饭的样子。寒暄毕,老人冲他两个儿子一挥手,说你们先出去吧,然后起身示意我随他进入更小的里间。
  我同学的老爸是个看上去60几岁很清秀矮小的老人,说话慢条斯理而极其寡言,这可能与其境遇有关,也可能是天性使然。他自己坐在床沿上,很郑重的让我坐了唯一一把椅子,我那时候也不懂得怎么样谦让,就听话的坐了下来。只见老人很慈爱的端详着我,并不说话。伯伯,和平(我同学的小名)说您叫我?我打破了沉默。
  是啊,老人很嘶哑的小声说起来:你从小学到中学,并不用功啊,可是总是考试不错,都是班里头一两名?说完,侧过身来看着我。我只好承认他说的是事实,我说是啊,我是不怎么样用功呢。说完我看见他微微笑了一下。我说:您是听和平说的吧?他说:不是,我没有与和平说起过你的,尽管知道你和他是朋友。那我就奇怪了,说:您怎么知道的呢那么?
  老人拉开了抽屉,把我前几天写的那张小条子拿了出来,说我是看了你的字知道!我的字?我不解其意,就问老人。他说是啊,字里能看出来好多东西的啊!
  我忽然想起了什么,就问:那您不是让我来就是为了告诉我关于我不用功的事情吧?老人微微笑着说:当然啊,我是想告诉你你现在身边有小人,你得防着点儿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