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起阳虚津不上承舌干的原因有哪些

 冀东老人 2013-11-14

  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淡黄润滑色,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缩,种种病形,皆是阳虚的真面目,用药即当扶阳抑阴"。

  这种 阳虚的真面目 ,郑氏常常称为 阴色"、 阴象"、 寒型",是辨认阴证的主要 实据",又称为“阳虚辨决"。为了更有条理起见,笔者以 神色、形态、舌脉、口气、二便"各项为纲,将郑氏“阳虚辨决’’重新归纳如下: 神--目倦卧,无神,声低息短,少气懒言。 色--面色唇口青白,爪甲青。 形态--身重畏寒,腹痛囊缩。

  舌- -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淡黄润滑色,强调 舌润滑不燥。 脉--脉浮空或细微无力。

  口气--必口吐清水,饮食无味,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

  阳虚津不上承舌干:舌干,质淡,苔白,口干不欲饮,或喜热饮,面色苍白或青灰无华,倦怠嗜卧,气短懒言,食欲不振,腹满冷痛,得温则舒,四肢发冷,尿清便糖,浮肿,脉沉迟。

  阳虚津不上承舌干:由慢性病失治,或迭经大吐、大泻、大汗,折伐阳气,阳气虚弱,三焦气化失司,水液代谢紊乱,津不上承而致舌干。<伤寒论本旨):“干燥者,阳气虚,不能化津上润也。”又如<辨舌指南>说: “腹满, 口干,舌燥者,肠间有水气也。”临床特点是:舌干苔白,渴不欲饮,或喜热饮,兼有面色苍白或晦黯、倦怠嗜卧、四肢发冷、尿清便糖、浮肿等阳虚症状。治疗宜温阳补气,可选四逆加人参汤;如阳虚水湿停留者,选真武汤温阳利水。另外注意如果睡觉打鼾或是肺部疾病呼吸急促或是鼻炎张嘴呼吸都有可能导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