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开建 跨海入地全程通行50分钟

 zhuang-jr 2013-11-14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开建 

跨海入地全程通行50分钟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光豪 通讯员 李春妮)市民翘首以盼的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近期陆续开工建设。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地铁办获悉,这项落实“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重大民生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厦门正式迈向“轨道交通时代”。

作为厦门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路,轨道交通1号线沿城市重要的南北向发展轴建设,起点在镇海路,途经文园路、湖滨中路、湖滨南路、嘉禾路出岛;在高集海堤、集杏海堤则探出地面,以高架和地面方式跨海;过海后又重新“钻”入地下,沿杏锦路、诚毅大街、规划中的珩山路,最终到达厦门北站北广场。

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30.3公里,从镇海路至厦门北站,全程设24个车站,厦门市计划2017年建成投入试运行。根据设计,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选用标准B型空调车辆,六辆编组,可载客约1400人,全程通行时间约为50分钟。

轨道交通1号线是建设“美丽厦门”的一项民生工程、便民工程,它不仅将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的交通结构、通行效率,对整座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功能结构的合理调整、中心城区的经济活力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善,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链接

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多数施工场地都处于城市中心区,或位于交通主干道,或位于人流密集区域,不可避免地会给市民工作、生活带来“阵痛”。为把影响降到最低,轨道1号线建立了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制度,采取规范围挡、统一弃渣、降低噪音、控制粉尘等多项措施确保工程文明施工。

根据施工计划,从现在开始至明年4月前,24个车站将陆续建设。为了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厦门对主要道路一般“占一还一”(即施工占用一个车道,必须通过改造增加一个车道,使施工前后都保持一样的车道数),因此,在车站建设前,还将进行交通疏解道路的施工。

2.5米——这是轨道交通所有围挡的统一高度,确保建设现场全方位围挡施工,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及作业影响。此外,围挡采取预制板形式制作拼装,不仅防撞还防台风。

为了确保渣土运输不扰民,轨道交通的土方运输车辆将会避开早晚交通高峰期运输,同时严格按线路运输,加盖、防漏、防滴水,密闭运输,不超载、冒载、超速、沿途遗撒。

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扰民,轨道交通1号线施工严格控制噪音来源,采取降噪措施加强管理监督。对于需要连续作业的,将采取降噪措施,尽量避免高噪音设备在夜间(22:00—次日6:00)作业。最可能产生噪声的钢筋,也全部放在专门的钢筋加工厂里进行加工后,再运入施工现场,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污染。

轨道交通1号线将采取多项措施控制扬尘污染。按要求,施工必须及时清运废料、垃圾,并适量洒水,保持路面湿润。特别是当气候干燥有大风时,会通过洒水等措施来降尘,减少灰尘对环境的污染。

在施工过程中,市有关部门和参建单位将加强现场管理,改进施工方法,优化交通组织,尽可能减少对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