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感是什么东东?

 皎洁月儿 2013-11-15
我说过,不讲哲学,就等于当了一回心理医生,功德无量。我是先用胶布把自己嘴巴粘住,再跑到题中来看看的,争取有朝一日也修个七级浮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写故事行不?!也是关于预感的。
N年前,一日无意推开窗,对楼现一美眉,形象仪态皆属心仪。一预感油然而生——伊是造物主为我而特设,于是流着哈喇子盯着看。目光对接时,我愈加坚定预感。天天如此隔楼对望,4个月相见不相识,令我又开始怀疑预感。第5个月方在其他场合邂逅,三五句话后,双方迫不及待地展开彼此的初恋。
预感真得灵验!
心仪可以令爱死去活来,但毕竟不等于具备婚姻诸要素。五次分手后,彼此再成路人。
预感不灵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今偶尔回首旧事,反刍预感,原来不过如此:
一、
偶然因对望而心仪,反复重复串联,相恋就成了必然。楼主与同学,偶然因高论而赏识,反复重复串联,相悦就成了必然。
偶然因不合而分手,反复重复串联,路人就成了必然。楼主与同学,偶然因认同而影响,反复重复串联,知音就成了必然。
楼主的预感和在下的预感看来有些相通,“偶然”的多次重复就成了认识上的“必然”。为节省篇幅,以下不再类比。
二、
有心仪必然就会有偶然的对望,不是伊1就是伊2,否则我就得情窦永不开。
不合婚姻必然终成路人,或许表现在形式或许仅只是心灵,不是第5次分手就是6次分手,否则我就得光有爱而没有爱巢。
由于具备“必然”的条件,就给“偶然”的发生创造了可能。
三、
假如偶然与伊的对望,短时间没有出现重复,却与另一个伊出现对望重复而相悦相恋,我与伊就有且只有路人了。
假如偶然的分手,只要双方的认识没有上升到不合婚姻,下次偶然重逢还是有机会再携手。
“偶然”的机会在无意间错过,“有可能”就变成了“没可能”,“必然”的实现也需要“偶然”的机会,否则就会错过某个特定的“偶然”对象。
四、
没有心仪和相悦即便对望也是路人,否则我就会“博爱”。没有认识到不合婚姻即便分手也还是会可能共进教堂,但难免不同床异梦或悔之晚矣。
“偶然”的机会依赖“必然”的条件,不可能且不会超越“必然”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而言之,“预感”的产生来源于对“必然”条件的认同,“预感”的实现即俗语的“灵验”依赖于“偶然”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