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踪忆语之有些事情匪夷所思(1)

 隐士的书屋 2013-11-16
    半生已过,经历不少,所经之事,大都有因有果,眉目清楚,但也不乏百思难解之事,只好一个匪夷所思了得。
    就先从印象最深刻的说起吧。
    那是1998年春天,一个经我长期治疗而效果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前来我处,向我报告他经朋友介绍,去了邻省的N市,找一个城郊诊所诊治,服用他们那里医生开的蜜丸,不到一个月,不仅血糖得到了良好控制,而且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我仔细询问了这个老病人,从他的描述中,我得到的印象是所用之药应是中药,没有什么西药成分,而且价格可以说是出奇地便宜,一个月的药费还不到三十块钱!
    闻后甚异之,遂将此情况转告了一同致力于糖尿病中医治疗的老同学M医生,请他注意此事,有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人,可以告诉他们还有个这样的去处,看是不是有人愿意前去一试。
    两个月后,又有两个病人传回了消息,服用那里的药物取得了效果,病人在感谢医生的介绍之余还向我们详细描述了那里的“盛况”。这样的结果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决定趁天气尚未大热,前去侦察一番。
    听说了我们的计划,一个开公司做老总的朋友决定赞助一把。不仅为我们派一辆汽车,并支付路上所有费用,而且考虑到路途遥远,为防路途不靖及其他可能发生的种种不测,还特地派了两位出身于我省著名武术之乡、据说工夫好生了得的司机开车兼保镖。
    万事具备后,我们在一个云淡风清的初夏之晨上路了。
    一路兼程。我们在谈笑之余顺详细制订了行动计划——到那里后由他们两位之一扮演二型糖尿病患者,另一个则扮演一型糖尿病患者的家属,而我们两个医生在旁静观,看那里的医生如何诊治开药。他俩不解,为什么不直接由我们装作病人呢,这样可以免去他们学习糖尿病症状的麻烦。我们连忙解释,医生是不容易装成病人的,一不小心,医学术语就会自然流出来的,容易露馅儿。他们明白这一道理后,便一路认真向我们学习关于糖尿病尤其是其症状的知识,并表示决心,自信到那里一定能出色完成演出重任。
    司机年轻,技术熟练,千余公里路程一天就赶到了。到那个地级市后我们吃饱住下,只等次日一早便可以出演了。
    第二天一大早,吃罢早点后,我们开车按照病人画的线路图,顺利找到了那个位于城乡结合部一个小市场边上的不大的门诊。
    到那里一看,便知道老病人描述的盛况是确实存在的——门诊的门脸不大,装修简单,也没有醒目的招牌,不仅不显得干净,而且带有几分龌龊。大门之外,沿着屋根,一溜排了不少简陋长凳,上面坐着看样子是候诊的人,有二、三十人之多。看样子多是周围十里八乡的人,口音相近,交谈热烈。
    时间不过早晨八点,一个小小的诊所,居然聚了这样多病人,不可以说是不红火了。我们排在后面,找了长凳坐了,就与排在我们前面的人交谈起来。
    那人已经是第三次前来复诊,自称是效果很明显,据他说,因为今天天气突热,病人还算少的,平时要比现在多不少。以他的估计,我们要看上病,怎么也得等到晌午十点以后。看到我们吃惊的样子,又知道我们是远道而来并急着返回,他就热心地建议我们排到他前面去,并一个一个人地向前说,看看能不能一个个越过他们,争取早看完早走。
    农民是朴实的,前面的人听了我们的谈话,纷纷自动要求我们排到他们的前面,这样一个传一个,都让着请我们越过去先看,还不到十分钟,我们居然就排到了需要两个小时才可以排到的诊室里面了。后来大家都说那个省的人不好,骗子众多云云,但我仅仅根据这十分钟的经历,就在心里对这样的说法投了反对票——当然这是题外的话了。
    诊室内里比外观还简陋:大约二、三十平方没有装修的房子,砖铺的地面,被简单的木隔扇分成里外间。里间就是药房了,门口以一个乡下老式三抽桌堵着,桌上放了一个大面板,面板上放了一大块黑糊糊的状若和好的黑面般的东西。
    倚着木隔扇,一把太师椅上,赤脚蹲着一个面色黎黑的中年汉子,已经发灰的白色圆领内衣外面,显得很突然的直接穿着一件已经看不出原色的双排扣西装,大敞着怀,高卷的袖子,如刚刚捞完鱼一般。双手垂在一架放在身前的算盘上,算盘则放在他前面老式写字台中间拉开了的抽屉上。写字台与门之间靠墙摆了两只条凳,上面坐了四个病人,最前一个骑凳向医而坐,是正在接诊之病人,余三人皆为候诊者。
    听到门外别的病人与我们相让,这三个候诊者也欲让我们,我们赶快示意让他们别起身了,以免影响医生看病。
    我们看到的整个就诊过程是这样的:排到了最前的病人骑了凳子,医生简单问诊后,就挥笔开方。方子开好后并不交给病人,而是接着由医生本人噼里啪啦打几下算盘,报了价格,病人直接交款给医生。医生接钱后抬起算盘,将钱划拉进抽屉,病人拿处方至里间门口,将处方交给那里一个中年妇女。妇女再从身后两个大黑瓷盆之一里面崴出一块黑面,放在身前的面板上,拿擀面杖擀成约一指厚,然后拿一大木版放在上面,把身子全躬上去,全力一压,拿掉板子,黑面上面便出现了规整的格子印儿,这大约就是“药丸子”了。随后,她按照印子把黑面折叠起来,装在一个方便袋中,最后再告诉病人每天几次,每次掰下几个方格吃,整个就诊、取药过程便告结束。
    我们刚刚熟悉了整个流程,就轮到我们的“病人”看病了。
    我们真心谢过医生及其热心的患者,医生先问我们从哪里来,听我们说是从J市来的后,点头说:知道!知道!也是大码头啊!在TJ北边不少呢!远啊!司机听到医生把我们城市安排到TJ以北去了,想笑,被我们严厉的眼神止住。
    第一次来吧?先去验个尿糖吧!医生边说边从写字台一侧的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塑料瓶,交给了“病人”。“病人”接瓶后不知道如何是好,医生挥手指门:出去转到屋后,尿了拿回来就是了!
    接了“病人”的尿,医生从另一侧的抽屉里拿出一张试纸,湮到了尿里,随即拿出,与比色板一对照:三个加号!同时将比色板显示给“病人”看,只见我们的小“病人”“花容”失色,目瞪口呆。看到“病人”的样子,医生抓过了他的手,在腕上搭起脉来,片刻,医生就严肃指出:你不光血糖高,血压也不低呢!
    不待“病人”反应,他就拿过血压计,为他量起了血压,一报数字,也不得了:180\140!吓的小“病人”怎么样先不说,我都害怕了,如此吓唬,别搞到我们回不了家!
    还好,医生是恩威并施的,大棒之后,随即送来了胡萝卜:别紧张,回去吃我的药,三个月,就什么都好了!闻言后,难得“病人”还记得按照我们的话问医生道:我怎么知道好不好呢?那还不简单!医生随口答道:再过来啊!一验尿,里面没有糖了,那不就是好了吗?
    看来武术之乡的小伙子意志还是比较坚强的,在这样的反复惊吓下并没有忘记我们的嘱托,站起来之前问了医生最后一个问题:那要不要查查血糖呢,医生?医生的回答嘎蹦脆:你不是来看糖尿病吗?糖尿病就是尿里有糖,你管那个血做什么啊?!听到这样的回答,惊的我们半天合不拢嘴。
    接了药单谢过医生,第二个司机趋前就坐,我们编的谎言还没有说出来呢,医生的瓶子就递到了他眼前。司机忙说是替家属拿药,自己没觉得不好。医生看来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主儿:我看你的脸色也不对呢,这病常常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也去查查吧!
    接瓶尿尿,回来一验看,又是两个加号。见此情景,我和我同学M医生心里连连叫苦:不会把我们俩司机都吓软了腿,我们回不去了吧?
    医生照例办理,为我们第二个司机和他那并不存在的家属分别开了各三个月治疗一、二型糖尿病的药。
    这样一共是可以服用九个月的药“丸子”我们全部取了,一共花了不到三百块钱。
    出门后,俩司机异口同声地问我们:我不会是真的得了糖尿病吧?那个被医生判作高血压的司机也顿觉有些许眩晕,我们好是一阵劝慰,才算顺利踏上归途。
    回家后,我们把那些药一部分送去做成分分析,另一部分找相应的病人试用。药确实有效果,也没有发现里面有什么西药的成分。我们按照分析结果重新组方试用也有一定效果。但是令人不解的是,组方后我们取药加工,其价格比从那里买要贵上几倍,也不知道那医生是赚的哪一部分的钱!
    一段时间后我们遇见派车的那位朋友,他好奇地问我们,知道不知道为什么那俩司机小伙子陪您们走一趟回来后都跑去医院检查血糖,还去了一次又一次,您们到底给他们说什么了,让他们觉得自己有了糖尿病?在听说多次检查都是一切正常后我们才松了口气,大笑道:好在没有弄假成真,要不真的害了人家小伙子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