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咽炎的中醫護理

 水深流缓 2013-11-17

咽炎的中醫護理


http://paper.   [2013-11-17]     我要評論 (0)
放大圖片

  咽炎、扁桃體炎、喉炎在臨床上稱為「咽喉科三炎」。咽炎在臨床上是一種反覆性咽喉科疾病,在喉科的發病率佔20%-30%左右,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之一。咽炎是一種常見病,為急性或慢性感染所引起的瀰漫性咽部病變,主要是咽部黏膜炎症。文:鍾啟福 香港中醫學會理監事 良方中醫診所註冊中醫

 中醫稱咽炎為「喉痺」,病因病機常為風熱或風寒反覆發作,餘邪滯留咽部,或粉塵刺激,或嗜好煙酒辛辣,或用聲勞傷過度等引起。肺陰虛津液不足,咽喉失養,虛火上炎;腎臟屬水,肺臟屬金,腎之經脈上絡於肺,金水相生,腎陰虛致肺也陰虛,虛火上炎,亦可導致喉痺。另外,虛火上蒸,煉液成痰,氣機不利,可致痰火鬱結於咽喉。咽喉為肺胃的門戶,肺胃蘊熱,火熱上炎,可見局部充血,或黏膜乾燥不適而發病。另外腎氣不足,虛火上炎,不能滋養喉間,均可導致咽喉乾燥無津液,也可發為虛性喉痺。

咽炎病因

 然而治病必求於因,要治療好咽喉炎,首先要找尋病因,並且要糾正它:   

1. 過多煙酒、粉塵刺激、油煙、化學氣體等刺激。

2. 過食辛辣煎炸食物。

3. 職業因素,如教師與歌唱者用聲不當;    

4. 其他上呼吸道疾病刺激,如鼻竇炎、扁桃體炎、鼻敏感等;

5. 其他疾病因素,如貧血、慢性支氣管炎、癌症、內分泌紊亂等。

  

 另外,濫用抗生素或消炎藥都是引致咽炎常常反覆發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咽痛不適時,很多病人會自行到藥店購買成藥、消炎藥、化痰藥等進行自我治療,咽痛雖止於一時,但當藥效消失時咽炎又發作。另外,坊間很多醫生都會用消炎藥、抗生素等去處理咽炎。然而,喉嚨發炎,尤其是慢性咽炎,它很多時都不是細菌性感染,更多的是病毒的感染而引起,服用抗生素對病毒是無效的,長期服用抗生素,反而造成咽喉部菌族失調,從而擾亂或降低了人體的免疫力。

急喉痺及慢咽痺

 人的體質不同,咽炎的類型也不同。中醫治病是講求外因與內因相結合,透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辨證施治,療效確切。反而,自行購藥治療,或用抗生素沒有體質的針對性,能治癒者甚少也。咽喉炎有急性或慢性之分,中醫稱之謂急喉痺及慢咽痺。

急喉痺的中醫分型:

1. 熱性喉痺:起病急,咽部紅、腫、疼痛,發熱惡風,或咳嗽,伴有黃痰。咽後壁淋巴濾泡紅腫。

2. 寒性喉痺:受風寒後咽喉微痛,惡寒怕冷,吞嚥不順,咽部異物感,或咳嗽痰白,伴見頭痛。咽後壁淋巴濾泡腫脹微紅。

慢喉痺的中醫分型:

3. 陰虛肺燥:咽喉乾痛、灼熱,多用聲後加重,或乾咳少痰,午後及黃昏時症狀明顯。咽部充血呈暗紅色,黏膜乾燥。(此症型常見於教書工作) 

4. 肺腎陰虛:咽中微痛,乾燥咽癢,咳嗽無痰或少痰,伴異物感,咽喉微紅,大便秘結。

5. 氣陰兩虛:咽喉乾燥不適,伴少氣懶言,頭暈目眩,氣短疲乏,口乾勞累過度時症狀加重,平素易患感冒。

6. 肺脾氣虛:咽喉不適,有痰易咳,易感冒,神疲乏力,語聲低微,胃口差,大便溏薄。

喉痺的中醫食療:

1. 玄麥甘桔茶

材料:麥冬15克,玄參15克,甘草6克,桔梗15克。

製法:將以上4味材枓洗淨,放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去渣取汁。

用法:每天2-3次,每次200毫升。

功效:養陰利咽。

 

2. 絲瓜花蜜茶

材料:鮮絲瓜花20克,蜂蜜20克。

製法:將絲瓜花洗淨撕成小片,放入杯中,加沸水沖泡15分鐘,放入蜂蜜即可。

用法:代茶飲用含服慢吞,每天2-3杯。

功效:清熱利咽。

 

3 清咽飲

材料:烏梅肉、桔梗、麥冬、沙參各10克,生甘草6克。

製法: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混合,每次用15克加沸水沖服,泡15分鐘即可。

用法:代茶飲用,每天2-3次。

功效:利咽生津。

喉痺的護理

1. 忌食煎炸、辛辣刺激性食物。

2. 忌飲烈酒。 

3. 經常食用一些利咽生津的食療,如百合、絲瓜、烏梅、生梨等。

4. 屋內空氣太乾燥、過冷、或過熱都可影響咽喉部的修復機制,所以保持室內合適的溫度、濕度及保持新鮮空氣流通,能有效防治慢性咽炎。

5. 保持口腔清潔,早晨、飯後及睡覺前用鹽水漱口、刷牙,同時,要防治口鼻疾病,如鼻竇炎、扁桃腺炎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