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两岸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沿江发现距今一亿年前的恐龙蛋化石和50万年前的大象门齿化石以及20余种古脊椎动物化石。还发现有猿人牙齿化石和3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0余处古城址、20余处大型古代墓葬、残留一些古建筑群。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秦晋伐鄀”“秦楚丹阳血战”等战役在沿岸发生。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的早期都城——丹阳,就建在丹江沿岸的龙城。丹江紧靠商洛险地,前可窥荆、襄一带,东北可下宛、洛,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 1958年,丹江口水库开始兴建,其枢纽工程建在丹江和汉江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此拦截丹江和汉江两大水系。库区内建有当时国内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库容面积800余平方公里,蓄水达174亿立方米,是亚洲内陆最大的水库,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库区碧波荡漾,群山耸立,湖光山色,浑然一体。库区的最窄处只有百余米,两岸群峰嵌错,削壁摩立,惊险壮观,乘着客轮即可将两岸的景色一览无遗。依势形成的云岭峡、太白峡和雁口峡,有“丹江小三峡”之称。小三峡延伸30余里,山重水复,山险水碧,是游人领略山川胜景的理想之地。过去小三峡湖面渐宽,最宽处的水面达20余公里,烟波浩淼,天水一色,极目无涯,被人们称作“小太平洋”,对游人有极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内陆客人到此,总有一种来到海洋的新奇感觉。看着一望无际的湖面,但见水天相连,帆影点点,鸥翔鸟飞,给人以无尽的乐趣和遐想。库区气候适宜,空气清新,水质纯净,鱼类资源丰富。现已开发出旅游观光、疗养度假、水上娱乐为一体的多处旅游景区。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就在丹江沿岸,届时将从淅川境内将丹江水引到北京、天津等地,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的不足。 由湖北襄樊卷烟厂出品的 “丹江”烟标,其主色调为红色,左上角和右下角描绘的是丹江口水库拦洪大坝和高压输变线路。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流动的黄金海”之称的丹江,其丰富的水资源、电力资源和旅游资源将得到全面开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