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威可渡桥、人间何处求可渡

 唐子颂 2013-11-17
河水 依然奔腾,
  养育了祖先土地,
  历史已经沉睡在你怀里。
  我用一生的热情,
  用一生找寻着这片土地。
  我是你远离的游子,
  把灵、把魂丢落在了家园。
  荆棘长满了归路,
  万仞依旧岩如铁。
  
日影已西去,
  渡口不见船影。
  我在河畔问,
  可渡?可渡!
  人间何处是归路。
  
         去可渡村,徒步数小时,翻山越岭,且歌且行,下了华家岩,过了黑泥坡,沉静在远山脚下的土村便是可渡。踏上这片厚重的土地,不仅可以演绎和感受历史,还可以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
沿途,山民们打情骂俏的歌声随处可闻:“(男)久不唱歌忘记歌,久不打鱼忘记河。久不提笔难写字,久不恋妹脸皮薄。(女)久不吹箫忘记箫,久不过河忘记桥。久不提针忘记线,久不见哥心头焦。(男)好久没走这方来,这方姑娘好人材。柳叶眉毛瓜子脸,好像仙女下凡来。(女)要吃辣子下辣秧,要吃鲤鱼来盘江。要观美景来可渡,要恋好女来这方。”声调悠扬缠绵、歌词泼辣、情感如炽。
       可渡村,白云苍狗,沟壑山川,旧桥古迹,琳琅满目的农事物品摆满土街,路边还有地方特色小吃,想起来总是很亲切,稍怀敬畏。这种亲切和敬畏,来自儿时来来去去徒步重复好几回的赶场乡路,源自蹲坐在古驿道边嘴衔旱烟袋,歇息侃天的老者们慢慢对可渡滔滔不绝的生动讲述。
可渡桥,一个地名的缘起 相传,古可渡以前叫船边,与牛栏江畔迎江村的船边街子遥相呼应。远古时,有执着的踏勘者在荆棘密布的北盘江畔顺流寻至可渡河岸,问摆渡先民:“可渡吗?”答:“可渡!”一问一答沿用至今。
        又说,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入滇征战返程之际,正遇河水猛涨,咆哮而下,挡住了部队的归途。探子一批批派出去,沿河探寻,终于有人回报:“前面河水猛涨,但有舟楫可渡。”欣然间,诸葛丞相羽扇轻摇道:“可渡就好。”于是,这里的河,桥,一方水土一方人,都深深的烙上了“可渡”的印痕

           可渡河水流湍急、浪花滔滔。可渡桥如一道飞虹,横卧在可渡河上。相传,清初,曲靖文官赵勋臣年少时沿古驿道来到可渡河边,时逢大雨滂沱,山洪瀑发,河水猛涨,沿河上下无处逾越。赵勋臣心急如焚,昂首朝天发誓:“苍天在上,若明日水落,吾能过河,按期上京赶考,为官后定建桥供万民使用,万万虔诚。”次日,雨停水小,赵勋臣过了河。
         得官后,命其子“中将二等文虎章广东总司令赵越”修建可渡桥,普渡众生,了却宿愿。有桥碑立于可渡古桥南为记,碑容横书“普济”,正文正书“可渡桥”三个大字。款首两行小字:“前清守备御即补千总赵瑞麟经理 中将二等文虎章广东虎门总司令赵越独建”,款尾一行小字“民国六年三月朔五日立”。岁久日深,已残。

         站在制高点鸟瞰可渡,雄关盘踞,河流蜿蜒,古道隐约。一条古驿道从头道河入南关门,穿过旧城,而后成“之”字形盘山直上战坡,沿线留下南关门、炮台、烽火台、巡检署遗址、驿丞署遗址、汛防外委署和诸葛亮征南时留下的诸葛大营、明朝傅友德攻克可渡的得胜坡,还有明清时期修建的众多寺庙和戏楼、马店,以及可渡河岸诸多摩崖石刻,如“山高水长、水流云在”,“飞虹竚鹤”,“紫竹林”,“鹫岭”,“披云岩”,“云山石路”等文物古迹。



              翠屏岩崖脚的“飞虹竚鹤” 和半壁上的“山高水长,水流云在”摩崖石刻,更是记述着一段人间至真情谊。史载,明嘉靖状元,一代才子被贬云南永昌郡,曾三次取道可渡关回四川新都省亲,一次与曾经任过四川左参政的宣威御使缪文龙相遇,两人相见恨晚,诗酒盘桓,寄情山水,甚是难舍。深味奸臣掌权,小人当道,才华无处施展的杨状元更觉人间真情弥足珍贵,取古人“高山流水”之意,在翠屏岩上留下了“山高水长,水流云在”八个大字,记叙他们亘古不变的友谊。看滔滔可渡河滚滚东去,触景生情,缪文龙也留下了“飞虹竚鹤”四个大字。 有诗赞曰:“铁画银钩神鬼惊,矗天拔地力千均。箭横虎啸将军志,笔落兔奔丞相情。水环九曲飘日月,山高百丈定乾坤。金戈羽扇今安在,飞虹竚鹤可渡春”。
诸葛大营位于可渡河北岸,有一山头居高临下,周围长五百米左右,传说是诸葛亮领兵驻扎于此。
           苦竹盘根 此景位于可渡旧城西城门外的驿道线上,是当年古驿道的必经之地。这里有个大石头,远看像和尚头,六十年代前石头的根部长满芦苇围住石头,后来由于人为的破坏,如今只剩下一些弱小的芦苇了。所称的苦竹盘根就是芦苇将石头的根部缠绕。这个石头很有些派头,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男女小孩来拜祭它,带着供品、香火、纸钱祭奠以后,当地多以石头为名,石宝、石玉、石财、石妹、石花、石睿、石兰等都是这个石头的干儿子、干女儿。

      “ 雪花盖顶”实是“翠屏积雪”的景中之景。岩上寸土不生,笔直且向前倾,生于岩端上面有一些氧化的白色沙粒,风一吹便从高处落下来,因而景名为“雪花盖顶”,它与“翠屏积雪”构成一体,又独为八景之一。
清朝文官吴三宝诗赞:“屏列桥西翠色绕,岩花落尽雪花飘;幽岩不附春风热,几度经春雪未消。清朝文官吴三宝诗赞:“屏列桥西翠色绕,岩花落尽雪花飘;幽岩不附春风热,几度经春雪未消。”
葆圆洞天:

可渡庙宇达15处之多,“葆圆洞天”是其中之一,俗称“张口洞”。位于旧城西城门外的岩端,洞分三层,上层供佛像,二层烧香拜佛,底层作寺庙的库房藏室之用,也可供人居住。寺内有佛像二十一尊,道教、佛教、儒教三教合一。洞内板壁上刻有“别有洞天”四大字,洞正门有楹联云:“宝配八景圆中圆,洞落群珠天外天。
        “葆圆洞天”与千年古树构成一景,与万年大佛相称,是当地老百姓的风水树,长在险峻之处,枝繁叶茂,自下视之像月亮上的梭罗树。有诗赞曰:“一树挡四风,一庙镇九龙;年年风雨顺,滇黔贯长虹。”
旧城东城门外的古驿道顶端云贵交界处,五十年代前有茂密的树林,夏秋时节河谷里的大雾河罩散时都要从这里上天散去,远看像一条灰黑色的卧龙从这里的树丛里钻过去,故名“乌龙钻箐”。
无论是人文景观的古老与宁静,还是厚重历史的发展与传承,可渡都可凭历史之悠久,文化之厚重,映衬出可渡作为入滇第一雄关的底蕴,集人文山水之大成而造就一方沃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