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人随访研究:骑车上下班, 冠心病和中风风险低】近日,针对10万多中国人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表明,与坐车或开车相比,骑车上下班能降低29%的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和8%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骑行时,身体会发生这些变化↓ 除了自由职业者,大部分人在办公室里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人们想尽了办法缩短通勤时间,选最方便的通勤方式,骑车、开车、地铁、公交……但很少有人考虑到,它是否能对健康有好处。 采访国家自行车队教练员,告诉你正确的骑行姿势。 受访专家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教授 苟 波 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主任 韩铁光 国家自行车队教练员 李卫 骑车上下班更健康近日,针对10万多中国人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表明,骑车上下班有助于降低冠心病和中风风险,而步行上下班有助于降低冠心病风险。 这项研究共纳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平均年龄46岁的10万名城区工作居民,平均随访10年。 在考虑了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久坐时间、合并症、室内空气污染、被动吸烟及其他时间的体力活动后,研究发现骑车上班对心血管健康不错。 与坐车或开车相比,步行上下班降低10%的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骑车上下班降低29%的缺血性心脏病风险。此外骑车还能降低8%缺血性脑卒中风险。 骑行,身体会发生这些变化:早亡风险降四成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研究小组的一项调查表明,与采用汽车和地铁等方式上下班的人相比,骑自行车的人群早亡风险降低4成以上。 预防糖尿病研究者通过一项队列研究发现,经常骑自行车(无论是作为通勤工具还是一种娱乐活动)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可能较低。 增强心肺功能骑行时下肢血液供给量较大,强度大时心率可达到平时的2~3倍。长期坚持骑车能使心肌发达、收缩有力,血管壁弹性增强,肺活量增大,提升呼吸系统功能。 锻炼下肢肌肉骑车相对于慢跑等运动,对下肢冲击小。研究发现,骑车不但能有效锻炼下肢肌肉关节,还可以动员躯干和上肢肌肉。 消除疲劳坚持骑行锻炼,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有助于改善植物神经功能,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睡眠。 保持身体年轻研究者对122名年龄在55~79岁之间的业余骑车者进行研究后发现,他们的平均身体状况要比其他同龄人年轻得多。 天冷骑车的四项注意骑车出行本来是环保又健康的方式,但是天越来越冷,如果不注意,反而会伤到身体。 1.骑行服装宜透气天冷,人们往往捂得很严实,骑车过程中容易出汗。经常有人骑完车后衣服被汗浸湿。如果此时一阵风吹来,很容易受凉。 骑车时服装要透气,衣服厚度要随外界温度进行调整,多层拉链的服装最好。温度过低时把所有拉链都拉好,根据温度的变换可以选择逐一拉开拉链。 2.口罩装备不能少路上常有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因此骑车出行要戴口罩,既可阻挡骑行过程中的冷风入口,也可以减少污染物吸入肺中。 3.骑车前要热身运动前要热身,但是很多人把骑车当成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有时候甚至意识不到这也是在运动,所以常常忽视了热身。 最好早点起床,在出门前进行适当活动,让身体苏醒。热身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微微出汗最好。 4.骑车不宜过快过久天冷不宜骑太久,否则运动量大,出汗多,并且骑行不像跑步,身体无法一直做匀速运动,会有下坡或上坡、顺风或逆风期,很难保持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骑车时也不要太快,中速最好,如果骑行路程超过一个小时,最好选择其他交通方式。 除了这4点,骑行姿势也很重要,否则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国家自行车队教练员李卫博士教大家骑行的标准姿势: 屁股高、身体前趴是标准骑姿,这种姿势能减少迎风横截面积,削减风阻,提升骑行速度,是专业运动员或业余爱好者的常用姿势。但对普通锻炼者来说,实际操作会有一定难度,可在逐渐适应的基础上效仿,但不可过于强求。 建议参考以下3点调整车座高度及角度,达到舒适骑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