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率我真 2013-11-18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安顺地戏又称“跳神”,跳神民俗大多地方都有,过去我们常把它和封建迷信连在一起。据说至20世纪80年代,改称“地戏”,地戏演出无需专门的舞台,只要有一块平整的地即可,故得此名。其起源于军傩。“傩”的最初含意,起因于先民在驱赶恶鬼和怪兽的仪式中,戴上面具,一边做出各种勇猛的动作,一边发出“傩”“傩”的驱赶声。相传明朝初期太祖朱元璋为防范“诸蛮”造反,逐令在现贵州的安顺、平坝一带驻扎人马、修建城池。至今安顺屯堡妇女依然保持着祖制,依旧是宝蓝色的长衣大袖,精致的花边体现了江南刺绣的神韵;一双尖头的绣花鞋,透着屯堡妇女的才思,典雅而高贵。我们大多队友原先还以为是苗族的一支。有学者称他们为“老汉人”或“最后的汉人”。随作南征的明伐军和移民的进入,中原文化的以祭祀驱邪逐疫的傩神的傩文化也被随之带入,安顺地戏距今已有近600百年的历史,成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戴在脸上的文化”,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誉。安顺市文化局曾与导演张艺谋等因电影《千里走单骑》把“安顺地戏”说成是云南的,为了正名,打了“中国非遗第一案”,使“安顺地戏”相比大多数默默无闻、默默消失的民间遗产来说也获得一定关注。

   根据我们行程,地戏拍摄本来安排在农历18“迎汪公庙会”拍摄的下午,次日还要进一个苗寨,许是怕下午赶飞机紧张,抑或带队吴国群老师认为组织专场地戏让大家拍拍更胜一筹,把行程缩水了。去年我走大香格里拉环线时,遇到堵车,天黑路过塔公草原,次日在拍新都桥时,带队的石静老师说无论如何要把规定动作完成,去塔公草原补拍。因此贵州的叶老师还忧心忡忡地对吴老师说要给团友说清楚。队友都是吴老师的摄影班学员,老师的话一言九鼎,没有人会有异议的。因此庙会这天拍摄虽然都很疲劳,但也早早收工,获得良好休息。 

    2月28日,我们行程最后一天,我们来到安顺西秀区离市区四十多公里的一个寨子拍摄。为了便于拍摄,吴老师建议把我们二十多位队友分成两组吗,分别由他和贵州的叶老师带队不同场景拍摄。

    首先在一个四合院拍摄。演出时,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背上扎背旗,上插野鸡毛。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在一锣一鼓伴奏下,表演者一招一式,不仅是对古代战争格斗场面的模拟,更是将征战格斗的打杀,雄浑粗犷,古朴刚健表现得栩栩如生。虽然我们听不懂她们唱的是神马,也看不懂跳的是神马,我们关注的仅仅是她们动作和造型。虽说分组,狭小的空间还是难以找寻机位,正面都挤满了人,我在对角线挨着一根柱子旁架个三脚架。四合院很破旧,场景的选择可能和地戏这个剧目很相吻合,为了烘托气氛,我们还不时放些烟饼。标头的、广角的,镜头交换拍些,偶尔也采用低角度取景,正常的、慢速的曝光也尝试些,兼顾动静虚实的效果。有时还有一缕阳光照进天井,碰巧的还能为片子增光添色。采风结束后,吴老师向大家征集片子,类似搞个成果汇报,都是大众化的东西,我没能提供片子,后来吴老师还是把我这里拍的地戏片子选上,分别在《中华摄影时报》和《海峡摄影时报》刊登。

    待到另一批队友蜂拥而入,我们退出四合院,转到屯堡石头房的青石板铺成的古老小巷子拍摄。小巷子更容不了几个人拍摄,前排的需要蹲下,其次半蹲,最后站着,勉强容下我们拍摄。小巷子场地小,也无法演出,我们只要求演出者搞几个造型,摆几个pos。互换场地拍摄完成后,我们又把演员带到寨子外,油菜花正黄时节,在田头花丛中又拍些片子。

    拍摄结束了,我们贵州采风也落下帷幕,吃过中饭,我们便往机场踏上返程之路。对于这种活化石般的古代流传下来的傩文化,我们感叹当年的南征军和移民把这么多的中原文化带到了这里,并很好地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相结合,完善并传承了下来,丰富了贵州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也促进了当地民众与外界的交流。越过热闹而浓烈的表演场面,除了感动于这批黔中高原戍边者后裔对祖先文化的忠实守护,也感慨于顶着“非遗”美丽名号而处境艰难的民间遗产。

1、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2、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3、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4、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5、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6、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7、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8、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9、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10、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11、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12、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13、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14、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15、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16、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17、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18、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19、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20、

【多彩贵州】11、安顺地戏—带着面具的人生之戏 - xixi - 老孟(xixi)旅游摄影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