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日记 一个人的乌托邦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13-11-19

曾经以这个题目写过一篇文章,大体上反应的是在我的假设中形成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山顶木屋,而我则一个人围绕这间木屋展开了很多悠闲的生活,木屋中孤独的阅读自然将会占领主要的篇幅。然而这篇文字最终还是流产了,因为虚构并不是我的强项。

    今天所以旧题重谈,是因为上午那半个多小时的理想时光,让我立刻回想起了我那“一个人的乌托邦”。

    上一轮买的书,基本上看完了,家里的书橱又该补充弹药了,然而连续两天新华书店都是大门紧锁。今天我打算再去碰碰运气,眼前依旧是那道冷冰冰的卷帘门,冬眠了,怎么也不肯抬一抬眼皮。我终于沉不住气了,拨通了经理的电话,希望一探究竟。原来上级要求这几天进行全市统一的年终盘点,规定不允许开门营业,所有的工作人员也都在书店里忙碌着。不过经理还是大方的邀请我从后门进入书店,自己随心的看书选书。谁承想花钱买书也要走这后门。

    我是这家书店的常客,经常光顾光顾,对这里的环境相当熟悉、了如指掌,不过像今天这样,一个人在不算偌大的书店里,悠然的随心所欲,还的的确确没有过经历。几十万册图书安静的陈列在排排层层的书架上,没有谁在乎我的游来历去,每一本都怡然自得的享受着自己狭小的空间。我仿佛不是一个可能最终实现其价值的买家,大家都各自端着或显赫或娴雅的身世,没有渴望,没有期盼,冷冷的站着,谁也不愿意跳跃出来破坏这种宁静。

    我倒是没有失落,它们耍它们的酷,我选我的书。于是我想到了“一个人的乌托邦”。似乎也就不过如此吧。一个人的房子,数不尽的书。尽管短暂,可毕竟拥有了半个小时。我很满足。

    半个多小时以后,抱着十几本书走回到了银装素裹。真实的刺骨严寒恰恰映衬了乌托邦的温暖,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邂逅理想。今天真是值得纪念。2012-12-30 

转自抽着香烟看着天的网易博客

进入网络时代,依然对于书店,对于纸质书还这样痴迷的人已属凤毛麟角。当然,要讲阅读的舒适感来说,和电子书比较,读纸质书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了。现如今的浮躁社会里,还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地品读一本的书的人,我要向他致敬!一林冷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