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行摄】香格里拉:哈巴雪山徒步登顶

 锦的城 2013-11-19
哈巴村汉、彝、摩梭、藏、纳西等民族共存生活在一起,由于常年在高原生活,哈巴村民在登雪山过程中丝毫不感到吃力,可以形容健步如飞,行走如常。目前由于户外旅行比较热闹,经过十几年的经验积累,哈巴村很多村民担当起职业登山向导,给登山者领路,提供骡马,背负行李。
 

我们到达哈巴村时,已是五一节过后的某天下午,没有想象中的到处挤满人的场景,只有我们一队人马准备第二天登山。但是买雨衣时,却被告知断货了,听当地村民说,每年五一、国庆差不多有全国各地几百人来登哈巴雪山,大本营人满为患,接待能力也有限。在村里住上一晚,第二天早上开始登山到大本营,我们共四人:疯子、TONY、我和另一美女,其中二人选择徒步上大本营,二女的为了保证登顶成功所需要的体力,选择骑马上山到大本营。  路上有二个休息站,可以生火,煮点热水补充食物,增加热量。我们自带了一些干粮,村民们也提供一些酥油茶。


 

一路上马蹄声、牵马人的歌声、风声交织在一起,让原始森林不再寂静。繁密的树上悬挂着只有在含氧量极高的高原才生长的气根。其间,高山杜鹃铺天盖地的次弟开放,我们被淹没在花的海洋中,心中唯一有赞叹大自然的美妙。从刚开始进入原始森林,到达海拔4050米的大本营,根据路况,花费时间是4-5小时左右的骑马时间。
 
晚上就是睡在这个蓝色的房子里,听着一晚上的风声鹤唳,如果是一个人应该感到怪可怕的,仿佛房顶都要给掀掉了。
 


 
 
 


大本营位于哈巴雪山主峰下的一个山脚下相对平坦的地方,后面有一个小湖,可以眺望到哈巴雪山的几个峰顶,风光优美。几排石头木混结构的房屋,有一栋是厨房,两栋是客栈。房间里各种户外登山协会的广告招牌、登顶成功的户外俱乐部旗帜和到此一游的笔迹,密密麻麻挂在墙上。山顶的杜鹃花由于天气极寒冷,还是蓓蕾,没有完全开放。到此一游, 也留个影吧。脚下的木板应该是一座房顶给吹倒在地下的残留物。

 



  
 
  
 云起云涌,仿佛就从头顶上伸展开,这要的是怎样壮阔的情怀去欣赏和感叹!
  

  

我们四个人基本上都没有出现高反,晚上向导们为我们煮了鸡汤,饭后无聊,大家就围坐在火炉边烤火,男人们聊些黄色笑话和以前登山的人的趣闻。而我因为大姨妈的提前到来,对明天的登顶完全的没有信心。向导打趣说,几乎80%的女性来到这里,大姨妈都会提前到来,所以提醒女同胞们要注意错开好几天的时间噢。
 



 
晚饭后,大家准备好各自的冰爪和冰镐,向导教给我们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嘱咐我们早点休息,第二天早三点起床,四点开始登雪山。哈巴雪山的天气变化有一定规律,就算是好天气,也只是上午晴朗,过12点以后雪山就开始起风雪,登顶一定要在中午变天之前登顶,如果此时还还没有到达雪线,就必须下撤,以保障大家的安全。
凌晨3点多闹钟叫醒大家,穿好冰爪、帽子、手套、口罩、抓绒保暖衣和冲锋衣裤,脚上套上雪套,防水防滑登山鞋,戴好头灯和,手拿冰镐,准备好巧克力、牛肉干、水等干粮,凌晨4点全副武装地出发了。

 

 

一路上风夹着雪粒打在脸上、身上,但是大家都不能出声,随着海拔的上升,呼吸越来越急促,心跳也越来越快,只能艰难地往前走,仿佛怎么也看不到尽头。一路天渐渐亮了,太阳开始慢慢地透出一丝温暖的光线。
 






而我,因为体力的原因,加上大姨妈的不方便,终于落在了最后,好颓丧的感觉啊,有时真想放弃,但是,总是在最后一刻给自己鼓气。 



  
我和一路照顾我的疯子,还有队友们。  




 
 

 
就算是走在最后,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既然来到了这里,就不应该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走到走不动为止吧,我在龟速中往上往前行进,
向导说,到达山顶可以看到稻城三神山、梅里雪山、玉龙雪山。快到11点时, 一路陪我上山的疯子和向导,都劝我下撤,因为时间已经不容许我再往上爬,到了下撤的时间了。。。。。听到这个话,我的心沮丧不已,怎么就不能再走下去了,我一定行的。。。。。呜呜。。。。。!而TONY也放弃了登顶,只有另一个美女成功登顶了。 
 



下撤途中倒是快得很,我们一路基本上是滑下去的。就像滑滑板似的。 
下午2点半回到了大本营。再骑马下山。遗憾、惭愧!哈巴雪山登顶没有成功,只到达4800米处,不过无限风光在险峰,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下山后重感冒加上喉咙发炎,全身腰酸背痛,整个脸都肿了,估计得恢复一段时间。回去好好练体能吧,约定明年再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