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无位
不患无位也,
而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
患己不知人,
求为可知矣。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①。不患莫己知②,求为可知也。”
【注释】
①患所以立——患,忧虑。所以立,立身的德才资本。
②莫己知——莫知己,没有人知道自己。
【原文今译】
孔子说:“不要忧虑没有职位,而要忧虑没有借以立身的德才本领。不要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而要追求值得别人知道的德才本领。”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①,患不知人也。”
【注释】
①不己知——不知己,不了解自己。
【原文今译】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值得忧虑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吟余浅语】
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知者即名声在外者又如何呢?老子没接着说。就当下的情况而言,我说是“人知者利”——名声在外者,利在其中矣。所以,有些人最怕的是默默无闻,于是就自吹自擂,采取这样那样的手段炒作,大炒,特炒,狂炒,爆炒,可谓典型的不“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许多人诟病当下世风浮躁。照我想来,病根在于,一者,惟利是逐者众;一者,通过炒作之类的旁门左道,能够更快逐到较走正途更大更多的利益。
君子喻于义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放于利而行,
必也多怨矣。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①。”
【注释】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论者指出,这里的君子小人,是泛指地位而言,并不仅指人格上的君子小人。君子指的是居于上位的执政者,小人乃泛指居于下位的民众。这句话的意思是,执政者处理政事要了解和明晰的是社会正义,而民众做事多考虑的是财富和利益。从个人行事来说,处于执政地位的君子如果只考虑自身利益,在品质上则成了小人;位居平民的小人如见利知义,则可视为品质上的君子。愚赞同这样的理解。喻,知晓,明白,懂得。
【原文今译】
孔子说:“执政者应知晓的是社会正义,民众多考虑的是财富和利益。”
【原文】
子曰:“放于利而行 ①,多怨。”
【注释】
①放(fǎng)——依照,依据。
【原文今译】
孔子说:“只依据自身的利益行事,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吟余浅语】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前者是对执政者提出的正确要求,后者也没有对民众更多地考虑财富和利益抱鄙弃的态度。在执政者那里是“义”的东西亦即社会正义,落实到民众的头上,大体说来,也就是财富和利益之类。虽则如此,不管是执政者还是民众,都不能“放于利而行”,而应该看到利益之外精神层面的东西。从人格的意义上来说,君子小人之别,就别在精神层面而不是别的什么。(来源:《诗化论语》作者:于冠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