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诗化150首(32——33)“不患无位”和“君子喻于义”

 杏坛归客 2013-11-20
论语诗化150首(32鈥斺33)鈥湶换嘉尬烩澓外溇佑饔谝邂

 

                             不患无位 

  不患无位也, 

  而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 

  患己不知人, 

  求为可知矣。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释】 

    ①患所以立——患,忧虑。所以立,立身的德才资本。 

    ②莫己知——莫知己,没有人知道自己。 

    【原文今译】 

    孔子说:“不要忧虑没有职位,而要忧虑没有借以立身的德才本领。不要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而要追求值得别人知道的德才本领。”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注释】 

     ①不己知——不知己,不了解自己。 

    【原文今译】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值得忧虑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吟余浅语】 

    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知者即名声在外者又如何呢?老子没接着说。就当下的情况而言,我说是“人知者利”——名声在外者,利在其中矣。所以,有些人最怕的是默默无闻,于是就自吹自擂,采取这样那样的手段炒作,大炒,特炒,狂炒,爆炒,可谓典型的不“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许多人诟病当下世风浮躁。照我想来,病根在于,一者,惟利是逐者众;一者,通过炒作之类的旁门左道,能够更快逐到较走正途更大更多的利益。 

                        君子喻于义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放于利而行, 

  必也多怨矣。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注释】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论者指出,这里的君子小人,是泛指地位而言,并不仅指人格上的君子小人。君子指的是居于上位的执政者,小人乃泛指居于下位的民众。这句话的意思是,执政者处理政事要了解和明晰的是社会正义,而民众做事多考虑的是财富和利益。从个人行事来说,处于执政地位的君子如果只考虑自身利益,在品质上则成了小人;位居平民的小人如见利知义,则可视为品质上的君子。愚赞同这样的理解。喻,知晓,明白,懂得。  

    【原文今译】 

    孔子说:“执政者应知晓的是社会正义,民众多考虑的是财富和利益。” 

    【原文】 

    子曰:“放于利而行 ,多怨。” 

    【注释】 

     ①放(fǎng)——依照,依据。 

    【原文今译】 

    孔子说:“只依据自身的利益行事,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吟余浅语】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前者是对执政者提出的正确要求,后者也没有对民众更多地考虑财富和利益抱鄙弃的态度。在执政者那里是“义”的东西亦即社会正义,落实到民众的头上,大体说来,也就是财富和利益之类。虽则如此,不管是执政者还是民众,都不能“放于利而行”,而应该看到利益之外精神层面的东西。从人格的意义上来说,君子小人之别,就别在精神层面而不是别的什么。(来源:《诗化论语》作者:于冠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