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梅花道场指月录

 读书作乐 2013-11-21

梅花道场指月录

 

 典水者,地名也,谓广东高要沙浦典水村。梅花者,端砚名坑也。梅花坑开采始自宋代,因地近典水,故人称典水梅花坑。梅花坑洞甚深,内有三格,惟中格无裂缝者可采。端砚以有梅花点者为佳,石质近宋,下墨亦快,被公认为砚中上品。惟不畏险远、独具慧眼者能够得之。

 某日,好友聂君告知,有军旅书家李霑者,年少英迈,才情卓绝,智深勇沉,精研笔法,接赵董之云梯,得晋人之三味。开设梅花道场,力倡古典书法,使顽者有训、迷者知返,其有功于艺林者多矣。
[转载]梅花道场指月录                                       聂君的作品

 书法虽小技,其技近乎道,得道而书艺始进。观典水之书,每兴观止之慨;听典水之言,亦有醍醐之效。“鸳鸯绣了从教看,且把金针度与人。”好东西自然要大家分享,呵呵!

 

[转载]梅花道场指月录
                           典水书陈继儒《晚香堂小品花史题词》

 

一、读帖

 大家都知道读帖,也都有自己的方法和心得。也有人是走马观花,不能细致入微。这样一来,眼睛看不到微妙的东西,自然手上表现就趋于直白。
[转载]梅花道场指月录                                      典水书李白诗

 

二、如何选帖

 很重要,选不好,就走弯路。现在大家选帖概率最多的是《兰亭序》,目光都盯在这里,而且是非兰亭不写,非宣纸不用,这就不好了。《兰亭序》是经典,是千古不朽之作,完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王圣人用的纸上有涂布(唐以前),现在的宣纸根本无法表现。再者就是,那不是我们能参透的,历代大家都想解决都没法解决,而我们,不论才情、功力、学养,连历史上的二流大家都没法靠近,《兰亭序》的神秘就连王圣人都不能重现,我们就根本没法梦见。但一些人根本看不到这种差距,就象是幼儿园的孩子矢志不渝地在研究“哥德巴哈猜想”。

[转载]梅花道场指月录
              典水书李白诗局部

 像《祭侄稿》、《寒食帖》、《蜀素帖》都是这样,象精美的元青花,我们可以喜欢它,欣赏它,但把它打碎了,再造一个出来,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利用空间几乎为零。董其昌评《蜀素帖》如狮子搏象,是何等的生猛!我们也没有鲁公的悲愤和东坡受贬的凄寒,时过境迁啊!古代大师们留传下来的东西很多,手札、诗册,相对性情的东西要多很多,可利用、再造的空间也很大,这才是我们要学的。

 

 三、如何临帖

 (一)吃猛药。一天10000字,连续一周的效果比一天写100个字写半年管用,大脑存盘也牢固。时代的约束,我们只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晒好了网,才能打到大鱼。
[转载]梅花道场指月录                          典水书书袁宏道《答梅客生》(1)

 (二)相对专一,集中突破。在一段时间内,一定要专一,集中力量找规律、抓特点。比如,学米,半年之内就学米,别的先放下,要大量的临帖,最好一天要从前到后趟一遍。第二天选重点(自己喜欢的,容易上手的,难度特别大的)进行精临,做到细致入微。这样日复一日,即使进入视觉疲劳期也不要停,挺过去。半年后再看(不要半年),每个月在手法、认识上都会有大的飞跃,也牢固。千万不要朝三暮四,看别人获奖、入展就得红眼病,就跟风,这样只会毁掉您辛苦建立起来的原有体系,就象电脑染了病毒,有百害而无一益。另外,别人适应,您不一定适应,就像臭水河的鱼虾,换到清水中就会死掉。
[转载]梅花道场指月录                            典水书书袁宏道《答梅客生》(2)

 (三)适时递进,见异思迁。上面提到的专一只是相对的,当写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及时换帖。如何换帖,不要盲目,最好是找相近体系的东西,千万不要作大的变动。比如:学米,可参考宋人的东西。同时,为了丰富笔法可涉猎二王、孙过庭,也可学习赵松雪的手札、董其昌的手卷题跋等。近亲繁殖,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保持纯度,就像盖大楼,一层一层往上垒。
[转载]梅花道场指月录                             典水书书袁宏道游记(1)

 (四)朝花夕拾。过一段时间再回来,拾遗补漏,会有新的发现,及时调整。重点精临,定型。

 (五)吃千家饭,穿百衲衣,集腋成裘,裂锦成衫。与古为徒,广涉博取,集古字。有了上面的定型,学什么都可以,尽量走的远些、深些,不要怕回不来。

 

 四、临帖过程中的具体技法

 (一)练眼。王羲之一本字帖,两千多年来,大家都在看,都在学,但成功的屈指可数,当然有悟性的成分。大家在参考经典时,每个人的着眼点不同,理解的深度不同,所以抓住的信息也不一样,这从临作中都能表现出来。尽量一字一字地看,一笔一笔地看,对每个细小的变化都不要放过。要练就别人所不能察的本领,对观察到的东西最好用不同彩笔涂一下,临帖的时候多注意,要准、狠。

 (二)体会手势。手势决定了一个字的起始转换,决定了行气的贯通,决定了整幅作品的气场。一笔一势,顾盼生情,不理解这个关系,作品就会支离破碎,形成气阻,或各自为政,既没有道理,也不合生理,即使有性情,也是低级的小趣味。
[转载]梅花道场指月录                                典水书书袁宏道游记(2)

 (三)把握节奏,变速行笔,找准发力点。大家每谈行笔节奏,必谈提按,这其实是最简单的一种见解,古人的东西不只是提按所能解决的。

 (四)关于形象和意象的关系。开始阶段最好形象,学一家重点在找规律,找有特质的东西,然后再参入其他东西。当对点画有了相当深的理解后,意象就自然出来了。不能刻意追求,一味谈感觉,有时感觉会害人。

 (五)举一反三,临创结合。在精临阶段对每个字都要深入地去研究,不能走马观花,从头到尾写。我的方法是当临帖时,遇到一个字不好写就反复写,有时写几十遍,写像后通过记忆想一想这个字在其他字帖中的写法,凭记忆想到几个写几个。当然也可以在原来基础上进行改造,这其实就是一种创作和临帖的很好结合。
[转载]梅花道场指月录                               典水书书袁宏道游记(3)

 (六)临帖效果检验。提供三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是临帖时可以适当加入别的内容,一个字、几个字、一段话,假如和原帖风格接近,不唐突,说明字法基本过关。

 二是可找来一篇和所临字帖字数相近的一段文字,最好是古人手札(千万不要古诗词,因为那是古人创作时为了平仄凑的字,很多字不好写),按原帖的形制、感觉临出来,如果像,就算章法过关。

 三是对其他法帖进行改造。比如,我就曾经按照董其昌的笔法对赵松雪的行书《赤壁赋》进行背临,字法是赵松雪的,笔法是董其昌的。尽量除去原帖的影响,当然这要对二王体系有了深刻了解后才能这样做。

 

 五、杂谈

 书法比起经国之事,应该算是小道。古代的读书人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没有谁天天哭着喊着要当书法家的,他们考虑的都是学好本领将来可以匡济天下,亦或取得一点功名能够光宗耀祖,讨点个人实惠,书法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余事而已。

 但现在不一样了,认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还是瞒大的人,还是不少的。因为太在意,所以老虎屁股摸不得。或者大家都不容易,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得了。

 厚古而不薄今,是与时俱进的学习方法。尊重传统是美德,不菲薄古贤,有所发现,对事物本身的发展应该是有益的。但在今天,这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设想。古代人尚且可以对前人进行评论,但现在是万万不可以的,否则,就会引来口祸。厚古,对好的要厚,对不好的就不必厚。但现在是,不论好坏,统统厚!

 下笔的方向完全不可能是一个固定的方向的,老米的八面出锋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但就是有人不能理解,非要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下笔,这样不俗到骨子里才怪哩!

 在历史博物馆看古代书法展览,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从前向后瞻拜那些让我们魂牵梦萦的作品时,我们可以认知晋人的萧散简远,唐人的严谨法度,宋人的高尚韵致,元人对古典美的追求,明人的流美生动。但到了清人这一站,除了由明入清的几位大师外,单从作品上看,历史好象出现了断层。清人(特别是后期至民国)对笔法的理解都是建立在对碑学的理解上总结出来的,用这种方法作为标准,它的科学性是不是很成问题?清代的帖学,是否可以忽略不计呢?很有探讨的必要!否则,我们这一代甚至下一代在对书法的探索上依然是迷茫、糊涂的一代。

 为什么现代学者都争着说用笔呢?道理也很简单:一、书法已经不能当饭吃了。二、书法已经不能为自己谋取功名了。三、表明我知道得多,可以为自己的学者身份加分。四、当别人都相信我的时候,我的书法就能当饭吃了。所以,大牌学者往往先从兜售思想开始,然后才卖字的。他们总是一副高屋建瓴样子,其实笔下苍白得很。他们越起劲,书法的前途越堪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