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式”家庭农场

 苏迷 2013-11-21
“中国式”家庭农场
3月28日,李克强总理考察常熟田娘农场,在麦田埂上,向高健浩了解家庭农场的经营情况
金秋十月,田娘农场喜获丰收。高健浩开着联合收割机,在金灿灿的稻田里收割稻子。
  苏报记者 弓 玺 陈震欧 商中尧

  题记——

  “袁隆平是让中国 人吃饱,家庭农场是想 让中国人吃好。”

  ——高健浩

  白米饭好吃田难种,
  面向黄泥背朝天,手拿秧把把秧莳,横平竖直脚拖直。……这是白茆山歌《莳秧歌》里描绘的江南水乡初夏农忙时的情景。
  这里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河汊众多、灌溉方便,岸上稻田连片,是中国最适宜稻米生产的地方之一,这里就是被誉为“岁得常稔”的常熟。
  翻开宋代《宝佑琴川志》,当时这里籼稻、粳稻和糯稻的品种就多达35种。
  改革开放,让乡镇企业如星星之火在这片土地上以燎原之势铺开,形成闻名中外的“苏南模式”; 城市化进程,在这里催生了一个个“掘金”服务业的小城镇。
  然而,随着快速发展,土地和粮食,成为新的隐忧。
  打破瓶颈,需要找到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立夏时节,当我们踏上这片热土,走进田娘农场,在插秧机轰隆隆的声响中,不仅感受到“以工促农、工农互惠”的节奏,也感受着现代农业在这片富饶土地上喷发出的勃勃生机。
  20多年的摸爬滚打,一个个平凡的人和事,以浓烈的色调,涂染着这片土地。不经意间,一种带着“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我们眼前悄然展开——

  一

  3月28日,常熟古里镇芙蓉村的田野里,阳光明媚,一道道细细的田埂呵护着齐整的麦田。麦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预示着又一个欣然怒放的春天。
  田埂上,两个宽厚的身影一蹲一立,一边查看麦苗的长势和墒情,一边倾心交谈。
  当两双大手紧紧相握的时候,很难想到,他们中的一位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另一位,就是田娘农场的“当家人”高健浩。
  这是李克强总理上任后的首次地方调研。吸引总理前来的,是这里正在形成的一种农业经营新模式——家庭农场。
  2013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对于极具风向标意义的一号文件来说,这已是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问题。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明确要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这里一共多少亩地?”“每亩地流转多少钱?”“现在土地确权是不是你们的?”“你这里水分高了,所以小麦亩产也就700-800斤。你这是弱筋小麦吧?”
  “你现在碰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下一步发展,从体制上讲,你需要最大的支持是什么?”
  ……
  绿油油的麦田地里,李克强总理追问式地调研田娘农场的发展。
  从土地流转到家庭农场,还有农机合作社,一个又一个问题,总理问得十分细致。他对这里的麦苗很熟悉,对这里的种植、土地流转经验感到新鲜。
  临走时,李克强总理告诉高健浩:“你这个探索带有方向性。家庭农场、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在我们目前这个承包制的基础上,是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载体。希望你们在这个基础上大胆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经验,不光给苏南、给江苏,还要给全国积累经验。”

  二

  家庭农场,对于一个生长在城市的人来说,也许陌生,但对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高健浩来说,却很亲切。
  “土地一定要交给农民种,精耕细作才能长好庄稼。”
  话很朴实,却渗透着中国农民的智慧。
  高健浩是个土生土长的庄稼人,目光炯炯有神,长得高高大大,说话带着浓重的常熟口音。
  老高从小热爱土地,也热爱着农业技术和创新。1962年,他就师从水稻专家陈永康,在农田里播种希望。
  人民公社的年代,高健浩利用老鼠吃剩下的48粒稻种,神奇地培育出水稻高产新品种32-78,并在苏州地区推广,种植面积达60万亩。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有一次,村里来了位叫翰丁的美国农业专家。
  当时,高健浩还只是一个生产队的农技员,听说来了外国同行,既兴奋又好奇,他的心里,特别感兴趣的就是想知道美国农民是怎么种田的,有什么高招能让地里多打出粮食来。
  于是,他一有空就磨着翻译找翰丁聊天,又打手势又比划,聊种地的那些事儿。
  土地和庄稼虽然不说话,却是最好的媒介。
  洋专家介绍了好多新鲜事,高健浩听得入了神。
  翰丁说,在美国,好几千亩的农场里,农场主一般只需雇三四个人,就能把日常农活做完。高健浩算了一笔账,这样下来,一个人就能种1000亩地。
  想不通!当时他们全村耕地加起来才3522亩,但得靠村里2000多人起早摸黑地种。一年下来,每人2亩地都不到,打的粮食不过千斤。
  这么高的效率,美国农民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中国农民什么时候也能这么牛气地来种田?那一刻,芙蓉村这位年轻的农技员在心底深深发问。

  三

  这个疑问一直困扰了高健浩近20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后来外向型经济的勃兴,迅猛的工业化浪潮带走了江南农村的大批青壮劳力。
  不少农民开始进城务工或下海经商,钱赚得比种田更快、更多。于是,农田开始被忽视,务农被看成是没出息的营生,出现了“田里荒的人家有钱,田里好的人家没钱”的现象。
  看到昔日肥沃的土地被大片撂荒,高健浩的心坎就像被犁过的田,钻心的痛。他很想把那些被抛荒的土地包下来自己种,但承包土地在当时可没那么简单,需要冒极大的风险。
  “土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绝不能一直这么白白荒弃。风险再大也要干,出了问题我来担!”
  在和村里几个同样深爱种田、懂得种田的乡亲商量之后,当时已是芙蓉村支部书记的高健浩毅然决定“搞把大的”。
  1992年春,一心想种田的高健浩带着17个村民,提着简易的行囊,踩着自行车,满怀豪情地骑到50多公里外的昆山正仪镇,承包了当地4800多亩水稻田。
  农民跨市承包大片土地搞种植,这在当时的苏南地区还是头一遭。
  第一次“吃螃蟹”,高健浩胆大心细。
  他邀请了当地乡政府、供销社、银行、粮管所、村支书一起坐下来,进行“六方会谈”,讨论如何来稳妥地运作这件新鲜事。
  老高提出了一个对当时来说十分“超前”的方案。“我有个条件,承包农田的种子我们自己解决,种粮所需的农资贷款由银行帮我们解决,粮管所可以担保。粮食卖掉后把钱交给粮管所,扣除租金、农资、人工等成本后,多下来的部分就是我们承包者的收入。”
  末了,他还补充一句:“假如我们种不好那些田,出现抛荒,我愿去吃官司!”一席话掷地有声,说得在座的都笑了,也服了。
  就这样,一个朴实的农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中国农村,开创了农产品抵押信贷的新路子。
  田埂外的资金问题好不容易解决了,但田埂内的难题依然硬邦邦地摆在那里:没有大型现代化机械设备,每个夫妻档承包户得种近300亩地,好多地里早已荒草齐腰,坑坑洼洼……眼前的一切,又一次让种田能手们犯难了。
  这时,爱动脑子的高健浩想起了早先试验成功的“水稻免耕法”。
  这是一个直接把稻种撒到水田里的“懒法子”。尽管会多消耗些种子,但比弯腰插秧的效率高出好多倍。
  4年,风里雨里,一脚泥一脚水。
  高健浩骑着他的28吋的自行车,像开着一辆“老坦克”。从常熟白茆到昆山正仪,不知奔了多少个来回。为种好田,他不停地为“伙伴们”鼓劲打气,提供各方面的服务。
  其间,年事已高的母亲一度病重,让高健浩心急如焚。但他心里,还是割舍不下昆山的那片地,那里的庄稼,那一帮无怨无悔跟着他辛勤包田的兄弟。
  一边床前尽孝,一边田里奔波,老高累惨了,一家人也仿佛被他绑上“战车”,只能隆隆向前开。
  没有更多地陪在老母身旁,老高有悔,但无怨,因为他深知,自己选择的这条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土地不会辜负勤劳的人。
  1996年,高健浩带领的17位“种粮勇士”衣锦还乡,每人怀里都揣着足够在常熟城里买套别墅的现款,回家盖起了新楼房。

  四

  昆山包田,高健浩尝到了“甜头”。
  在品尝丰收“甜味”的时候,他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同样是一块田,分了合,合了分,为什么农民的积极性会有那么大差异?
  表面看,这是一个关于土地得大块分还是小块分的问题,其实,这更是一个关乎构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的问题。
  改革,往往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安徽小岗村发轫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土地迸发出新的活力。
  但十多年后,小规模的家庭经营受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影响,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是农户承包地块比较零散,不便于现代化的耕作和管理;二是土地平均承包块小量少,农民靠土地增收致富艰难,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有田无人种与有人无田种两种情况并存。
  这些矛盾,在苏南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对土地怀着深厚感情的高健浩开始静下心来思考。
  总结昆山包田,他发现,采用以家庭为单位,适度规模的土地集中耕作,再加上统一服务,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土地的产出效益大大提高。
  这是一个普通中国农民,用自己的实践寻找出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如果说,规模化经营让高健浩触摸到家庭农场的“影子”,那么,对土壤肥力的研究,让他叩开了农业发展的一扇“新门”。
  没有一个农民不爱土地,但是“承包”使农民对短期土地产出的效益分外“重视”,过度使用无机化肥,表面上方便有效,但长此以往,却造成土地板结、肥力下降、水体污染,让农产品的“含金量”也大大打了折扣。
  要好粮食,就要有好土壤,要好土壤就要好肥来养。
  高健浩清清楚楚记得,当年种田人是怎样呵护土地的。
  割草养猪罱河泥,那一船船从上海、苏州运来的黄粪,可是庄稼人心中的“黄金”。但是这些年来,养猪的不种田,种田的不养猪,人畜粪便直接流入河塘,被农民视为“农家宝”的有机肥不仅得不到利用,反而成为严重污染农村环境的公害。
  能不能搞一种“既养护土地,又高效高产”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2002年初春,常熟一家利用畜禽粪便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公司,因为资金困难等诸多因素,没开工就运行不下去了。
  这是一个机会,是“干”还是“看”?曾做过生产队积肥员的高健浩,又一次面临选择。
  眼看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一天天遭受污染,彷徨在田埂上的高健浩,仿佛听到了大地母亲哭泣的声音。
  那一刻,一个声音在这个老农民心里响起——一定要复活这片土地!
  57岁的高健浩挺身而出,从镇建管所所长的位子上退下来,毅然接手这家“常禾生物有机肥料有限公司”。

  五

  “办肥料厂,老高昏特哉。”
  “好好的办公室不坐,偏要往粪堆里钻。”
  “有饭做粥吃,老高要寻苦头吃。”
  顶着身边众多异样的眼光,高健浩把家人召集到一起,要用全家50万元积蓄办厂。
  全家人惊呆了。粪肥被弃用不知多少年,如果没销路,就是500万元砸下去也是打水漂。
  高健浩倔强地说:“我等得,地等不得。”
  女儿高美真看着父亲那么坚定,心软了,“让他干吧,不然他会难受的。”
  在给有机肥品牌起名时,高健浩说:“我们要对得起子孙后代,对得起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有机肥是最好的肥料,是大地的母亲,就叫‘田娘’吧。”
  万事开头难。
  随着田娘公司开工,盖楼搭棚,引进设备,请教农科院专家改进工艺,让高健浩头发更白了,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
  从常熟周边收购来的人畜粪便,经过烘干、微生物发酵、粉碎、合成等多道工序,最后加工成颗粒状的无毒无臭、肥效全的有机肥。
  一开始,周围的农民并不认同,觉得有机肥不就是平常的农家肥吗,用起来还费时费力。任凭高健浩说破嘴皮,白送肥料,依然收效甚微。有一次,为了让他们相信田娘有机肥干净无毒对田有好处,老高甚至把肥料放进嘴里。
  有机肥比不过化肥?高健浩不信这个邪,决心和化肥打一场持久战。但公司亏损严重,连发工资都成了难题。
  高健浩闷在家中想了三天,憋出一个“笨法子”:别人不用,我自己租地,自己用。
  公司成立两年后,高健浩挨家挨户去“租地”。他以自己种田的特长,和昆山包地的影响,动员农民跟他合作一起种。
  2004年,农村土地流转在政策上尚未破冰。不知道水深水浅的高健浩,还是凭借从村民那“租”到的500亩地,成立了“田娘农业生产合作社”。
  500亩地,让滞销的有机肥有了去处,让被逼到墙角的高健浩站稳了脚跟。
  2006年,高健浩成立了米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让田娘农场拥有了6800亩经营土地,逐渐形成了“公司+农场”的运作模式。

  六

  “人病了影响生活,田病了,也会出问题。”
  仅仅满足“产销”,并不是高健浩心目中真正的“家庭农场”。在丰收的喜悦中,他敏锐地察觉到土地的问题。
  “或许,我们能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但仍可能保不住粮食安全。”
  高健浩忧虑,“重金属、化肥农药等污染,农田正在不断被侵蚀,就连黑龙江引以自豪的黑土,也在逐年变薄、变瘦。”
  事实上,数据统计,国家每年因土地污染而导致的粮食减产高达100亿公斤。
  而老高心目中的“田娘”,要做的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农业。
  除了在自己承包的田里使用,他还联系好村子附近的一些蔬菜种植户,免费提供有机肥。随着一茬一茬蔬菜收获,人们拿施用化肥的来比较,发现不仅病虫害少,而且蔬菜口味更好。
  富含氮磷钾等十余种肥料元素的有机肥,让人们祖祖辈辈依赖的土地,慢慢发生着变化。土地在“复活”,一些常用化肥的田地里,曾经消失的微生物、蚯蚓都重新出现了。
  2005年,田娘公司集中零星土地,推广有机肥,大面积种植优质水稻,引得专程前来考察的丹麦专家竖起了大拇指:“了不起,中国农民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个世界难题!”
  正当高健浩准备扩大他的“土地复活工程”时,突如其来的天灾几乎击垮了他。
  2008年,一场百年难遇的大雪,压塌了肥料厂的全部厂房。7年心血毁于一旦,高健浩站在一片狼藉的场地上,忍不住哭了,他不知道从何再筹资金重建。
  然而,南京农业大学的土壤专家沈其荣教授电话打来,鼓励他,许多客户也打电话支持他,他的妹妹和女儿也带着支票赶来……
  挑战越大,老高的斗志越强,“一定要让有机肥走向全国,修复那些常年得病的土地。”
  凭着对土地的热爱,凭着不服输的劲头,高健浩在废墟上几乎是重建了一个“田娘”。
  田娘农场的粮食产品逐渐获得认可,田娘牌有机肥系列产品不仅在省内热销,同时远销到山东、山西、安徽、江西等十多个省市,还出口到了东南亚。
  田娘农场开始在全国范围复制自己的经营模式。通过和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种田大户孙圣海合作,田娘农场在东北建立了优质水稻基地3万亩;与江西省浮梁县合作,开发种植适合婴儿食用的“宝宝米”以及绿色环保无公害的生态茶。
  “废弃物收集——有机肥生产——返回种植业——优质农产品生产”,一条绿色的循环产业链,在田娘农场的带领下悄然延伸。
  田娘农场把困扰中国、乃至世界的农业污染“大包袱”,变成了一个香喷喷、金灿灿的循环经济新产业。不仅启迪了国内农业的发展新思路,也引起了国外专家的关注和赞叹。
  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田娘颁发了“中国绿色责任贡献奖”,环境规划署创始人斯特朗握着高健浩的手说:“谢谢您,向您致敬,中国人。”
  2011年10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到常熟,欣然为“田娘农场”题词。站在水稻基地的田埂边,袁隆平称赞高健浩:“你这个农民,真了不起!”
  2012年,田娘处理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12.3万吨,实现有机肥销售4.2万吨,成为全国有机肥生产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
  2013年,就在李克强总理考察田娘农场时,高健浩向他建议将有机肥加入全国层面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逐步提高使用有机肥的使用比例。
  “总理非常重视,现场指示农业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回去研究”,高健浩说,使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环境,也有利于保障粮食的品质安全,更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条被学者称为“现代农业经济循环圈”的路。
  高健浩一路走来,走得艰苦,也走出了满满自信。
  尤其是得到了总理的认可鼓励,让他更坚定了通过“家庭农场”走向现代农业的信心。
  2013年4月,高健浩从工商局领到了营业执照,这也是常熟第一家正式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

  七

  量子基金联合创始人、世界级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曾预言:“未来中国最好的工作就是做农夫,就是经营农场。”
  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最需要的是人才。
  事实上,摆在人们面前的却是这样一个场景:
  “细看垄上尽白头,种田难有年青人”,一茬又一茬的年轻壮劳力弃田而去,汇入“农民工”大潮,一代又一代“农”字头大学生,纷纷转业改行。
  高健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现在最缺的,就是能投身农业发展的年轻人才啊。”
  田娘要发展,更需要会用电脑种田的现代农民。
  只有初中文化的高健浩,把目光瞄准了大学。
  田娘首先成功“联姻”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贫困学子,设立“田娘”奖学金,还拿出一百万元培养方方面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包括从农机操作、检验到加工生产等。
  求贤若渴的他,几次跑到高校里,和大学生们面对面地谈农业的理想,勾画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一个,两个,三个……慢慢地,开始有大学生心动了,被这个绿色的梦想吸引,来到田娘农场这块希望的田野。
  在田娘的办公大楼里,如今已有25名各种专业的大学生。他们青春而忙碌的身影,活跃在电脑前,奔走在田埂上。
  王强在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2004年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留在大城市,听说这个“IT男”要去田娘当农民,同学们都惊呆了。
  勤学肯干,爱钻研、求上进,高健浩十分欣赏小伙子身上的这股劲,几年考察下来,决定任命他为“田娘公司”总经理。2007年,他还考上了南农大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如今,他的QQ签名也俏皮地改成了“农夫,山泉有点田”。
  “80后”的夏伟,虽然学的法律专业,在田娘,他负责农场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及市场销售。
  “高总鼓励我们大学生空闲时学农机,每拿到一种农机的操作资格证,就能享受每月100元的补贴。”小夏如今已经拿到了小麦收割机、水稻收割机、插秧机、大米加工机4种农机的操作证。到年底,还能拿到25亩地2万多元的土地分红。
  这两天,压力最大的要数杜君了。这个来自山西的小伙,被派去南京,苦学开“直升机”的本事,一个半月的课程,光学费就要2万多元。
  2013年9月,为了提高田间喷灌防虫的效率,高健浩花了40多万元预订了2架无人植保用直升机,12分钟就能完成喷洒16亩地。
  凡是进了田娘的大学生,至今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
  “人人依赖农业生存,不能看不起农业。我们要做实实在在的示范,证明现代农业同样大有可为。”高健浩说。

  八

  金秋十月,记者再次来到田娘农场。初夏时绿油油的秧田,已经铺满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微风卷起千层浪。
  秋阳下,高健浩的同事们开着收割机忙碌地抢收,丰收的喜悦映红了脸庞。
  “探索现代农业,土地也能产出黄金来!”总理的话,言犹在耳。总理到过的那方田里,他们打出了亩产680公斤的高产稻。
  收割机的轰鸣声中,高健浩幸福地张开双臂,似乎要拥抱这片丰收的土地,他觉得他离梦想越来越近。
  这是一个中国农民的农业现代化梦想:让土地变得更健康,让全国的老百姓吃上更健康的有机农产品,让田娘农场这个“中国式”家庭农场的模式,播种到更多地方。
  这就是一个农民对土地的报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