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阅读中触摸时间的刻度

 yaoqianghao 2013-11-21
琥珀桃仁在阅读中触摸时间的刻度(一)

    教师的职业可以平淡,但不可以平庸。人生有限而阅读无限,忙忙碌碌中,为自己的心灵留一处空白,留在墨香书页里,留在静心阅读中。 

1、我一直认为人的一生也就是两件事,一是做人,一是做事。做人要保持平常心,做事要认真去做,不能躺倒不干。而教师做事就是去找到符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他找到一个起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把这件事情踏踏实实做好,从一件件小事做起,这就是作为一个老师起码的标准了。这样学生和老师都平静下来,脚踏实地做事,不再好高骛远。这就避免了眼高手低的情况。  (摘自《十六位名家的智慧档案》 魏书生篇)

2、我制定了很多班规班纪,但不是我一个人制定的。是学生提出建议,班会讨论,大家一起商量后制定出来的。制度形成后,大家相互监督,一起落实。爱学生的观念和行为每个老师都有,关键在于怎样通过合理的,符合实际规矩、办法把这些爱一点一滴、每时每刻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制度也可能遭到抵触,如果大多数人反对,那就改。如果是少数人,那就找原因。制度是死的,执行的时候要有弹性。(摘自《十六位名家的智慧档案》 魏书生篇)

3.教师这一职业决定了教师都具备进行科学研究的机会,但有机会是一回事,有没有科研能力是另一回事。写文章就是抓住机会、利用机会进行科研的有效途径

4.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你老师就不要替代。如果你替代了,你这是剥夺人家的权利上,压抑人家的才能,助长人家的信赖思想。

5.当你把学生看成天使,那你天天生活在天堂里;当你把学生看成魔鬼,那你天天生活在地狱里。

6.教育是什么?就是帮助人培养良好的习惯.

                                   (摘自《十六位名家的智慧档案》 魏书生篇 )

7.教学不仅是为了孩子学习,还是为了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学不仅是为了学生获取知识,还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教学不仅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作准备,还为了今天获得幸福人生。

8、改革探索,需要热情,需要主动,需要一股子劲!

                          (摘自《十六位名家的智慧档案》李吉林篇)

 

9.李镇西:不是我爱学生,而是学生爱我。学生都是爱老师的,关键是老师能否感知学生的爱。

10.“当班主任疲惫了怎么办”,李镇西的回答是:一是感受学生的爱,为了学生的爱尽自己的责任;二是把每一个工作日都当作创造日。

11.真正的爱应该是一种大家爱,是爱所有学生,爱身边所有的人。

12.“爱心教育好是好,但有的学生实在太调皮,根本管不住呀!”李镇西的则说:爱不等于教育的全部,但教育不能没有爱。爱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爱心超出一定的限度就成了溺爱,而有的爱心体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侵犯了学生的权利,这种爱是扭曲的爱,甚至是专制的爱。

13.教育只谈爱心是不够的,这完全没有抓住教育的本质,爱心不一定包含民主,而真正的民主必然蕴涵着爱心。

 (摘自:从爱心到民主的班主任---李镇西)2009.2.27晨

14.李镇西自己爱读书,也影响学生热爱读书,他不仅读书,还喜欢写作,他每天把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生活记录下来,所以,近几年,他连续出版了10多本专著,别人很奇怪,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得益于他长期勤奋的积累。

15.李镇西说:“校园生活应该有一些浪漫的气息,应该有一些炊烟,有一些山 中的气息......教育应该给孩子留下一些浪漫的回忆,而大自然这本书不能不读,否则教育是不完整的,是空洞的。” (摘自:从爱心到民主的班主任---李镇西--生活语文)

16.李镇西:无论是爱心教育还是民主教育,在我看来,都不是一种要求很高的技术或能力。实际上,它只是教育者应拥有的一种情怀,它当然可以体现在一些做法上,但首先它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情怀。 (摘自:从爱心到民主的班主任---李镇西--教育学生,心要蹲下来)

17.李镇西:我对我的学生讲做人要有四点:一是要善良,二是要正直,三是要机智,四是要有文化。 (摘自:从爱心到民主的班主任---李镇西--教育学生 心要蹲下来)

18.作为教师,我最希望校长具有知识分子的情怀来管理我们,而不是把我们当作打工的来管理我们。我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校长?第一,要做一个有人情味的校长;第二,要做一个率真的校长;第三,希望自己在工作中有创新;第四,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校长。 (摘自:从爱心到民主的班主任---李镇西--做不记普通教师的校长)

19.我想我们是为未来而工作的,我们培养的是明天真正的公民,但我们要着眼于今天的点点滴滴的细节。 (摘自:从爱心到民主的班主任---李镇西--真正爱学生)2009.3.2晨 

20、既然只能当教师,那么悲悲戚戚也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先择后者!怎么才能高高兴兴当呢?我就多想孩子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这样孩子们也越来越爱我了。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能不高兴吗?

21、对于让人头疼的孩子:我换一种眼光,那就是科研的眼光。我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班集体呀,后进生转化呀。。。)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后进生的称谓)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

22、“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23我一直把学生的满意当做我工作的目标,没去想过要去和谁争名夺利.

24、宁可暂时被学生欺骗,也不冤枉学生。

25、转化后进生的五个原则:1、建立感情2、充满信心3、降低 要求4、允许反复5、集体帮助

26、青年教师如何赢得学生威信,我的回答是:1把课上好,2不拖堂

27、反思自己,读书写作,老师才能成长。教书,读书,写书,思考,这是教师每天应该做的。

                                                                   李镇西《 做最好的老师》2009.3.3晨

 28、很大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加困难。对教师来讲,真正的爱,是对孩子们一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的爱,它需要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观察。当发同学生需要温暖时,不要直接给他温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对他说:“你可以去打柴。不会打?我告诉你怎么打。”你可以远远地看着他--如果他不能划着火柴,可以给他做一个示范,再让他自己做。绝对不要代替他去做该由他自己做的事情。这种爱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是对他一辈子负责的爱。

29、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教育要想长久作用于心灵,必须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自省自悟,作出自己的选择。我以为应该使学生真正体味到学习、求知、成长的艰辛和快乐。

                                         (摘自:张思明 《重建教师的新师德》 2009.3.5晨)

30.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摘自: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第一章 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31.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甚至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但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32.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裴斯泰洛齐在《 与友人谈斯坦兹经验的信 》中这样深情地写道:“我决心使我的孩子们在一天中没有一分钟不从我的面部和我的嘴唇知道我的心是他们的,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他们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有些在成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儿童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而变“不可理解”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优秀教师赢得学生心灵的可贵之处。

31.作为成人,教师当然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但教师的职业却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的艺术 》)也许你并不喜欢足球,但你的学生在课间谈起马拉多纳便眉飞色舞,那么你最好关心一下电视台的足球赛转播;也许你对港台流行歌曲并不太感兴趣,但你的学生对此如痴如狂,那么,你也不妨多少听听刘德华、张学友;也许你并不爱看武侠小说,但你的学生有时连上课时都在偷偷地读金庸、梁羽生,那么你也不妨硬着头皮读读《 鹿鼎记 》《 倚天屠龙记 》……这绝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而是教育的需要: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带他们去郊游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们的愿望,而更多的是出于老师自己的兴趣时,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33.教师的童心意味着具有儿童般的思维。我们常常说要多理解学生,但有时学生的言行,站在教师的角度看,是很难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这当然不是说要把教师的思想降低到学生的水平,而是说如果我们学会点“儿童思维”,将更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学生,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并教育学生。正是具备了“儿童般的思维”,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韩凤珍同志在教育中努力发现孩子们身上缺点的可爱性。韩老师曾在《 彻底解放那些被冤枉的孩子 》一文中举例分析说:“一个低年级小学生家住三楼,家里水管坏了,她看到爸爸妈妈常到一楼提水,并很注意节约用水。有一天,她学习刷锅洗碗后,又坐在小板凳上,在锅里洗起脚来。爸爸妈妈一见,全都惊叫起来:‘你怎么能在锅里洗脚呢?’那小女孩却回答说:‘我洗完了碗,见锅里的水还很清,倒掉多可惜啊,就洗了脚嘛。’……此类事例举不胜举。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的美好的动机去做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寻求心理满足。但是,他们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考虑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坏事,这是很自然的。因此,我们把孩子们做的那些动机好效果坏的蠢事,称之为‘可爱的缺点’。”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学会“儿童思维”,教师才能够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

34.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有儿童般的纯真。童心,表现为纯朴、真诚、自然、率直,而这些也正是人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生活阅历赋予我们成熟,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文化知识赋予我们修养,人生挫折赋予我们机智……但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对假恶丑的毫不妥协,火热的激情,正直的情怀,永远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当教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他就开始置身于几十位学生的监督之中,老师哪怕表现出一点点矫饰、圆滑、世故、敷衍塞责、麻木不仁、玩世不恭……都逃不过学生那一双双明净无邪的眼睛,并会在学生纯洁的心灵中蒙上阴影。作为社会人,教师也许会有几副面孔,但面对学生,教育者只能有唯一的面孔:诚实!须知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正直只能以正直来铸造。正因为如此,卢梭在《 爱弥儿 》中告诫教育者:“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 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告诉我,童心于教育弥足珍贵。有人曾经对此表示质疑:“童心固然可贵,但童心怎能取代教育?”我的回答是:“童心当然不能取代全部教育,但教育者的童心是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我甚至认为,没有教育者的童心,就没有完美的教育。

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摘自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 童心是师爱的源泉)2009.3.6)

35.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欣赏者。

36.教师只能与学生一起成长。

37.教学,是师生双方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舞台。教学不是教师单纯地为学生付出,而是教师创造性生活的一部分。

38.教学改革只是在这种学习的环境中,扎根传统,同时有所突破,而并非是将原有的精华整个翻过来。

39.其实,老师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环境,更多担当的是一个导演的责任,从学生的成功中体会幸福和产生新的超越自己的冲动,同时不断提高自己。老师拿教科书教学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摘自:张思明隽语)

40.先让学生玩起来,把玩进行到底。(2009.3.15晨)

41.在孩子身上寄寓希望越多越容易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会成为父母理解孩子的障碍。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无助于我们去接纳一个生命。

每一个人都是遗传和文化的产物,每一代人都只能进步一点点。寄寓希望太多,要求太严格,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珍惜和爱护孩子身上已有的,也是一种理性的态度。

42.我曾经主编了一本书,《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子女》,我发现有不少教师教育自己的子女很失败,做教师的孩子除非极有天份,要不然普遍比较压抑,道理很简单:

几乎所有的教师在内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所有的学生都要厉害。

作为教师总是会对自己的孩子要求更严格。

作为教师更难接受自己的孩子可能只是一只丑小鸭。

作为教师,面对自己孩子的落后与不足,往往会更强烈地感到有失面子。

我这里举的是教师的例子,其实很多所谓的成功家庭往往也会对孩子更为严苛。他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要么特别自卑、懦弱,要么就会特别叛逆。

作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从幻想到接纳的过程,就像我们要理解世界的复杂性一样,每个来到世界上的孩子也都有各种各样的可能,一次看似简单的生育背后,其实是一次重大的命运的考验。

43、实际上,也只有你站在孩子一边,你才可以成为一个父亲,你才可以成为一个母亲,你全身心地投入对孩子的养育,慢慢地就可以从你脸上看到更多的慈祥,从你脸上就可以看到对生命的柔情。你人生很多思考,会因为“这一个”孩子而改变。

如果要归纳一下,以上我所讲的内容可以总结为:父母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

而这个责任从孩子孕育伊始就一直伴随着我们,为人父母大概也是世界上唯一不可退休,难以找人替代的工作。

44、实际上养育孩子比所谓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情感,每个父母在孩子身上最重要的投入就是陪伴。

45、其实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就是一个莎士比亚,首先关心的不是他的天份,天份是很难判断和预见的,天份大概也是后天很难再帮上什么忙的,“父母不傻,孩子大概也不会太傻”,但父母要真的遗传了什么“傻”,那则是我们要讨论的另外一个问题。我现在说的是我们要把“加倍精制”理解为对孩子细致的关爱,这种关爱的落脚点首先应该放在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正常的健康的人上。受到疼爱的孩子不一定都会成为天才,但受到疼爱的孩子一定会更为健康,更为聪明,更有幸福感,也就是父母抚爱的手,能使我们从孩子脸上看到天真、自然和明亮的欢乐。

46、全家一起吃饭,孩子更优秀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一种生命性的行为,你必须在孩子还在童年时就尊重他这样的需要,用心培植他这样的需要,肯定他这样的需要。人与人之间,包括家人之间一旦形成隔膜,你想改善它,麻烦不在于道理上有什么难以理解——交流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文化方式,是一种生命的自然——尤其在在亲人之间,我们往往更会在意自己的内心感受,改善也会变得更为困难。

47、爱是需要说出口的,爱需要表达,爱是需要不断去表达的,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爱的表达应当成为一种习惯,这就是家庭文化最核心的元素。我们看着孩子的眼睛,说出自己最想说、最应该经常说的话语,它能够直抵孩子的心灵,成为最美好的鼓励,最美好的慰藉,最重要的精神食粮,我深信对孩子真挚同时让他可以不断感受到的爱,一定能够帮助她更好的成长。

48、应该每天都拥抱一次,孩子越小,我们越要经常拥抱他,同时把这样的拥抱坚持下去,每天无论多忙,都应该对孩子说一些柔软、甜蜜的话语,每一天都注视着孩子的眼睛倾听他、欣赏他,也让孩子分享你内心的情感。

49、目前最需要我们意识到的,家庭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交给爷爷奶奶,交给亲戚,交给熟人,孩子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而在城市里,很多的父母出于各种原因,下班后不能及时回到家中,回到孩子身边。今天儿童教育的缺失就会变成明天家庭的灾难,变成社会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50、要把带上孩子再去打工变成我们生活的信念,变成我们生活的勇气和责任,再困难也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这可能是对我们社会生活在最底层的父母一个最大的挑战,但是,我们只能去承受。

51、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让孩子远离孤独、无助与恐惧,看着孩子长大也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52、我们非要知道这个孩子今后会成为谁吗?我们能够知道这个孩子今后会成为谁吗?我倒是愿意相信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教育就成功一半了。

53、时常我们总以为我们投入工作、投入应酬的时间越多,越能够提高家庭的经济状况,越能给家人带来幸福,现在我们也都要反省一下,真的是这样吗?当应酬成为习惯时,我们还要多少时间陪伴孩子,陪伴家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失去的很可能就是孩子的未来。

54、无论你多艰难、多忙碌都应该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是天职,也是美德;下班的路就是回家的路,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你就会少犯很多错误,你对孩子的爱越多,你的烦恼可能就会越少。

55、一个人最难改变的就是自己的生活方式,人活在自己的习惯之中。

一个人最难改变的就是自己的认知方式,人活在自己的理解之中。

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从责任开始,从反省出发,在改变中去承担责任,在反省中去获得新的智慧。

                                                              --张文质(3月19日晚)

56.有些课堂的问答,是一个有领导的猜谜游戏。(3月20日晨)

 

2009年4月

1.基础教育的学校,应当以开发学生潜能为己任,而潜能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得到展现和发展。

2.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机会就是教育”

3.我们的学校应当建成多彩的乐园,为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

4.在美国,实施多元智能理论的重点学校,他们有一条重要的办学宗旨,那就是“每天都要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多元智能,从而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5.只有建立个人化的教育(personalized education)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真正在学习中发现自己身上的财富,使人的良性发展成为可能。

6.加纳德在,《学习的纪律》一书中已经将教育目标归纳为四大项:“传递角色的扮演、灌输文化价值、识字能力、教授学科与学科思考方式。”他认为教育的内涵应该包括“动机、情感、社会与道德实践,以及价值观”。对于教育来说,其生命在于追求“真”“善”“美”,就教育的内容而言,这三者则体现为“科学、艺术与道德。”

7.吕型伟教育思想点滴录:

质量观:有外国朋友问我:中国的教育怎么了?我说,中国的教育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抓升学率,升学率对基础教育是一件压死人的事。

看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关键看“成才率”,就是看这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参加工作以后对社会的贡献如何,是否成长,而不是看这个孩子目前考了多少分。

人才观:人才的含义:先成人,再成才。

做人的标准:做一个文明人、做一个现代人、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地球人

每个人都是凭自己的个性、特长和能力在发 展自己。每一个学生我们都不能放弃,每个学生只要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宽松出人才,表扬出人才,榜样出人才。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

德育观:人都是可以教育过来的。如果教育不好,只是说明教育的火候不到或者教育的方式有等改进。

德育面临的新挑战是网络时代带来的挑战。网络是个好东西,但它有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

现在的教育是补短教育,结果长处失落了,短处又没有补好。我们要将补短教育变成扬长教育。

一个人一辈子能够干好一件事就很不错了,不可能样样都好。

一个人做教师,如果不当班主任,那么他只是做了半个教师。

 

 

 2009.10.29(晚)爱使我们有所收获

爱学校,应该像爱家一样。

爱教师,应该像爱朋友一样。我们要关心教师的生活;我们要关心教师事业的发展;我们要对教师有宽容之心。

爱学生,应该像爱孩子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