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誌怪故事集《聊齋誌異》

 雅軒 2013-11-23

中國誌怪故事集《聊齋誌異》

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
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
─ 王漁洋 ─ 

兩百多年前,山東淄川蒲家莊熙熙攘攘的市集中,有個書生模樣年輕人擺的攤子特別引人注目。他坐在席子上,微笑著聽對面的一位老人說話。一旁的爐火煮沸了,書生沖了壺好茶端給老人。老人聞了一聞,心想:「這可是有名的雪峰茶啊!」他只是說個聽過的奇聞異事,就得到好茶招待,這個年輕人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這個聽故事的人名叫「蒲松齡」,他從小跟著父親讀書,十九歲那年,參加縣、府、道三級進學考試,都考了第一名。鄰人紛紛前來道賀,認為蒲家一定會出狀元。可是,除了這三個第一名,蒲松齡的考運差透了,每次進城考試,都灰頭土臉的回家。
考不好,怎麼辦呢?還好蒲松齡只是考運不佳,他滿滿的學問,正是許多家塾、私塾想延聘的人才。因此,他教了一輩子的書,不知是多少小孩的啟蒙老師。但是蒲松齡發現,不是每個人都「讀書」,還有那些「不讀書」、「沒機會讀書」的人啊!於是,他想到透過發人深省的故事,傳達為人處事的正確態度。
他開始蒐集鄉野間的各種鬼狐神仙民間傳奇,再經過鋪陳潤飾,成為一篇篇好看的故事。“聊齋”是蒲松齡書房的名字,他從三十歲左右開始寫,四十多歲完成了《聊齋誌異》。之後不斷增補,在他七十六歲去世時,這本《聊齋誌異》已經有四百多篇的規模了。
在中國有許多古典文學名著,都是作者去世一段時間之後,才被人發覺出來加以傳抄刊刻印行的,連《聊齋誌異》也不例外,直到在蒲松齡去世五十年後,才被大量刻印出版,而且流傳到鄰近的日本,對日本文學造成重大影響。因此,《日本百科事典》中曾經讚美說:「……情節變化曲折,文字簡潔、清新,是中國誌怪文學的傑作!」
雖然《聊齋誌異》是有名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還陸續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流通於世界各國,但是很可惜很多人都只“聽說”過,卻沒有“閱讀”過原文,搞不好你也是如此,其實若於秋夜讀之,常會令人恍惚若有所見,似有所悟,且於現實與虛幻兩極間徘徊不已唷!試讀看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