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流来淮上,墨韵动京华

 老樟xy67896789 2013-11-24

淮上清流——杨士林师生书画展在京隆重开幕





      清流来淮上,墨韵动京华。近日,“淮上清流—杨士林师生书画展”在北京文博会期间亮相郎园文化节。展览共展出知名书画家杨士林先生及其弟子们近期创作的书画精品近100件,为北京文博会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杨士林是当代著名书画家、美术理论家、收藏家、文化学者,现为上海复旦大学国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其书法作品有“瘦硬” 、“古朴” 、“沉静”之美,作品曾在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地展出。出版有《郑板桥传》、《郑板桥评传》、《金文百联集》、《游心集》、《洪武中都城陶瓷萃珍》、《墨海潜游—杨士林书画集》等专著。杨先生创作著述之外,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倡导“深入传统、倚帖创作”的学术理念,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书画人才,形成了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淮河魂”艺术群体。群体中有10多人上百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大展上获奖、入展,并先后在蚌埠、合肥等地举办五次“淮河魂书画艺术展”,引起当代书画界的广泛关注。

  本次展览的近百件书画作品立足传统而锐意求索,亲古人而远时俗,既体现了书画家们深厚的传统功力,同时又赋予传统经典以时代的解读,并深具淮河地域的文化内涵。展览为首都秋日的文化生活带来了一股艺术清流。


     2013年11月

1 杨士林师生书画展现场照片2.jpg (105.14 KB, 下载次数: 1)

1   杨士林师生书画展现场照片2.jpg淮上清流——杨士林师生书画展


     前言



   我们生活在新世纪的开端,高速发展的社会形态,变幻无常的信仰追求,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无孔不入的名利欲望,何来闲心染翰濡墨?



  然而有一群人,不居于京师高堂,偏隅于淮水之滨,虽身处不同职业,却坚守着共同的艺术创作理念。二十年如白驹过隙,这群人中的很多人已经从青年步入中年,但是他们在书画艺术上的执着、坚持和热诚却从没有消减,反而更加的炽烈。这就是杨士林先生及其学生组成的“淮河魂”艺术群体。



  这个群体肇始于中国书坛各种观念和主义泛滥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时任安徽蚌埠书画院院长的杨士林先生痛心于时弊,为正本清源,义务开办书法讲习班,毫无保留地讲授书法创作、艺术理念和传统文化知识。杨先生汲取了淮河文化中诡奇、清虚、古朴的美学风格,提倡“倚帖创作”、入古而出新的艺术理念,指导学生通过临习古人碑帖,来认知和掌握书画技法语言,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而导入创作,继而逐步形成自我的艺术语言。杨先生坚持“各有灵苗各自探”, “不与人同”的艺术创作观,要求学生各自捕捉自我的艺术感受,“惟有不同斯大同”,与流行书风拉开距离。



  多年的坚守,也换来了丰硕的回报。淮河魂艺术群体成员上百次参展全国权威书法展,数十次获奖,得到了中国书协、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文联以及安徽省书协的充分肯定。群体成员十多人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米旭东、李明、季永、李纪永、柴立梅、单峰、宫守道等人在全国书坛已较有影响,淮河魂艺术群体已成为中国书坛一股清新的力量。



        如今,杨士林先生已经定居北京近十年,并在这个历史厚重的城市中继续着自己的艺术追求。不喜喧嚣、不逐名利,不媚流俗,“虚静 自由”潜心于书画创作,让艺术真正回归寂寞之道。但先生一直无法割舍的,是淮河魂艺术群体中这批执着、坚守的学生,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将他们在书画艺术上的努力、思考和追求呈现给大家,并希望这股“淮上清流”能够成为当下流行风盛的书坛一抹不同的风景,给予有志于书画艺术创作的诸君更多的反思。



(文   杨翰辉)

杨士林师生展画集——艺术.个性.地域



    植物的生成,需要相应的沃土。不同的沃土,培养出不同的植物群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水土,也就必然会造就不同气质的人群。



   文化亦然。不同质的人群,在不同的地域,便会创造出不同风格的文化。所谓文化的多元性,从根本上说,便是由不同的地域文化所派生。



   人们会说,而今的世界,已是资讯发达的时代,处于同一地球村,文化日渐趋同,地域文化还有存在的理由吗?回答可能是五花八门,但一个事实不容忽略:地球人虽进入资讯发达时代,但所居之五大洲四大洋的水土并未改变,其水土地域终难趋同,而习俗风情等文化差异之也终难变更。有  人群就有差异,不同的地域便会存在不同的特色。这不同的特色就是多元的文化。



   有人或许会质疑,在世界文化交融的今天,地域文化会否局限人们的文化视野。而事实上,地域文化与狭隘文化观绝非一类。有一个例子:近年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人们对其获奖原因有许多释读。但据我的观察,其获奖因素很大程度应得益于作家对其故乡风土人情的描写。正是地域文化的异样丰采,打动了异样肤色的评委。这,难道不是合理释读吗?



   文化,愈是民族的,便愈是地域的,也就愈是世界的。



  “淮河魂”书法群体,便是因于此而形成而发展的。于今已走过近二十个年头。



   淮河,为古“四渎”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古文明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奠定中国哲学思想史大厦的几位巨子便曾生长在这块沃土之上。诡奇、清虚、古朴的美学风格,也便是在这一地域上生成。



   “淮河魂”书家群体的集结,便是源于自觉地对故土的眷恋与对地域文化的敬畏。



   当然,这个时代按一种时髦说法,叫做“各有各的活法”。“淮河魂”群体,也当然有自己的活法。众多人走到一起,知识结构悬殊,阅历不同,再加上各自鲜活的个性,其艺术思路自然有别。这些不是影响他们共同进行艺术探索的鸿沟。不同观念的碰撞、摩擦,自会产生异样的火花。“惟有不同斯大同”,缘此,才不会克隆、趋同。



   纵观近三十余年书法艺术的发展,明眼人会不经意发现,群体的有意识趋同取代了人类艺术史上无意识契合的现象。无意识契合,是史上某一时段,艺术家群体时代风格的展现。而有意识趋同,则显现的是艺术家群体文化的贫乏,而导致的因循相袭的陋习。在这种陋习中,我们看到的,只能是:高扬风格,实则是贴标签的雷同;高张自我,实则是泯灭了的个性。



   人类的实践证明,社会的开放,实质上是文化空间的拓展。民族的自信,根源于个体人的文化自信。丧失了文化自信的民族,丧失了文化自信的个体人,都是悲哀的。



   在“市场中心论”的背景下,作为学术群体的“淮河魂”,能够持之以恒地走过近二十个春秋,这本身已是一个奇迹。但愿,他们的探索会不停歇的走下去!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是吗?



                                                   杨士林


                                                   癸巳夏于京华陶隐居




2.jpg (150.73 KB, 下载次数: 0)

2.jpg

皖山淮水铸墨魂



—淮河魂艺术群体简介


    
   淮上明珠蚌埠为皖北商贸交通之重镇,自古民风淳古,人文荟萃。早在7000年前,先民便在此劳作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双墩遗址出土的数百件陶器刻划符号被认为是华夏民族文字和书法的滥觞。中国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淮南子等都活动在周边地区,故蚌埠古来就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西望荆涂,遥想当年禹会诸侯之盛事;东临凤阳,可观明中都宫阕之恢宏;北眺垓下,令人慨叹楚汉争霸之悲壮。“淮河魂”艺术群体便活跃于这样一个人文厚土之上。

  “淮河魂”群体诞生于1995年的蚌埠市书画院,指导老师为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书画家杨士林先生,主要成员为蚌埠地区二十余位书画作者。群体自1999年起多次在蚌埠、合肥等地举办“淮河魂书花艺术展”,并有多人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大展上获奖、入展,引起了安徽乃至全国书法界的广泛关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中国书坛,各种观念和主义泛滥,让许多初涉书法的爱好者无所适从。有鉴于此,时任蚌埠书画院院长的杨士林先生举办了一个书法训练班,义务讲解书法以及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于是每到周末,在市书画院那间斗室里就聚满了来自蚌埠及周边县城的书法爱好者。在杨士林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书友们接受严格的书法技法训练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杨士林先生的书法教学突出深入细致的碑帖分析和严谨规范的古帖临习,继而依托古人的技法进行创作。杨士林先生称之为“倚帖创作”。倚帖是通过临习古人碑帖,来认知和掌握其技法语言,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而以导入创作,继而逐步形成自我的艺术语言。在学习方向上,杨士林先生不允许直接模仿时人,而是鼓励大家选择历代经典碑帖,从而与当时的流行书风拉开了距离。

  杨士林先生的教学不限于书法,但凡文史哲学各领域皆有涉及。这缘于先生深厚宽博的治学和复杂丰富的阅历。受先生的影响,淮河魂成员的作品趋古雅而避时俗。他们的学习从书法逐步延伸到文学、历史、收藏等领域。之后,杨先生又发起成立了蚌埠市古陶瓷研究会,致力于凤阳明初古陶瓷文化以及安徽浅绛彩瓷画文化的保护、收藏和研究工作。这进一步为群体成员拓展了的学术视野,增加了文化厚度,对书画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淮河魂艺术群体成员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蚌埠书法和蚌埠文化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成员上百次参展全国权威书法展,数十次获奖,得到了中国书协、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文联以及安徽省书协的充分肯定。蚌埠现已成为安徽省重要的书法创作基地。群体成员十多人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米旭东、季永、李明、柴立梅、李纪永、单峰、宫守道等人在全国书坛已较有影响,现已成为蚌埠书法的领军人物。

  随着杨士林先生定居北京,淮河魂艺术群体也把自己深具淮河文化底蕴的书画艺术推广到全国。杨士林先生无论是在首都图书馆的系列文化讲座中,或是接受央视文化专题访问中,或是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都不遗余力的宣传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淮河地域文化。杨士林先生时常说,只有地域的,才是世界的,才是历史的!

  本次“淮上清流”杨士林师生书画展是淮河魂书画群体的第六次展览。期待通过深具淮河地域的文化内涵的展览,为首都秋日的文化生活带来了一股艺术清流。




(文:季 永)


3.jpg (155.55 KB, 下载次数: 0)

3.jpg淮河魂艺术群体成员简介







杨士林      


淮河魂群体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协会员,上海复旦大学国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米旭东       安徽省书协理事,蚌埠市书协主席。
吴国然       安徽省第四届美协理事、安徽省书协会员、蚌埠市美协副主席。
季  永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协理事、安徽省行书委员会副秘书长、蚌埠市书协             副主席兼秘书长。
柴立梅       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协理事,安徽省女书协副主席,蚌埠市书协副主席。国家二级美术师。
李  明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协理事。中国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成员。
李纪永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蚌埠市书协副主席。
王  泳       安徽省书协会员,蚌埠市书协副主席。
江  晶       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蚌埠市书协副主席。
单  峰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蚌埠市书协副主席,固镇县书协副主席、副秘书长。
宫守道       中国书协会员、蚌埠市书协副主席、蚌埠市公安书画协会会长。
张  玉       中国书协会员、蚌埠市书协理事、固镇县书协副主席。
侯辉玉       中国书协会员、蚌埠市书协理事。
刘  畅       安徽省书协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蚌埠市书协理事。
崔兴旺       安徽省书协会员、蚌埠市书协理事。
王  磊      安徽省书协会员、蚌埠市书协理事。
李  伟       安徽省书协会员。
杨华祥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蚌埠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怀远县书画协会副主席、荆山印社社长。
李  坤      安徽省书协会员。
徐雷飞       蚌埠市书协理事。
沈家骥       蚌埠市书协会员。
胡桂芳       安徽省书协会员、安徽省妇女书协会员。
胡廷华       安徽省书协会员、怀远县书画协会主席。

6 杨士林师生书画展现场照片4.jpg (92.19 KB, 下载次数: 0)

6   杨士林师生书画展现场照片4.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