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校长的人格魅力,笔者是这样理解的,校长的人格魅力是指校长具有一种凝聚人心、汇集智慧、团结力量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是凭行政命达到的,而是靠个人修养塑成的。校长的人格魅力与学校的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那么, 作为校长必须具备哪些人格魅力呢? 又如何以此来推动学校的发展呢?
一、以德服人,形成凝聚力
“德,本也。”品德乃立身为人之本。“好将人品立,方可步云梯。”干任何事都如此。作为校长,更是要人品至上,立己治人。那么,校长要具有哪些品质呢?
首先,要讲奉献。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奉献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奉献不是痛苦,不是丧失,不是剥夺,而是爱心的流露,善意的升华,美德的弘扬。身为校长,为学校倾心尽力,理所应当:为学校肩负责任,义不容辞。为学校工作的时候,校长要勇于领先;在享受利益的时候,校长要甘愿落后。校长要有奉献精神,要做奉献的表率,如果一个校长不讲奉献,没有一点奉献精神,在利益面前,总是把自己摆在最前头,老师的干劲何有,动力何在?所以,讲奉献, 不是陈词滥调, 不是空洞高调; 奉献不能封存,不能告别。当今社会要讲奉献,我们校长更要讲奉献。
其次,要胸怀宽广。校长要具有博大的胸怀、宽容的气度。拥有宽阔胸怀的校长能够接纳教师们不同的思想,尊重教师的创造精神和教学个性,鼓励不同的教育方法相互碰撞、交流。校长在对人和事的看法和态度要有容人之量,让人之耐,一要容人之长,二要容人之短,三是容人个性,四要有容人之功,五要容己之仇。不论先进后进,一视同仁;不管顺耳之言、逆耳之话,还是反对之词,都要听得进去。
第三,要操行廉正。“廉正”是为官之本,是赢得人们拥戴的前提。“廉者,不求非其有。”校长不能利用手中权力损公肥私,吃拿卡要;选拔干部要坚持任人唯贤,杜绝任人唯亲;评优、评先要向一线教师倾斜,校长不能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评优评先;评聘职称要按照规则办事,不搞暗箱操作,不搞钱权交宜;学校重大支出,校长决不能独断专行,要经行政会讨论并经职代会表决通过,方可施行。古人云:“身不清何以教民”,“公生明,廉生威”,校长只有做到操行廉洁,才能在教师面前站得直、立得正、行得稳,才能受到教师的拥护、增强学校的向心力,才能使学校心齐气顺、政令畅通。
二、以才领人、行成感召力
学识和才能是人格魅力的主要内容。学校是人才的汇聚地,知识的集散地,校长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出众的才能,才能在教师中形成感召力,引领学校前进。那么一个校长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才能呢?
首先,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可见,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是决定能否办好一所学校至关重要的因素。校长要审时度势,目光长远;要有深入的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和对现代基础教育理论的掌握;要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一切办学行为进行理性思考,研究教育现象,总结教育经验;要不断地研究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校长才能提出正确的办学思路和科学的办学理念,以此引领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其次,有过硬的业务本领。校长是领导,更是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过硬的业务本领是当好一位校长的最基本素质。因而,这就要求校长要勤于学习,虚心学习,乐于学习;向书本学,向老师们学,向实践学。如果说学习使人进步,那么学习之风的形成则是保持一个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校长要从一线教师中走出来,在教学方面要是行家里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新变化,不学必定落伍,因此,校长必须加强学习,真正掌撑过硬的业务本领,只有这样才能感召我们的老师不断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对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它可以陶冶情操、启人益智、激人灵感,可以融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个有艺术修养的校长,其所领导的学校一定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三、以l情动人,形成亲和力
校长要有亲和力,而这个亲和力来源于校长为人真挚真诚,处事合理合情。校长需要有制度“管”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校长更需要以情动人,以情制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亲和力。
首先,要跟领导班子和谐共谋。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是搞好工作的关键。校长与其他班子成员要真诚相待,真情相处。要真心听取大家的建议,真情接受大家的异见。俗话说:“智者千虑,偶有一失;愚者千虑,偶有一得。”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校长只有与大家和谐共谋,才能凝聚智慧,汇成共识,团结力量。
其次,要与教师和睦相处。人是有感情的,对教师的管理不仅需要“晓之以理”,有时还要做到“情在理先”。校长要对教师多一些尊重和理解;要经常与教职员工进行交流和沟通,体会教师酸甜苦辣,艰辛不易;要多用赞美语,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得到校长的肯定和赞赏;出现问题,要适度批评,点到为止。只要校长在管理过程中,把“情”灌注其中,一个齐心协力共图发展的局面就会形成,一个“上下同欲,其乐融融”的工作环境就会创造。
第三,要与学生交朋友。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也是服务对象。校长要时刻把每一位学生装在心里,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安全、健康、快乐”作为学校一切管理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关心关爱学生落实到了每一个细枝末节上。唯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领会校长的爱,从而把校长当作知心朋友。
总之,校长的人格魅力提升了,校长就能形成凝聚力、感召力、亲和力。这“三力”合一,学校就能上下同心,步伐一致,其发展将势在必行,水到渠成。
(作者:江西省瑞昌市实验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