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北票县(县级市)绝不会是全国唯一一个看不到电影的小县城,当县城里的人们从电视新闻上、报纸的广告宣传里乃至互联网的狂轰滥炸中知道了《三枪》知道了《十月围城》知道了《阿凡达》的时候充其量只有羡慕的份。
 我不否认,即便象北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里也呈现出某种物质丰富市场繁荣的景象,小县城里居民们的生活水平与过往相比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尽管大体上看小县城比大城市要显得“粗俗”一些,但这里也“可以有”稍微有些品味的服装店。
“可以有”个把装修不错味道也还说得过去的西餐厅。
 西餐厅里同样弥漫着经典的背景音乐。
比大城市便宜得多的T-bone牛排味道也差不到哪里去。
同样,这里也有虽然不多但和摩登城市里同样时髦的姑娘。
甚至也“可以有”充满着艺术气息的美术沙龙。。。但是,这里却没有本来“可以有”然而却没有的电影院和与大都市里的人一样爱电影喜欢看电影却看不到电影的普通民众。在北票的那几天时间里本想看一场在北京还没来得及看的最新大片,我甚至询问县城里的人哪里有电影院-打上三轮摩的以后司机也不假思索地把我带到了位于县城中心的电影院门口,但是这里却真的没有电影放映,而“电影院”三个字在这儿竟然只是一个地名而已。县城里的人说我们不看电影,因为电影太贵!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的一个“食物链”-因为电影票太贵所以县城里的人们大多舍不得花钱去看,所以渐渐地电影就不再光顾小县城,而原本好好的电影院就变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了吧。都说小地方留不住人才,倘若某些人才仅仅因为小地方看不到电影而不得不移民到可以看得到电影的大城市的话,那没有电影的问题就不再是小问题了吧-其实这么说一点都不夸张,十几年前我本来在深圳找到过一个不错的职业,就是因为羡慕生活在北京的人可以随时看画展、看话剧、听音乐会、看芭蕾舞、泡图书馆甚至观摩各种博览会而最终下决心又回到北京的。从最近的新闻中得知刚刚上映的那几个大片又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收入,可是亲自走进电影院看了那些电影的观众人数其实很少,取得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的电影也不过吸引了800万观众,这个数字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又何足挂齿呢?
在北票这个被电影遗忘了的角落里我看到这样一种负面情绪-人们对电影因爱生恨的结果完全是因为看不到电影而造成的吧-小县城,让电影滚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