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觉图像下的精神诉求 ——庞茂琨油画作品解读

 z足迹j 2013-11-26
视觉图像下的精神诉求 ——庞茂琨油画作品解读

2013-11-25 09:51:31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导读:庞茂琨绘画长久以来存有的观看意识其实推进了他的进一步转变,他开始将这种观看效果放大,对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图像进行重新编码和演绎,特别是对当下这种浮华的生存状态的揭示。

庞茂琨 手捧柚子的女孩

庞茂琨 手捧柚子的女孩
布面?油画
2012年作
签名:庞茂琨 2012.9
展览/2012年 中国写实画派2012年年展 中国油画院美术馆
2013年 艺术北京博览会 全国农业展览馆
出版/《中国写实画派·2012·八周年巨献》 P90 吉林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

迭戈·委拉斯贵支《宫娥》

迭戈·委拉斯贵支《宫娥》
1656年 318×276cm 布面油彩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

庞茂琨 沙滩椅上的脑空白

庞茂琨 沙滩椅上的脑空白
布面?油画
2013年作
签名:庞茂琨 2013
展览/2013年 浮世-游观——庞茂琨艺术展览 中国美术馆
出版/《“浮世—游观”——庞茂琨艺术展览》 P46-47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 年版

理查德· 汉密尔顿

理查德· 汉密尔顿
《是什么让我们今天的家庭显得如此不同, 如此迷人? 》
1950年26×24.8cm 拼帖

主体式的凝视

在经历了文革时期“革命文艺”作品所展示出的虚假和粉饰太平之后,对於真实表现当代中国人生活和情感的渴望一定程度上促使了80年代乡土写实绘画的诞生。庞茂琨在1983年所画的彝族老人肖像便与乡土绘画之间形成了紧密地联系,但他在进入21世纪之后,似乎敏锐地意识到乡土写实绘画存在的危机,於是从早期的古典写实风格开始转向一种象征主义,而近期的艺术作品又显示出他个人艺术的再一次超越,即转向了观看现实。可以说,庞茂琨不是一个固守一种模式的艺术家,而是时刻通过视觉图像的方式观察和思考着当前社会和文化艺术的状态,特别是人们日常的生存状态。也正因如此,在庞茂琨的作品中一直存有一种主体式的凝视和观看意识。 而在这一系列的凝视过程中,女性居多,尽管是从早期表现彝族女性到后期表现城市女性,对象的身份有很大变化,但是於画面中的凝视与观望却一直存在。诸如此幅《手捧袖子的女孩》,人物的神情与衣服的褶皱关系处理都可窥见庞茂琨高超的写实技巧,而女孩的观望目光其实与艺术家之间构成了观看与被观看的关系。这其中,女性外在被庞茂琨处理地极具气质,而内在又存有一种思考,即有关凝视和隐藏在凝视背后之间的对立所在。这种对於凝视的表述在17世纪委拉斯贵支的《宫娥》中就有所体现,福柯曾经诠释该画存有一种象征权力的凝视,所不同的是,在庞茂琨的绘画里,他打破了权力层面的限制,其凝视与权力无关,是一种不动声色且隐秘的凝视,而在构建这种凝视关系的同时也表现出他个人内心的审视和对外的探求。

图像的重构

因此,他在通过表现社会某一群体时不仅将其个人与这个浮华的世界形成感性联系,也使得观看者重构自己对当前生活的理解。可以说,这些作品中的题材和图像本身带有一种消费主义的文化特色,而庞茂琨更是运用诙谐和荒诞的艺术手法加以处理表现,倾诉着他本人对现实的一种质疑和批判。

《沙滩上的脑空白》一作既是如此。这种对日常生活场景中片断的汲取放大犹如波普艺术作品。理查德·汉密尔顿的《是什么让我们今天的家显得如此不同,如此迷人?》浓缩了消费社会和大众日常生活场景里的各种物质符号,充分体现了“波普艺术”具有的反讽性和多面性,与传统“纯艺术”之间拉开了距离。相比汉密尔顿关乎日常的艺术记录,庞茂琨更为细节化、更具触感,而《沙滩上的脑空白》画面色彩明显是经过他个人的主观化处理,这同时构成了他个人的艺术特色,这种主观化的色彩处理既与常见的图像拉开距离,也让日常生活的场景在画面中趋於陌生化。特别是在视觉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绘画的题材已经不做优先考虑,而是通过对图像的再次演绎,去展示背后的真实。因此,无论是写实或象征、传统还是当代,庞茂琨总是如哲人一般审视着世界,并极力呈现出当代人的思想和精神状态。

【相关阅读】

日常间离与图像自治——庞茂琨自述

庞茂琨画作最高拍出500多万元

【编辑:谈玉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