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锡市锡山区创新城市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州围 2013-11-26

       构建城管新模式 打造美丽新锡山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框架延伸拓展,城市管理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更为丰富、要素更加多元,城市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如何顺应城市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探索建立与城市现代化相适应的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职责、整合管理资源、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已成为摆在城管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区城管局围绕推进和实现“城市更加优美”的目标,在管理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推进理念、方法、制度创新,形成了人性化服务、精细化操作、协同化推进、长效化管理的“四化”城管新模式,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改善了市容环境、优化了城市形象,走出了一条符合锡山实际的城市管理之路。
 
       人性化服务·管理就是服务
 
       区城管局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准确定位城市管理职责,创新各类便民、利民、惠民举措,打造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人性化城管机制,形成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的服务型城市管理格局。

       1.柔性执法暖民心。改变传统以罚为主、以堵为主的管理方式,采取服务在先、变堵为疏的方法,合理协调管理需求和居民生活需求“两个需求”,在“市容”和“繁荣”之间找准结合点,在城市“面皮”和百姓“肚皮”之间找到了平衡点。针对“三乱”现象,在小区、超市、农贸市场周边设置了30处信息发布栏,在发布栏上专门设定位置给小广告“安家”,既规范了小广告的张贴秩序,又为市民租房、应聘提供了信息渠道。定点设置了12个便民早点车,引导无证摊主执证经营、规范经营,为居民提供安全、卫生、便利的早餐服务。依法制止理发店、旅店等经营性门店乱晾晒行为,按照就近原则,在背街小巷、停车场、小区凹进区域开辟了X个统一晾晒区,通过统一地点、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规范了晾晒秩序。

       2.惠民行动办实事。实施惠民行动,坚持带着热情、带着感情、带着激情为群众办实事,把工作的过程变成惠民、利民的过程,把服务群众的小事办成群众满意的好事。将主城区内泊位、小吃、修车、公厕等信息分门别类,绘制成导引图,先后在网站公布了停车泊位分布地图、维修摊点分布地图、早点摊分布地图等10张便民地图,方便了居民生活。针对城市管理项目以及常见问题,编制了《城市管理宣传手册》,包括审批向导、你问我答、投诉指南、便民资讯、服务电话等内容,贴近群众的需求,为市民提供了直观、便捷、有用的服务。

       3.公众参与增互信。树立“城市管理靠群众”的理念,坚持为群众管理城市,而不是为城市管理群众,重视群众作用、利用群众力量,畅通城管公众参与渠道,引导群众走进城管、参与城管、了解城管、支持城管。邀请城市志愿者、市民代表、热心群众、学生等走进城管参与体验,组织开展“生活垃圾清理体验之旅”、“我是城管小卫士”、“我也来当一天城管”等公众体验和参与系列活动,构建城管、市民、摊贩三方互动交流平台,提高了群众对城管工作的理解度、支持度。通过落实城管工作人员“三挂钩”(即每人挂钩一个管理单位、一个管理相对人、一个社区)联系制度、组织城市管理民主评议活动、组建城管义务监督员队伍等方式,创新公众参与机制,拓宽宣传渠道、接受群众监督,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信任感,减少了误解和隔阂。
 
       精细化操作·细节决定成败
 
       区城管局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定量化、操作化”的要求,通过细化管理标准、明晰职责分工、规范执法流程,使城市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心,每一个步骤都做到精细,管理效能得到快速提升。

       1.细化管理标准。当前,虽然涉及城市管理的文件很多,但分布还比较散乱,缺乏系统性、专门性的管理规范,城市管理亟待标准化、精细化。区城管局按照“科学、细致、规范、严谨”的要求,结合全区城市管理实际,围绕城市容貌秩序管理、园林绿化管理、公用设施管理、市容环卫管理等城市管理重点,先后出台了《锡山区“三乱”治理工作指导意见》、《锡山区移植(占用)城市绿化管理指导意见》、《锡山区窨井管理指导意见》、《锡山区主要道路环卫设施设置管理技术规范》等16个专门的规范性文件或行业管理标准,并将相关内容整理汇总,编制《城市管理技术操作规范汇编》,对全区城市管理的行业守则、作业内容、操作规范、技术指标、工作要求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细化和规范,使城管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以标准化的管理实现了城市环境的整洁有序。

       2.规范执法流程。由于执法对象、执法行为的特殊性,在舆论媒体放大效应的背景下,城管不规范、不文明执法以及粗暴执法的行为会迅速成为社会焦点,这对城管部门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城管局坚持从完善执法制度和细化执法流程入手,将擅自占用(挖掘)城市道路、未取得(按照)规划许可证建设、擅自设置户外广告设施、向水体排放(倾倒)废弃物等12类违法行为归类汇总,制成相应的办案流程图,并出台了《锡山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程序)管理规定》,从权利告知、调查取证、行政处罚(强制)到文书制作,逐个细化办案环节,做到遵循程序不颠倒,执行程序不漏项,确保适法准确、程序合法、处理适当、手续完备,实现了以理服人,以法育人。

       3.明晰职责分工。健全城市管理责任制度,建立了内部管理岗位分解任务、外部管理内容分解目标的“双分解”责任体系。根据管理岗位制定目标任务,对各管理岗位的职责从内容、标准、时限等方面进行细化、量化、固化;对公共设施、市容环境、施工管理、园林绿化等管理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制定责任书、工作责任分解表,明确每项工作的目标要求、责任人、责任部门和分管领导,形成每个人都有责任、每个岗位都有目标、每项任务都有菜单的责任体系,切实调动了城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了管理效率。
 
       协同化推进·借力形成合力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任务重、涉及部门多、职责分工细,只有强化协调配合,才能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成效。区城管局按照“借力提效、聚力攻坚、合力推进”的要求,积极加强与部门、板块和相关企业的协作,优化整合管理资源,健全完善联动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大城管”运行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管理质量、优化了管理效果,使“大城管”发挥大作用,“大协作”起到大成效。

       1.条块互促共进。在条块联动上,一方面积极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做好对板块的指导和监督;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板块的信息优势、资源优势,加强协作、互促互进,共同推动城市管理工作提质、提效、提优。联合东亭街道建成全市首个建筑装潢垃圾堆放中转站,形成了主城区建筑装潢垃圾收集—转运—集中处理的收运体系,改善了主城区建筑装潢垃圾乱堆放的现象。健全区、镇、村三级违建防控网络,实时掌握违建动态,有效遏制了违建蔓延的势头。强化与镇、村两级的协调沟通,加强生活垃圾“村集中收集”、“镇集中转站”两个环节的管理,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达到100%。

       2.部门互补共管。发挥城管委办公室牵头协调作用,整合部门力量,建立联动联管机制,形成了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良性互动、有机衔接的城市管理格局。联合交警、交通等部门成立车辆综合治理办公室,建立了停车整治、车辆营运秩序整治、渣土运输秩序管理等常态化管理机制,车辆停放、营运秩序得到明显改观。会同区法制办梳理执法流程,创新执法手段,对乱开挖道路、绿化等行为通过出具“留置单”的方式,留置作业工具、控制违法现场,提高了查处和制止市政违法行为的效率。创新实施司法介入拆违机制,对拒不履行行政执法决定的违建户,申请法院裁定,对仍然拒不履行法院裁定的,实施司法强制措施。2012年,全年实施司法强制停工72处,面积13万平方米,法院强制执行21起,有效震慑了违法建设行为。

       3.政企互动共赢。积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沟通,健全互动交流机制,利用企业的信息、技术、市场等资源,为城市管理服务,切实维护市容秩序、市场秩序“两个秩序”,实现了城市管理有序和企业经营规范的双赢。加强与联通、移动等通讯公司的协调沟通,对小广告上的联系方式通过录音电话做好取证,实施快报快停处理。2012年,共实施停机109个,处罚14个,小广告数量明显减少。对主城区窨井进行全面摸排,会同供电、供水、燃气、电信等单位明晰了城区1万多只窨井盖产权,并建立了管理档案,为加强日常管理、维护、修复奠定了基础。
 
       长效化管理·长效才更有效
 
       城市管理不仅要立足当前抓整治,更应着眼长远保成效。区城管局根据我区城市管理实际,加强探索研究和实践创新,不断健全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形成了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的城市长效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营造了整洁、有序、靓丽的市容环境。

       1.管理范围全覆盖。为构建全覆盖、无缝隙的城市管理网络,区城管局结合实际拟定了《关于在全区实行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了网格化管理的相关制度,明确了工作要求。根据“方便管理、任务明确、界定清晰、整体合一”的原则,将主城区划分为4个大网格、41个小网格,依托“五定”(定岗、定员、定位、定标、定责)巡管网络,将管理、执法、作业三方资源在各网格内合理配比,明确管理职责、管理权限、管理标准,推动原有定管理路段向定管理区域转变,原有城管队员单一巡管向网格责任团队协作共管转变,原有以市容管理为主向综合管理转变,形成了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以区级数字化城管指挥平台为依托,建立城市空间基础数据库,完成各类城市管理事(部)件编码,优化“发现—立案—派遣—处理—核查—结案”等环节的管理流程,有效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中信息获取滞后、管理粗放被动等问题,实现了城市管理的全面覆盖与有机衔接。自实施网格化和数字化城市管理以来,累计整改问题XXX件,结案XXX件,平均处置时限为X天,整体效率提高了X倍。

       2.管理空间全方位。按照“全方位、立体化”的要求,积极构建“655”城市空间管理格局,对出入口、厂门口、转弯口、十字口、弄堂口、停车口等“6个口”,地面、墙面、立面、屋面、广告正反面等“5个面”,与小区交界、与店面交界、与单位交界、与辖区交界、与管理交界等“5个交界”,进行全方位管理,狠抓盲点、难点、节点,既全面覆盖又重点突出,既注重外延扩张又注重品质提升,形成从地下、到地上、到空中的立体式管理网络,使城市管理从平面向立体扩展,全面杜绝管理死角、消除管理盲区。

       3.管理时间全天候。针对城市管理工作实时性、动态性、反复性的特点,区城管局引导全区城管工作人员突破传统上下班的时间观念,牢固树立“出门就是出勤,上路就是上班”的理念,出门就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上路就留心周围的一景一物,人人当好情报员、信息员和管理员,形成城管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人人关心、时时关注、事事关己的城市管理工作氛围。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全天候巡查体系,制定错时工作制和节假日重点巡查工作制,将定点职守、徒步巡查、机动巡查有机结合,有效推动了城市管理由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由滞后管理向实时监控转变、由突击行动向长效管理转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