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物皆有伤心处 (豆瓣)

 昵称14801486 2013-11-26
慕容素衣
慕容素衣 (到这儿来找小伙伴) 

最近豆瓣红人出的书似乎颇为跑红,坦白说,对于豆瓣这种文艺青年的集聚地,混惯了天涯的我并无好感,习惯了天涯泼辣暗黑的重口味,对豆瓣的各种小清新还真不太感冒,更何况小清新一旦过了头,很容易就成了装逼体。陆续看过几本豆瓣很热的书,最初一本是风行水上(高军)的《世间的盐》,这是本有趣的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封面,那位男士脸上的两坨红晕真是好喜感啊,后来我把它送给杨同学了。然后是沈书枝的《八九十枝...... (35回应)

2013-08-31 09:22     58/60有用
张佳玮
张佳玮  

我当初和王老师提过一个话头,想聊文字予人的感觉,及其营造法,但我愚钝,一直没太理明白。去年寻思,可以搭评风老师的书借花献佛说这事,没成,今年接着说。 去年写,风老师的书是纸书,笔酣墨饱,连描带刷,蹦跳着画出来的,可见长袖飞舞、东张西望的兴致。后来想,这野趣是怎么来的?讲的事本身野逸好玩,这是质地和题材;长短句轮番鼓动,跳跃,不板涩,时不常爆一个感叹句出来,像小孩看爆竹,天真欢喜,这是文章笔...... (16回应)

2013-08-26 03:00     74/83有用
桃花石上书生
桃花石上书生  

王芳芳的前两本书《转角遇见李清照》和《簪花的少年郎》,我都读过,讲解古诗词到那种程度,真是硬功夫。一字一句都是心血。读这两本书,我实打实地学到不少东西,但要写点读后感却写不来,总归还是古文底子不够。 到这本《万物皆有伤心处》,我觉得终于可以写点了吧!这个散文集子里面是家常的,体己的,柔软的东西——当然底子还是那个“硬功夫”,这位女侠,随便打翻一碗茶都是唐风宋雨呀!回忆那些年追过的烂武侠书,...... (16回应)

2013-08-27 17:31     37/41有用
周霁云
周霁云 (为思南八耳) 

随笔无非是知识和趣味。但知识多了难免硌牙。我曾把在随笔里引用古诗或笔记的写作者称为骗稿费的或者副刊作家。你看报纸里的副刊文章,基本都是写着写着就开始引用诗句了。看到此处,我一般跳过去,接着往下看。我怀疑他们有一个硬壳封面摘抄本,也可能他们是从别人的文章里看到引文,觉得不错,回头自己也引用一下,显得挺有文化。其实瘪瘪的。要有丰盛的个人趣味,知识这东西才能活泛起来,用起来才会有恰到好处的感觉。 ...... (8回应)

2013-08-09 16:10     48/50有用
胡成
胡成  

现实生活中不认识这么,一切认知来源于网络。不能像之前几道书评那样熟稔地调侃朋友,只好正儿八经地闲说几句我从网络上认知的这么这个人,以及这几天看完的这么这个书。 最早关注这么这个人,有个误会,以为是个哥们——那时候她的头像还不是像现在这样性别昭昭——和这个哥们豆邮联系,是她看见我在天水博物馆拍的陶舞马,想要去做头像。那匹秦州的陶舞马,张口龇牙,食草的主儿学肉食的猛兽仰天咆哮,能喜欢这个范儿,...... (6回应)

2013-08-15 11:05     30/31有用
水滴
水滴  

我在读这么君的新书《万物皆有伤心处》,读到“儒林外史中的吃”一节时,忽然想起了一件旧事。 小学的时候,有个叔叔常来我家。他每每晚饭后走半个小时当散步,就到了我家。不记得他是哪个民主党派的秘书还是什么秘书长了,话多,人很活跃的。几句工作上的事说毕,总要绘声绘色显摆近来所得,比如,收到了叶圣陶的回信。那时,四十支光的灯泡映照着贴了年历画的木头板壁,倒有点像“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的情...... (6回应)

2013-09-06 22:51     20/20有用

> 更多书评(共12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