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锦溪七十二只窑

 苏迷 2013-11-26
锦溪七十二只窑

     明清时期,苏州地区的砖瓦生产,以陆墓与徐庄最为著名,明清皇宫正殿所用的细料方砖及工部所用的官砖大多出此二地。明朝正德年间的《姑苏志》载:窑作,出齐门陆墓,坚细异他处,工部兴作,多于此烧造。顺治十四年(1657年)江宁巡抚张中元的揭帖也谈到苏州府金砖生产地设在陆墓、徐庄一带。锦溪的砖瓦生产业紧随其后,清代后期,锦溪的砖瓦制造有赶超陆墓、徐庄之势。锦溪民谚中就有七十二只窑之说。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的制砖业约始于明初,以家庭作坊式的土窑为主,到清代发展到鼎盛阶段。土窑一般有黑窑和白窑两种,黑窑是烧制砖瓦的,白窑是烧制石灰的。也有合而为一的。锦溪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的淀泖地区,土质松柔细腻,制成的砖坚硬而有韧性,因此历史上锦溪的制坯、制砖业十分繁荣,所产砖瓦种类繁多。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七十二只窑
    清代乾隆《陈墓镇志》载:本镇居民稠密,务农者恒少,除坐拥高腴操赢贸易之家,余俱谋食。故女人纺棉、织布,日得以资生。男子作佣工,半籍窑业以糊口。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民谚中就有七十二只窑之说。祝甸窑址以其古老、独特和完好的保存,成为了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游人参观之地。

锦溪七十二只窑
                                  顺着供游人行走的砖道参观
锦溪七十二只窑
    祝甸古窑群位于锦溪镇长白荡边祝家甸村,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左右,现存十一座窑,有单窑、双窑、子母窑,分布密集,保存完整,是江南地区仅存的一处砖窑遗址,也是省内分布密度最集中的一组古窑址群。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七十二只窑
    古窑始建于清代,民国时期又作扩建。这些古窑临河而筑,体量高大。窑壁上留有的双钱双胜等图案,都是清代原物。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七十二只窑
    古窑有大、中、小三种。其中一座是双窑(子母窑),其余都是单窑。窑由窑棚、烧坑、窑道、火膛、窑床、排烟道、蓄水坑、渗水池等组成。窑炉均为砖土结构,穹窿项。内部结构形态各异,功能齐全。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七十二只窑
   据说至上世纪末,锦溪共计各类窑100多。遗憾的是,有些三、四十年代的土窑,在21世纪后拆除了。好在目前抢救了祝甸古窑群,使江南古窑的原貌获得了一份美好的收藏!在锦溪,七十二只窑仅仅是个约数。
锦溪七十二只窑
                                                 烧窑
锦溪七十二只窑
                                                渗水
锦溪七十二只窑
                                              青砖
锦溪七十二只窑
                                             部分产品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的窑除了一般砖瓦,也生产金砖金砖是铺设于皇宫地墁之方砖。明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称金砖土料采用太湖底沉积多年的故土,经选土、练泥、澄浆、制坯、阴干、入窑烧制等26道工序,严格加工制成。金砖仅烧制的时间就达130天,出窑后还要用铜油浸一百天,所以金砖有千年不毁之说。明清时期,苏州陆墓的御窑一直是官府定点烧制金砖的主要基地。清代后期,锦溪的金砖也占了一席之地。金砖因选土考究、制作工艺精细,故成品细腻光滑,坚实亮丽,叩之铿然有声。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地处苏沪之间,水网交叉,交通便利。明清时期,其砖瓦就通过水路远销,享誉江浙沪地区。

锦溪七十二只窑
                     祝甸古窑群位于锦溪镇的长白荡边。
锦溪七十二只窑
                       锦溪古镇有中国古砖瓦博物馆

锦溪七十二只窑
         参考位置图——昆山、周庄有公交经过朱浜车站;锦溪有公交到祝甸村。

             锦溪七十二只窑
         卫星图显示祝甸古窑群藏在深闺里,漫不经心地守望着锦溪窑业的历史。

                                           谢谢欣赏!

                                           锦溪七十二只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