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作文观察与作文活动走入课堂,走进生活

 tonyflora 2013-11-26

让作文观察与作文活动走入课堂,走进生活

程俊

    作文观察是训练学生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必由之路。作文活动是指导学生写作的灵丹妙药,是教师作文教学实效的凭借与保证。

首先作文观察应形成序列,观察序列指教师的观察指导、训练要前后连贯,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安排,观察能力明显提升。

其次作文活动开展应加强针对性,即每一次组织的活动,都要针对某一方面训练,如上次重点是心理描写,这次重点是外貌捕捉,下次重点是瞬间定格等,让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各项写作基本功。

再次教师指导要注意侧重点。指导必须是冲着问题而来的,必须是为着解决问题而准备的。如上次是谈如何刻画外貌的特点,这次谈写物文章的层次,下次是写读后感的“有感”由来等。让学生在表达形式上修改能力上上台阶。

下面结合低中高年级,分别谈谈作文观察、作文活动及教师指导的具体实施。

1、低年级段学生作文教学指导

低年级段学生作文教学的重点是从观察向表达的过渡。因此低段学生的课标不宜过高。

1)加强学生作文观察力。观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基础,观察能力强的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大,积累的写作素材就多,对于事物的认知程度就全面完整,自然有东西可说。但儿童的注意力不稳定,易于分散,想让他们有效地观察有难度。专注的观察力是习作的必备要素,我们如何处理这一矛盾?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用形象化的图片、实物出示等,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心随眼动;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调动学生注意的兴趣,欲擒故纵,引君入瓮;③用比赛的方式,激起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逼上梁山;④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你不由自主的走进活动中,接触观察对象;⑤及时巩固观察成果,及时评价,肯定学生观察行为。

2)低年级学生天真无邪,敢做敢言,所谓童言无忌。如何让他们的童言符合我们的规范标准呢?如何既保护好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又要让学生说到点子上呢?这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可以如下训练:①说固定句式。如贾志敏老师训练学生说话。师:我有一枝铅笔。生:我也有一枝铅笔。师生合说:我们都有一枝铅笔。师:我有一颗爱心。生(一愣):我也有一颗爱心。师生合说:我们都有一颗爱心。学生通过训练对于句子“我有……,你也有……,我们都有……”就掌握了。并且能从表面事物说到内在事物,思维进一步发展。同样,像“不是……而是……”、“一边……一边……”的句型练习,老师都可以依次展开训练。

②说一个事实。让学生陈述一个事实,学生通常会丢三落四,让听者云里雾里。教师要讲清要求:谁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干了什么。让学生当堂表达,有针对性的讲解。教师的指导要放在学生“讲清楚讲明白”上。除了课堂训练,重点是让学生回家后与父母聊一聊当天学习收获、班级趣事等,在与家长交流中学生巩固课堂训练效果。

③从说到写,力求趣味性。“孩子们回家后写几句赞美妈妈的话。”教师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肯定傻眼。上交的文章也多是家长的大话套话、空话。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关键要设计好写作的因由,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有话可写。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课件出示十余幅幻灯片——妈妈送孩子上学的、妈妈在家洗衣服的、妈妈送孩子上医院的……组织学生说出每一幅图的内容(完整的一句话),再组织思考“我们该怎样谢谢妈妈呢?”组织学生一起想办法,会做事情的学生,让他讲自己如何帮妈妈做事,会表演的学生讲一讲自己准备的节目,啥都不会的学生,可以让他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最后让学生把平时妈妈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这样训练后在内容上达到了要求。

④让学生的写作情绪始终高涨。课程标准指出低段学生要让他们“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教师要调动学生写话积极性,可以这样设计——给图画配文字,编本自己的故事书。这无疑是件有挑战性的活动。学生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下一周内最难忘的事——学会了哪几个字,和同学发生了什么事,老师表扬了自己……再给它们配上文字,如:今天我学会了“蚂蚁、蝈蝈”等几个字。今天,我会了做“5+6”等。学生养成了每日一画,每日一记的习惯,其表达在选材上、在用词上、在标点上都会有进步。这实际上是教材文字画的一种深加工。

2、中年级段学生作文教学指导

中年级学生作文教学的重点是内容的丰富与表达形式的习得。教师训练学生把内容讲清楚,讲具体,主要涉及写作材料的清楚组织,表达形式的条理性、连贯性。中年级学生有了在低年级训练写清楚的基础,但其弊端也显露无疑:写不具体。这一矛盾如何解决?

这需要作文观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即观察得全面、思考得深入、联想得准确,在活动中增强表达的条理性和内容的生动性、观察的独特性。福楼拜说:“要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的特点。”这就强调了独特性,观察要有独特的视角。观察事物要全面,细致入微。同样是写妈妈,低年级凡是能写清妈妈的样子,为我们做了什么即可。而中年级则还要讲清妈妈的特点,要能通过写把妈妈与别人的妈妈区分开来。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观察到人物外在的活动特点,还要深入人物的内在思想心理,只有这样写出的人物才是有血肉有灵魂的。

教师此刻扮演的角色是什么?麻烦制造者!多向学生提几个“什么样的”、“为什么这样”,启发学生在观察的时候,考虑全面、观察细致,在写作的时候写具体。

其次,利用活动现场指导学生当堂观察写作。如:教师组织学生在班级开展“蒙眼画人脸”的活动,要求学生上台表演,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活动者的一举一动,揣摩其心理以及台下观众的表现和自己是如何想的。这样的功课布置,寓教于乐,学生又玩着又看着,让其动笔自然下笔千言。教师指导着重指出重点部分是什么,顺序如何安排(可以给出初步小标题)。学生通过训练,至少这一节课上对于场面描写有了接触。下次活动课可以就此专题进一步拓展。

再次,教师要指导好学生围绕中心句写作。对于写人、写物地文章,要抓住特点写,对于写事的文章,抓住过程与启示写。只有这样的训练才扎扎实实,内容与形式兼顾。

最后观察日记也是培养学生细心、耐心的好办法。提倡组织学生写专项观察日记和连续观察日记。前者主要是依据单元习作训练点,把课文的结构与内容特点学以致用。如本单元写事,我们则让学生专门观察身边事物的特征,调动各项器官,运用各种技巧写作。后者的训练,可以组织学生养花养鱼、观察一周的气象、某处的一段时间变化等,写清变化的细节,形成完整记录,让学生前后比较,体会写作效果。

3、高年级段学生作文教学指导

高年级学生的作文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目光从课堂投向家庭、社会、校园,把观察的范围扩大化,把观察的对象特点规律化,及时地总结归纳,同时做好观察记录,积累素材。

其次学生的写作文体范围扩大化。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教师必须引进生活场景,创设各种生活现象,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学习各类文体。如写信,把一篇缺项的信件展示,让学生挑刺;再如,替学校写一份通知,从生活角度思考“学校必须讲清哪些事项才不出问题”。只有这样实用性的练习,学生才会感受到习作的价值,激发写作的热情。教师指导应放在不同文体的要求分解与文章特色表达上。

学生的表达上,要求文字趋向于精炼,手法趋向于巧妙,观点趋向于成熟。教师指导必须在“细”字上下功夫。

主要思路有:(1)活动展示。教师组织一次次课堂语言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睁大眼睛有序、有目的、有侧重点的观察,用全身的感官参与到文章成品素材的收集中,解决写什么。(2)观察延伸。把课堂学习到的技法,运用到生活学习中去,捕捉习作信息,用“采蜜本”固定下来,为以后作文“储粮”,解决素材来源。(3)范文引路。学习成品文章的文体特色,了解别人如何写作的,在比较中鉴别提升,如课本中的《学习新闻报道》、《介绍一种美食》等。(4)习作点评。把学生习作初稿上台亮相,学生相互品读,发现优缺点,及时纠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