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料病人的心得体会(二)

 大明逸轩 2013-11-27

二、自我的心态调整

面对病人,心情是绝对不会好的,这毋庸置疑!

这种不好的心情源于很多方面:

一是心疼。面对病人时,首先说明这个病人与我们有很深的关系,或者是爱人,或者是亲人,或者是朋友。无论是谁,这对会让我们感到心疼,因为他们正在受着病痛的折磨,我们无法代替,却有感同身受。

二是压力。目前虽说是医疗体制正在逐步完善,但是毕竟还不是那么的完美,生病需要花多少钱,谁也无法预料。所以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经济的压力不说自明。当然这是表象的,还有就是精神的,家里有了病人,无论是父母、爱人、还是孩子,都是你生命中息息相关的人,这些人的健康对你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我们挚爱的亲人面前,我们的生命之中还有一种东西叫做责任。所以,当你面对病人的时候,担心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担心就是精神的压力。

三是疲惫。一人生病,全家忙活,东奔西走,寻医问药,托关系,找专家,还要照顾病人的饮食起居。一天下来脚不沾地,最大的愿望就是睡觉。但是当你躺在床上时,无尽的忧伤又会让你失眠,这种恶性循环,任你再强大,也会被搞得身心俱疲。

四是迷茫。如果你的亲人很快恢复了健康,那么无疑你是很幸运的,或者说,你的家庭是幸运的!但是如果不幸,你的亲人从此卧床,或者是医生告诉你“回去吃点好的喝点好的”。我想任谁也无法微笑着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

还有,一旦旷日持久,工作事业总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未来该如何面对?也将成为你无法释怀的心结!

面对病人,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要是调节的好的话,在困境里,我们依然可以感受阳光;如果相反,那么我们只有面对无尽的苦难,再也没有出头天,这样的心态也许会让一个好端端的家庭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所以要不得。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我们的健康说起。

我们身处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每天都在忙碌,很忙很忙,总也抽不出时间去关爱一下自己的身体。最完美的借口就是“等我忙完这一阵,我一定要好好的休息一下。”可是这一阵还没忙完,下一阵又排上了日程,于是借口就成了美好的愿望,不,应该叫做奢望。

有时候亲人看不过去,就会督促你注意健康,别那么拼命。可是这时候,你又会有另外的借口“我不干谁干?一家人喝西北风吗?”于是,亲人伤心的闭口。

终于有一天,住进了医院,于是,从此不再忙碌,从此有了时间,从此不再管喝不喝西北风。

这个道理很简单,谁都明白,却坚决不去做,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悲哀。

照顾病人,也是一样。放下,是最好的选择!

放下所有的无关或者无能为力,积极面对,是唯一的选择!

在这种心态之下,我们还从刚才说到的四种情况说开来!

一是面对心疼。面对心疼我们总会欲哭无泪,这种心疼会在心灵深处扎根,无时无刻不在折磨我们的心灵世界。这时候,最好的方法是哭出来,或者找人倾诉。

哭出来,挺好。如果人很多,你就抱着你的亲人流会儿泪,没人的时候你可以放开嗓音嚎啕大哭,这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不丢人,因为,面对不幸会哭的人,是善良的。同时,这样的哭泣,可以让你的心灵变得相对安静!

找人倾诉也挺好,人生总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或者叫做知己,他们会是很好的倾诉对象。其实,倾诉真正的目的不是让对方给你解决问题,而是一种郁闷的摈除方式,不需要别人给你什么建议,说出来了,你就会舒服很多。如果你运气好,别人再给你点建议的话,你就会感受幸福!

各位对不住,我很笨,到目前为止,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二是缓解压力。经济的压力是很难消除的问题,如果当事人有医疗保险,这种压力会变得很小。如果没有,我们除了到处凑钱为亲人寻找健康的机会,别无他法,这时候我们的心灵应该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我已经发挥了我最大的能量,剩下的只能是命运的安排了!这似乎很无奈,甚至残忍,但是,这是生活的法则,无力抗争时,就应该坦然面对!

精神的压力要靠自身的理性来化解。如果担心可以换回健康,那就好办了,可是不能。但是要说不担心,那叫做“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这时候,我们就要让自己麻木。不是很忙吗?那就让自己更忙碌吧,这样的时候,人的思想会短路,也就顾不得那许多了。

还有就是怀揣希望,永远不要放弃,告诉自己——这是最差的情况了,一切会好的。人生总会有低谷,没什么大不了,从这一刻开始,我们的每一部都是上升的。亲人躺在病床上,我们努力了,我们很有理由相信他会一天比一天好的。这叫做阿Q精神,这时候很管用。

三是消除疲惫。一天到晚的忙碌,说要不疲惫那是假的,但是疲惫来了如何应对?这时候想好好歇歇也没有时间,所以,就应该不停的忙碌,当你一旦有了睡觉的机会,连胡思乱想的心都不会有,你会倒头大睡。

还有就是无论你是否吃的下饭,都要强迫自己多吃一点,因为只有补充了能量,你才可以有体力面对后面的路。这时候心情不好,不想吃饭时正常的,所以强迫自己吃一点,吃过饭后,你的疲劳感也会得到缓解!

四是远离迷茫。面对病人,特别是重病号,看不到希望与未来是人之常情。这时候,我们应该想的是,身在医院,生意做不了了,班不能上了,索性既来之则安之,最起码我现在做的一切,是在找回一个人的健康或者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这些比赚钱来得更加有意义。有句经典的电影对白——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这话用在这里会很恰当。健康与生命是无价之宝,我们失去了工作与生意,还可以重新找回,但是失去了健康与生命,就再没回头之路了。

这样的心态一旦产生,人就会安于当前的状态,踏踏实实的做好当下的事情,这样一来总比胡思乱想一气要好的远。要相信这个世界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有时候你的单位或者客户还会因为你的责任心而备受感动,当你重新面对时,也许会有更好的机会,这叫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得必有失,但是反过来就是——有失必有得!翻转之间,却又是不同的心境了。

最后提示一点,如果病人是老人,我们常说“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一种人生无法弥补的遗憾,这样的遗憾会让我们在后半生心绪不宁。所以,我们可以防患于未然,当我们还有机会的时候,尽力去做,尽孝的时候,也让自己心安!

    相比与心灵的安逸来说,我们人生路上事业与金钱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