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间珍菌

 昵称14838211 2013-11-28
山间珍菌
http://wb. 发布时间 2012-05-28 09:37:41   来源:

 

 

 

    松茸,野生菌贵族。 图


 

    云南,野生状态下生长的松茸。IC图


 

    黑松露 图


 

    牛肝菌 黄雪飞 摄


 

    野生菌开始上市 本报记者 周明佳 摄


 

    气锅鸡 资料图

 

    松茸  野生菌中的贵族

    “云南香格里拉,被雪山环抱的原始森林,雨季里空气清凉,在松树和栎树自然混交林中,想尽可能地跟上单珍卓玛的脚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卓玛和妈妈正在寻找一种精灵般的食物,卓玛在松针下找到的是松茸……”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这样一种温情的语调开始的。

    香格里拉建塘镇吉迪村居住着500多户藏族人家,平均海拔3300米,这里是香格里拉松茸产地的中心。在松茸采摘季节,凌晨3点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空村,所有有劳动力的村民都在这个时候上山寻找松茸,单珍卓玛和妈妈也是这支生力大军中的一员。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2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而平均走一公里路才能找到一朵松茸。这种珍贵的野生菌藏匿深山、隐埋土层之下,即便最熟悉地形的村民也要凭借运气才能寻获。

    松茸是野生菌中的贵族,只有在高海拔无污染的地区才会生长。它的香味很独特,稍经烤制,矿物质就会变化出一种独特的香味,日本人对此尤其难以抗拒,成为迪庆松茸的主要消费地。据说广岛中了原子弹的招,松茸便是废墟上第一种生长出的菌类,复苏速度超过当地所有植物,日本人相信松茸能够抵御辐射,视其为进补的珍品。而事实上,松茸所富含的营养物质的确能够激发生命活力。

    香格里拉的藏族原来不爱吃松茸,觉得这种味道很怪。以前在香格里拉,吃松茸就像吃蘑菇一样平常。酥油煎松茸就是一道家常菜,但绝对是一道人间极品。用当地的黑陶土锅将酥油融化,放上切好的松茸片,随着水汽的消失,香气毕现。

    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往往能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而对于松茸这样的高端食材来说,仅仅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松茸的另一种吃法是炭烤,采自森林深处的松茸带有微微凉意和沁人心脾的香味,它长在稀有的松树根部,常年被松针覆盖,不易找到,但却集了天地的精华。5月底,香格里拉迎来雨季,卓玛在捡拾完一朵出土的松茸后,迅速将菌坑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不会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村民们世世代代墨守着这个规则。

    松露  餐桌上的黑钻石 

    在中国人的处世观中,常常用“酸甜苦辣咸”来比喻人生各个阶段的境遇,“鲜”这种独特的味道常常游离于五味之间,有时甚至超越五味。在云南,还有另一种以鲜著称的极品——松露。至今,黑松露不能进行人工种植,在成长过程中也受不了任何细微的变动,对环境的挑剔精贵得就像豌豆上的公主。

    要想寻获松露这种极品美食并不容易。松露生长于地下,表面没有任何痕迹,如果用工具去挖掘就会破坏到它的菌根,使其变得更加稀有,于是人们想出了一种智慧的办法。

    在法国,每年冬季至次年春季的三四个月是松露的成熟期,法国南部茂林深处就会出现“松露猎人”的身影,他们穿着厚重的大衣,带着鸭舌帽,手上牵着一头胖乎乎的大母猪,从一棵树徘徊到另一棵树。他们不是踏青,据说松露的气味与公猪身上发出的雄性荷尔蒙味道十分相似,于是人们利用这一特性让母猪来寻找松露。

    松露是西方餐桌上的奢侈品,被称为餐桌上的黑钻石,但很多人至今都不知道云南还有松露,因为它最早是法国人玩味的对象,烹饪“国标”也遵循着法兰西舌吻般的浓烈与优雅。在安宁、大理、楚雄等产松露的地区,人们当初并不待见这种毫不起眼的黑块,嫌它皮硬,很少去食用它,并给了它一个别名——“猪拱菌”。但也有人偶尔尝试着用松露来沏茶,将它与普洱茶混合后就浸满了浓郁的菌香,更使得普洱茶的本味变得愈加厚重。

    云南松露是什么时候流行到餐桌上已较难考证,但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2009年,杨振宁教授坐客云南时,某餐厅准备了一桌美味的山珍,杨教授却问了一句:“请问有松露吗?”因为他这句话,餐厅管理人员才把黑松露引入餐厅,在两个月时间内研究出100多道菜式,然后逐一淘汰,最终保留了3道菜推向市场。半年后,这3道菜为餐厅带来了600多万元的利润,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鲍汁扣松露。其他关于松露的吃法,依然遵循了云南的本地特色,例如火腿炒松露、松露蒸蛋。

    目前,在易门、南华等松露主产地,松露数量及质量逐年走低,开采者用杀鸡取卵的方式(例如四齿耓耙去挖松露)导致菌根系统的破坏。人们深谙适可而止、连绵不绝的自然法则,有信仰才具备敬畏的特质,敬畏山,敬畏水,敬畏这片田地,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馈赠。反观云南的黑松露,它是大自然对云南的恩赐,但学不会感恩,最终这种人间极品会被大自然无情地收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