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切好馆配这块蛋糕?

 昵称12350374 2013-11-29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图书馆馆配市场在经历了高校评估和公共图书馆评级带来的井喷,也走过政府招投标最初的“价格战”拼杀,目前正逐渐回归理性。在纸质书零售市场不景气的当下,馆配成为出版社的兵家必争之地,而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则成为馆配商和出版社分得馆配市场份额的“看家武艺”。如何切好馆配这块蛋糕,成为馆配商和出版社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馆配呼唤大平台

“现在图书馆馆配是图书市场上一块很大的蛋糕”,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刘兹恒说,虽然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没有高校评估时那么充裕了,公共图书馆也不再突击购进馆藏,“但图书馆每年的购买经费仍是一笔很稳定的支出”。借着高校评估之机而发展起来的馆配商,也逐渐结束了最初的“混战”,竞争也更为理性。

为了规范市场、减少采购的不透明、节约购书经费,我国公共图书馆图书采购一直实行政府招投标的政策。但在实行最初,往往是折扣大的馆配商中标,这导致了一个结果是图书馆收入了很多粗制滥造的图书,违背了采购的初衷。很多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因此受到影响,图书馆买不到需要的书,读者借阅等最基本的服务也无法满足。“最近几年,图书馆采访人员也开始有所反省,他们意识到图书采购不能只看价格,还要看图书的到货率、售后服务、是否符合馆藏方针,等等。”刘兹恒观察到,一些经费比较充足的图书馆不再把折扣当作图书馆采购的唯一指标。一些信誉高、服务好、到货率准的馆配商,有时甚至可以拿到八折的订单。“打价格战已经不再是馆配商争夺市场的唯一法宝,如果馆配商不能很好满足他们的藏书需求,很可能会被淘汰出局”。

在这样的形势下,很多小的馆配商的生存变得困难起来。实力较强的馆配商开始瓜分馆配市场的主要份额,起主导作用的馆配商开始出现。北京的人天书店从近几年就开始为一些中小馆配商提供“代理”服务。人天书店总经理施春生告诉《出版人》,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人天书店已经在为一些小型馆配商供书,带领他们参加馆配现采会,并为他们提供系列培训。对于图书馆来说,有实力的大型馆配商可以提供更多的可供图书,“一个规模大、有信誉、能力强、服务又好的馆配商可以解决图书馆的很多问题。”刘兹恒说。

但与此同时,一个困扰了图书馆和馆配商很多年的矛盾仍然存在,那就是采购图书的到货率问题。因为出版信息的不对称,不少出版学术、专业著作的出版社的图书信息在国内现有的书目中没有反映,一般的馆配商又关照不到这些动态,因此,图书馆在采购时很容易出现遗漏。还有一些出版社虽然提供了图书征订目录,在图书出版之前还会通过馆配商进行征订,但有时可能会因为征订数量不到而取消印刷,最终造成图书馆的漏藏。图书馆现场采购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缺憾,但在时效性上仍不能很好地满足图书馆的需求。因此,要在预见性和到货率之间达到平衡,一个可以覆盖得更宽更深入,同时又能有较高到货率的书目就非常必要。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对此深表认同,他表示,我国对西部图书馆目前的投入不足,即便是这不足的投入也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基层图书馆的采访人员缺乏足够的知识和能力,采访起来往往有些盲目”,在每年41万种的图书中选择几千种适合自己图书馆馆藏的图书,需要有很高的采访能力。“如果馆配商能针对不同图书馆的需求制定书目,则可以很好地缓解目前的矛盾”。陈力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市场部主任辛公军认为,无论是出版社,还是图书馆,都面临着“一对多”的问题,出版社之间、图书馆之间彼此信息孤立,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不足,“在馆配数据商容易出现信息重叠、滞后甚至遗漏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能建立一个足够大、足够好的平台,以供所有的图书馆和出版社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自由、充分的业务交流,彼此充分交流信息、共享资源”。辛公军说。

在自由交流的平台建成之前,图书信息对接还是需要三方都更主动一点,图书馆坚定自己的藏书方针,出版社找到自己服务的图书馆,有的放矢;馆配商提供更多选择,连接出版社和图书馆。

专业出版社纷纷发力

因为专业图书学术价值高、受众群体固定、市场零售量少,馆配对很多专业出版社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专业出版社的产品定位和产品线布局与图书馆的采购需求高度一致”,早在多年前就关注馆配市场的人民邮电出版社副社长李文曾经如此概括。这家最早将馆配业务作为重头业务的出版社如今已经在馆配市场站稳了脚跟。与人邮社相类似,科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等专业出版社也在馆配市场遥遥领先。在纸质图书市场并不景气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专业出版社将稳定的馆配业务视作“旱涝保收”的粮田。

这些专业出版社都设有面向图书馆的专门机构,针对自己特色出版范围向图书馆进行“定向”推荐。“让图书馆知道你最强的出版领域是什么”成为专业出版社的重要工作。“国外一些出版社的图书非常专业,甚至有些社只出某一类的图书,北京大学图书馆在购买外文文献时,就会直接找到这样的出版社,对他们的产品全部采进。”刘兹恒说:“有自己的出版特色是赢得图书馆信任的重要条件”。国内出版社虽然有专业分工,但大家往往会追赶热门图书种类,最后很多出版社都成了综合出版社,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如果一个图书馆采购计算机类的书,它无法找到某一个特定的出版社,而是要找到很多家,然后进行比较做出决定”,刘兹恒说。

了解图书馆的需要可以让馆配商、出版社的工作有的放矢。每个图书馆都自己的藏书方针和资源建设政策。“什么书全面采集、什么书重点采集、什么书选择性采集、什么书不采集都是有原则的”,刘兹恒认为,只有了解了图书馆的需求,才更有可能赢得图书馆的信任。其实,图书馆也在日益开放,一些图书馆会选择纲目订购,把需要的各种图书,从主题、作者、出版社、价格、文种、适用对象列个大纲,提供给馆配商,希望他们来进行匹配。“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选书的成本。”刘兹恒说。

专业出版社也在努力。人邮社大客户部经理张蓉表示,人邮社为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不是图书推销,而是针对馆配供应链中存在信息屏障这一现状,以信息服务为重点,合理引导采购,共同做好资源建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则通过馆配QQ群,与全国300多家经管院校图书馆建立联系,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人邮社和中国水利水电社都设有图书现采样书室,供有需要的图书馆进行参观、选购。中国水利水电社以水、电类图书为主要出版方向,通过专业服务,其2012年馆配码洋比2011年增长30%以上。

刘兹恒认为,专业出版社可以利用好自己手中的专家、学者资源,对图书进行推荐和营销。“在高校,一些经过教授推荐的专业图书,图书馆一般都会选择采购。”北京大学等多个高校图书馆都有面对师生的图书推荐项目,读者的话语权占有很大比重。“这对专业图书了解读者需求和走向图书馆的帮助不可忽视”。刘兹恒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