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力推广地暖炉 为农民办实事

 我心飞扬695 2013-11-29
大力推广地暖炉 为农民办实事
2011年08月09日

 

为解决农村冬季取暖难题,我市阳谷县老科协会员杨俊生同志发明了地暖炉技术,其构造简单、成本低廉、节能环保、效果明显,十分适合在农村住宅和学校推广使用。该技术于今年6月底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主要情况是:

    一、推广地暖炉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和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资源供求形势日趋紧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提倡和推动节约型生产生活消费模式势在必行。我市老科协会员杨俊生同志发明的生态地暖炉不用煤、电、气,而是利用农田废弃物做燃料,卫生环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对于节约能源资源、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减少农民支出、加快建设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聊城市和阳谷县科协、老科协的支持和帮助下,地暖炉在阳谷农村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其影响已经延伸到周边县(市、区),甚至扩展到外省、市。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地暖炉用户已达八万余户,得到农民群众的赞扬,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引起了中国老科协和省老科协的关注。

二、地暖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杨俊生同志于2000年开始研究地暖炉,经过多年不断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现在的使用模式。地暖炉的构造大体如下:地暖炉大多建在与厨房连接的配房土炕旁边,土炕与做饭的地锅相连,地锅与地暖炉共用一个排气道,烟气通过土炕后排出室外。如果地暖炉单独建设在室内,室内没有土炕,燃烧的烟气则通过烟筒排出室外。地暖炉建在地下,炉体长120cm左右,100 cm左右,100150 cm,炉体上面盖一个厚度为57 cm的水泥散热板,水泥散热板与地面保持水平,在散热板上预留一直径2530 cm进料口和一直径2 cm的进风口,并留有烟道。将燃料投入炉体后,在可控缺氧的情况下缓慢燃烧,通过地面散热板散发热量,以提高室温。为了延长燃烧时间,控制室内温度,加料时还需要按一定比例加入少量水,以减缓炉内燃料的燃烧速度。

三、地暖炉的技术特点

我们市科协、市老科协以及市农业局经过考察后,一致认为该地暖炉具有以下特点:

1、建设成本较低,可操作性强。建设一个地暖炉,只需要投入两个工,加上砖、水泥、地上水泥板的费用,所有花费需要三百元左右,农民很能够接受。

2、一次投资,多年受益。地暖炉的结构决定了它就像房子一样结实,建好后可以多年使用。

3、燃烧用的燃料来源广泛,投资少。一次性投料能维持较长时间,所用燃料为锯末、麦糠、树叶、粉碎后的秸杆等,地暖炉内一次性投料后持续时间的长短与投料的种类、数量、进气口的控制都有关系。以使用麦糠作燃料为例。如果一次投料6袋,每袋30-40斤,每袋麦糠2元,可以燃烧1012天,平均每天一元的取暖费,如果用庭院内外的废弃物做燃料,燃料使用费较少。

4、安全性好。由于地暖炉在地下缓慢燃烧,产生的烟气都直接从预留的烟道排出室外,避免了在室内点煤球炉引起煤气中毒现象的发生。

5、节能环保。地暖炉是以废弃物代替煤电气等能源,这样既利于农村环境保护,又可以节约媒电气,为社会节约了能源,减少了百姓的开支。

6、取暖效果好。安装了地暖炉的房间,一般室温保持在1015度,有经验的农户可以通过调节进气口与加水的多少来控制地暖炉内的燃烧速度。取暖效果以厨房地锅和配房土炕相连的地暖炉表现最佳。

7、技术简便实用,适用范围广。因为地暖炉的炉体在地下,所以只要是平房,就可以修建地暖炉,并且根据房间大小还可以调整炉体大小。对于新建的平房可以在建设时预留出地暖炉炉体。

四、我市的推广示范情况

实践证明地暖炉是成功的,无论是取暖效果还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很好。经初步测算,推广一个地暖炉可节煤约2000斤,产生草木灰约百斤,消除废物约2000斤,节省资金千余元,冬季室温可达15度左右。自地暖炉成功发明以,我市阳谷县老科协做了大量的推广工作,专门召开各乡镇科协主任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帮助和支持会员杨俊生同志采取亲朋熟人参观、进村入户现场讲座、印发资料、网络发布、电话指导以及市、县电视台播放、报刊介绍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示范推广。为此,杨俊生同志骑车到过周边几县十几个乡镇不少村庄,办过多次现场讲座示范,印发了几千份资料,有记录的电话指导约500多人次,电视媒介宣传十几次,直接受益人口数十万人。据抽查测算,目前阳谷县普及率达到25.3%,约有8万余农户使用地暖炉,另外还有我市临清、冠县等(县市)以及德州、滨州等周边市,也有外省市如河南、河北、吉林、山西、黑龙江、辽宁等地的。许多地方的领导认为,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惠民工程,非常重视,如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派原科技局领导前来学习,还有辽宁四平也来人学习,他们写了感谢信并邀请杨俊生同志前去传授技术推广。

20101231日,中共聊城市委书记宋远方同志在杨俊生同志《关于在全市农村推广生态地炉的建议》上批示,肯定了这个“建议很好”“有操作性”,并要求“相关部门办理”。在2011111日召开的聊城市老科技工作者经验交流会上,聊城市原政协工委主任、聊城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闫廷琛同志强调,杨俊生同志发明的地暖炉很好,很适用,小点子解决了农民的大问题,小点子创造了大效益,这是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好事,阳谷县科协、老科协的推广很有成效,下一步要在全市抓好推广,把好事办好办大,争取效益最大化。就此,市老科协将地暖炉示范推广作为2011年度的重中之重列入工作日程,决定今年大力实施地暖炉示范推广工程,进一步做好地暖炉的示范推广工作,以使这项技术惠及更多的农民群众。为此,我们专门印发了文件,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明确工作目标。每个县(市区)都要选择2个示范乡镇,每个乡镇选择10个示范村,每个村选择10个示范户进行示范推广,其中百万人口大县(区)要加倍培育。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市新培育20个示范乡镇、200个示范村、2000个示范户,并以这些示范点为骨干,带动地暖炉大面积推广。二是分解工作任务。四至月份,重点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引起各级领导和农民对地暖炉技术的兴趣和重视。七至九月份,重点做好示范点的确定、技术力量的培训、散热板生产点的选择和专门队伍的组建。十至十二月份,重点搞好地暖炉的建设,在所有示范点全部安装起地暖炉,以此带动更多的农户采用此项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此项技术与农村新建房屋结合起来,做到边建边安,以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为进一步推动工作,市老科协拟于秋季召开地暖炉示范推广现场会。三是强化工作措施。各县(市区)老科协要专门召开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确保将示范点培育任务落到实处。要组织有关人员参观学习地暖炉技术,定期举办有关技术培训班,在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时,要做好车辆接送、食宿安排等后勤保障工作。要组织相关企业或个体户,搞好地炉散热板的生产,做到保证质量、满足供应。要积极探索利用市场化运作办法,组建专门的技术安装队伍,为农民安装地暖炉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总之,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措施,将地暖炉技术在本地迅速推广开来。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老科协都要明确一位会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要注意发挥农业专业委员会和农业老专家的作用,搞好对地暖炉推广工作的技术指导,发挥好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各县(市区)地暖炉示范推广的工作情况,将作为年底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相信地暖炉技术一定会在全市进一步得到推广,我们也有决心将这一惠民工程一以贯之地实施下去,扎扎实实地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以实际行动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